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美学思想解读

2023-05-18黄莹陈小松

书画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卧游宗炳体味

文_黄莹 陈小松

东华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内容提要:宗炳的《画山水序》全面地阐述了山水画创作的灵感来源、表现语言、观察方法以及审美功能等问题,确立了创作与思想的理论体系,成为山水画理论的基础与坐标,不仅为实践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后世山水画理论研究增添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本文对《画山水序》中的“澄怀味象”“山水以形媚道”等观点进行解读,从而探究“卧游”“畅神”的审美意境。

一、概述

宗炳(375 — 443)身处战争频繁的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玄学、佛学思想相互渗透、融合,导致这一时期的绘画思想也变得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朝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山水序》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宗炳非常有才学,守礼法。他无意于仕途。无论是东晋末年朝廷的征召,还是入宋以来统治者屡次召他为官,他皆不应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喜拘束。他隐居山林,投入大自然怀抱,寄情于山水间。他痴爱山水,对山水爱得痴,爱得真。后来,他因病不能跋山涉水,而将山水图画于室内,卧以游之。其晚年所作《画山水序》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画山水序》中美学思想解读

(一)“含道映物”“以形媚道”

《画山水序》开篇提到“含道映物”,认为自然山水有灵气。综观整篇,宗炳对山水画的欣赏以及审美观照,都是围绕“道”展开的。因此,要读懂宗炳的山水画审美精神,首先需了解“道”的意义。在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儒、释、道蕴含不同意义的“道”,而此篇论著中的“道”受到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影响。宗炳认为“圣人含道”,即“道”蕴含于圣人的生命中,圣人以他的思想来感悟“道”,圣贤之人在感悟生命的同时将“道”融入万物,由此“道”映于物。也就是说,圣人在体味山川时,通过万物的变化而领悟到世间真谛,以此来应对世间万物。“道”是山水画着重表达的美学思想。老子提出的“道”是自然中的规律,有“不争”“无为”的特征。但不是人人都能领悟“道”,而圣人能够从自然中提炼出“道”。如宗炳所言,只有“圣人”方能“含道”,“圣人之道”蕴含在山水之中。

宗炳还继承了道家“山水即道”的哲学思想,因此他文中的“道”又多了一层含义,即以美的形式载道—“山水以形媚道”。宗炳强调山水以美的形式来展现,山水就是承载美的工具。山水以它独特的形来表现圣人之道,像人一样有灵性和生命,在山水意境中蕴含着美与道。山水以特有的形质来诠释道的真谛,呈现出“道”,即“以形媚道”。

从艺术家创作层面来理解“圣人含道映物”,其包含了创作思维,“道”融入了整个创作过程,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会反映艺术家的艺术观点。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和普通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从艺术欣赏层面来理解“圣人含道映物”,可以理解为对客观物象的观照和把握,“映”就是把握、观照,“物”是客观物象。

(二)“澄怀味象”

所谓“澄”,是指沉淀、清心的意思。只有“澄”才能“清”,“清”指清虚、洁净。在宗炳看来,“澄怀”是指去除心中污垢,挣脱世俗的羁绊,使自己心中空无一物,进入脱离功利之心的境界。这就是一种“含道”的状态。

“澄怀”要求人们以纯粹、虚静的心境感受自然山水之美,领悟其蕴含的圣人之道。 “澄怀”是为审美而营造的一种“虚静”状态,“虚静”是心灵的最高境界。“虚静”是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虚空心境,形容圣人心灵清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打乱他的心。想要做到“澄怀”,首先要具备极高的修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以及广博的学识,以一种虚静的心境来感受山水,领悟山水之道、圣人之道。

“澄怀”是审美观照的前提,宗炳认为只有达到心灵空明的境界,才能体味出物象的意蕴,这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精神境界。“澄怀”是审美心境,而“味象”则是审美体验。“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间的渗透、融合。宗炳将“澄怀”作为山水审美的前提条件,同时他将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味”“象”“道”发展成新的美学命题,通过“味象”来掌握自然之道。“澄怀”境界是贤者才能拥有的精神境界,不是贤者自然不能“澄怀味象”,也只有圣贤之人方能感悟到“澄怀”之心境。

