APP下载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2023-05-19刘加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摘 要:20世名60年代,英国已经开给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发展与管理模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创新创业教育已轻进入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阶段。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本文通过分析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总结其教学特点和成功经验,为我国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路径。

关键词: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4-0099-04

一、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目前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和体系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研究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有重要意义。总体上来说,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

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由于英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探索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方式,促进英国市场经济进一步的迅速发展,因而具有较为明显的功利属性。此时,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试点推广的方式开展,具体方式是举办公开讲座,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引导,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二)推进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发展的推进时期。在这一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发生改变,旨在建立并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教师不仅传授创业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还帮助学生发现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努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一方面,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英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成熟期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三)成熟期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一时期,英国政府已提出创业文化的概念,通过各类政策、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推广创业文化,鼓励高校学生创业,推动全社会刮起创业的风潮。此时,创新创业课程已成专业化、体系化,优质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被有效整合,参与并融合到创新创业教育中。

二、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色

(一)课程特色:科学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

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体系化、多元化的,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与科目,授课主要分为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英国高校面对大学生开设的创业课程,主要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两种。实践课主要采取小组授课形式,授课内容包括如何开展商业计划,如何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学生与各个行业的商业人士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也会培养、考核学生实操能力。理论课以讲授为主,不同学校的授课方式和教学侧重有所不同。例如,诺丁汉大学创新创业课程有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而伯明翰大学侧重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潜在影响,不遵循明确的大纲,而通过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总体而言,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使学生学会创新创业的方法与策略,直接获得前任的成功经验和有价值信息;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俯身躬行去切身体会如何去创立并经营一家企业。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成熟的课程评价体系,其反过来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可以对教师和课程进行评价,包括对教学的评估和创业成果的评估,这类评价主要是短期评价。同时,师生双方、教育专家等还可以对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评价,判断教学目标与课程产出是否成正比,这类评价主要是长期评价。

(二)平台优势:建立高效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英国高校为创业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英国许多高校建立了科技园区,为学生提供价格优惠的创业场地,专业的创业咨询服务,使初出茅庐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界成功人士的专业支持与辅导。例如,英国牛津大学的科技园区是英国在此方面的代表,除了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精益化的创业教育体系等优势,牛津大学的科技园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提供了实践平台,并切实帮助很多在校学生在创业时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科技园区还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便利、开放的平台,企业为科技园提供资金保障,科技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例如,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创新科技中心便是典型的科技型企业商业孵化器,该中心主动向创业学生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包括开放式的图书馆,价格低廉的办公场地、实验室,公益性质的专业咨询等。

(三)师资力量: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英国高校拥有人员充沛且综合素质高的师资团队,这正是英国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因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强,英国高校聘用的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丰富的企业运营经验和创业成功经验,能够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创业教育的教师对时代特性和市场变化的敏感度高,能够因时制宜地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授学生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为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为创业教育教师设立了专项教育基金,为那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广受好评,且取得了突出教育成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例如,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明确要求在担任创业教育的授课教师需要有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及充沛的相关从业经验,并通过职位晋升来鼓励教师进行创业,丰富教师自身的创业实践经验。

(四)外部保障:坚实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资源保证

为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英国政府提供了坚实的外部保障,包括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资源保证,多项客观条件无疑推动了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在政策方面,英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新兴科技创新等一系列保障性法律法规,和扶持性政策措施。在资金方面,英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并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商业人士进行投资。在资源方面,英国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向高校提供充足的社会化资源,使得高校大学生有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

三、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启示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科学化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汲取英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开设计。在教育的根本目标方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指引,制定培养计划,设计专业课程。学校不同,院系和专业不同,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层次性的设计课程。一方面,课程设计可以加入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将通识类专业课和专业性创业课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学习场景中,掌握知识,了解原理,发现规律。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有所不同,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要不断优化,整合专业教学内容,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课程实验、毕业设计、实习等教育的各个环节。

(二)资金支持、教学资源体系完善化

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初期,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资金短缺。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确实存在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资金供应渠道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学生的初创公司发展受阻。虽然,我国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融资、贷款等涉及资金的层面,但相较于英国,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進一步发展,自21世纪初,英国政府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投资,至今,已有高等教育创新基金、教与学优异基金、区域发展基金等七项组成部分。据相关联合报告的统计分析,英国高校拥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外部资金渠道不断增加,目前其数量已扩充至11种。丰富的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激发了高校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同时带来了更多有创新性和发展力的创业项目。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中国特色化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逐渐进入了深水区,其中暴露出的一个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薄弱,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多年来,英国教育一直坚持构建专业化、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系统师资队伍。我国要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这一成功经验,争取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保证教师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加强对现有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开办培训班,邀请企业家等商业人士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其次,推动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达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学习,借鉴其成熟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最后,广纳良才。积极选聘创业经验丰富、企业运营成功等社会各界人士,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邀请他们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加强师资队伍人员的多样化,提升创新创业课堂的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多元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对创新创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育理念的相对落后,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使得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情况与理想效果仍有差距。因此,我国可以学习英国高校求真务实的教育理念,有机整合校内的科研资源和校外的社会资源,搭建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可以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比赛。通过比赛这一方式,为学生提供更深入了解创业的窗口,搭建高校学生与企业相互了解的平台。同时,可以用比赛的奖金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主办方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跟踪与指导。

其次,建设高校的科技园。以科技园为创业孵化器,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机会与平台。同时,对企业准入标准要进行明确规范,并严格执行。着重接收知识密集型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既要让企业与科研紧密结合,又要保证园区内企业的存活率。

最后,运用网络平台共享创业资源。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还可以将课堂、研讨会等教学资源整合利用。门户网站的建立可以推广宣传各家高新企业,还能为高校的创业学生带来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

(五)创新创业教育的“校企互动”体系均衡化

不可否认的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确实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带来了组织内耗,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英国高校找到了缓解校企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1987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挑战》这一教育白皮书,其中强调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发挥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校企合作的利好政策。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也要想办法平衡校企文化冲突,逐步解脱束缚,借鉴英国高校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创新校企互动的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让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高校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机会,积极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机会和优质资源。真正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推动学术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平衡发展。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主体,也是我国“双创”的主力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改革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要借鉴英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学术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碰撞中,寻找到平衡途径,相互融合共生;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不断提升,为我国输送有价值力、有创新力的优秀人才。

——————————

参考文献:

〔1〕苗青.英国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发[J].教育评论,2018(03):67-72.

〔2〕张国峰,樊增广.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20(02):75-78.

〔3〕范禹.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3):14-18.

〔4〕宫福清,闫守轩.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特色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08):84-8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LIU Jia-jie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 In the 1960s, Britain began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s, and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relatively mature and well-developed stage. China started later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summarizes their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insights and experiences for China to create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o cultivate more outstanding talents.

Keywords: British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收稿日期:2023-01-25

作者简介:刘加杰(1984-),男,重慶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0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程思政改革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20SKSZ097);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重点项目“课程思政改革中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2020ZJXH28201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