所谓“味象”,也就是体会客观物象的外在形象。在《画山水序》中,“味”包含了对“道”的观照和体会,是对山水自然美和内在美的体味。老子认为“道”是虚无缥缈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心领神会。“味”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领悟和品味,对“道”进行感受和把握。“味”复杂微妙,无法用言语来阐述。宗炳是佛教徒,他认为山水是有灵的,所谓“山水以形媚道”。宗炳体味的不单单是山水的形和色,还有山水之形与色所蕴含的道。

宗炳认为“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理解和把握。他所说的“味象”是指对山水的体味、感悟。“象”指“山水”,是艺术家在对其审美观照时以一种无限自由的心境去映照万物,用澄怀的超越姿态去观照“物”、体味“物”之后在心中生成的意象,融入了艺术家的感悟,具有更深刻的意蕴。

山水之美是不能一眼看尽的,画家需要持久地感受它,才能准确地把握自然山水的美与其蕴含的道。不同的画家在面对山川时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领悟到不同的意境,落到画纸中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究其原因,是个人的知识构成和审美思想不同,以至所体味的“象”也就各不相同。(图1、图2)

图1 元 赵孟鹊华秋色图 28.4cm×9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三)“畅神”

宗炳在文中提出了一个美学观点“畅神”,山水创作的目的是借助绘画让自己的精神舒畅。“畅神”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给了宗炳精神上的快乐,也提高了其修养。

“畅神”指人的精神与自然合一时所达到的自由舒畅的一种审美状态,是人的特殊精神状态和心灵体验。“畅神”是山水画创作的最终目的。画家从山水中体味美,感悟“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它不可诠释,是人与山水的一种对话方式。它让人真正认识到了自己是审美的主体,意识到自己能够在自然山川的游玩中体味到生命的真谛,能用真正的审美眼光来看待山水、欣赏山水、感悟山水。“畅神”是超越功利和世俗的审美观念,无关功名利禄,无关得失有无。人作为审美的主体,在体验山水中获得无限的遐想空间。“畅神”的条件是“应目会心”“应会感神”,通过眼睛来看,通过心来感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宗炳将绘画看作是性灵的形式,也就是说,绘画既能给人带来关于“道”的体验,又能抚慰人的精神和灵魂。

(四)“卧游”

宗炳对山水爱得如痴如醉,一生漫游世间无数名山胜川。《宋书·宗炳传》:“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1]由于年事渐高和精力衰退,毕生盘桓在山川的宗炳不得不回到江陵的老家。晚年,他将一生之中走过的所有山川描绘在画卷中,将其挂在居室的墙壁上,每日观赏,即“卧游”。宗炳用虚静的心境体味自己曾经游历过的、曾给他清贫生活带来极大快乐的山川,实现了终老林泉的夙愿。在这里,笔者可以感受到宗炳对山水的迷恋,他对山水执着的爱已然超越了生死。

要实现“卧游”,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观者要对山水进行欣赏,宗炳是在游历名山大川之后进行创作的,画作中的内容就是他凭借对山水的记忆加工出来的。由此,他在看到画的时候,能对山水中蕴含的美有所感悟,从而达到“畅神”的状态。其次,画家要具备卓越的绘画技法,才能将自然山水中的天趣呈现出来,让观者仿佛走进画中。最后,观者必须具有极高的审美感知能力,才能达到“卧游”山水的境界。观者仅仅浏览山水是不能达到“卧游”境界的,必须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审美感受,就是对“山水即道”的感悟。宗炳认为,山水画不单单是对自然山水外在形式的模仿,而且要有“趣灵”的表达。也就是说,不能只关注山水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其内在的韵味。否则,便不能在“含道”的山水中得到关于自然山水的审美体验。

结语

《画山水序》是宗炳倾其一生完成的具有美学思想和艺术理念的山水画论,他在其中提出了“含道”“味象”“畅神”“卧游”等审美概念。这部著作涵盖了他对中国山水画的画理、画法、鉴赏等方面的思考,其中蕴含了极其复杂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山水画论的基石,在我国美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卧游宗炳体味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论“卧游”的美学意味
宗炳《画山水序》部分解读及对笔者创作的影响
浅谈山水画中的“卧游”与“记游”
宗炳故里 黄桃之乡 秀美三湖 “三湖杯”建场六十周年 全国诗词楹联散文新诗大赛征稿启事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宗炳山水画论及影响
宗炳《画山水序》研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