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卧游”的美学意味
2020-09-06郑琪
郑琪
摘要:借咫尺之图,尽千里之观。此谓“卧游”之解也,卧游起源于形象的直觉,而这种形象的直觉是独立存在的,和现实中的人生是存在着距离的。欣赏者通过审美意象、审美经验而产生审美愉悦,审美愉悦以一种切切实实的方式连接着日常生活。山水相连,山水常有,但投身山水间的勇气和机会却不常有,于是“卧游”便成为移情于审美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卧游” 移情 审美 意象 感悟
一、“卧游”之移情
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其旨安在?邱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索,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1]郭熙是北宋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他的山水情怀是隐逸的,因为人希望常常见到真山真水,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常常见到。于是人们就可以极尽所能将胸臆寄托于山水画中,山水画便成了满足士人隐逸情怀的替代品。郭熙对山水画的定位在于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和幻想,表达欣赏者的隐逸情怀,使欣赏者通过深入体察重新对山水画内涵进行定义,而唤醒高雅情趣。以“林泉”为创作来源,以“高雅”为创作目的。
“自然”如同周围一切的现实一样,本身具备美的特征,但它通过观赏者沉思,经过头脑主观的加工,吸引欣赏者走入真山真水中,郭熙在礼赞山水的同时委婉地否定了对山水之景的执念,他要创造的是比自然山水还要理想化的世界。与真山真水的山水世界相比,郭熙的山水更加符合理想化,更加富有诗意,更加适合文人流连、栖居。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移情”这一桥梁来实现的,使其情景交融,与其寄情于山水不如寄情于山水画。以南方为代表的青绿山水和以北方为代表的水墨山水,正是因情感的加工而分门别类。一个清秀幽静,一个浩瀚如烟,纵使有地理上的差别也与主观情感的加工密不可分。所谓“心感于物”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自然随人而异、随心而异,环境也随时随心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也在变化中。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们带着强烈的情感来描绘客观景物,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客观景物之中,所描绘之景都被赋予了主观感情。“移情作用”把主观情感移到客观的事物之中,仿佛觉得外物也被赋予了同样的情感。在凝神观照之时,我们心目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物我两忘进入情景交融的共鸣中。比如当人们在欣赏蜡梅时,一方面会把自己心目中的铁骨冰心气概移注到蜡梅身上,于是蜡梅如同幻化为一个人;同时也把蜡梅凌寒独立的情趣吸收于我,于是人也如同幻化为一棵蜡梅,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经验。当悲伤时,云雨花鸟都在叹息凝愁;当欢喜时,大地山河都扬眉带笑;当别离时,柳紫山峰都默默垂泪。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2]这段话包含着移情的“推己及物”或“设身处地”,当主体感知自己所处的境地包含了某种知觉、感觉、理智,由此及彼会感知旁人旁物身处某种境地所产生的同样知觉、感觉和理智。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就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让欣赏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把情感移注到事物里,去分享事物的生命。通过“卧游”对自然山水体物入微以至于不用在真山真水面前进行“类似联想”,凭借直觉、感觉来营造联想的世界。依普利斯看,“移情作用所以能引起美感,是因为它给‘自我以自由伸张的机会。”[3]大千世界可以自由来去,可以陪鸢飞,可以凭鱼跃,正可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二、“卧游”之感悟
“感”指宇宙万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产生的共鸣,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说道:“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4]人这一主体是具有主观感受的,会随着情景山川的变化和自然风景的莫测而产生感悟,由此迸发对事物新的理解,会把事物的认识从笼统到具体,从全面到局部。形成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于“悟”指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悟,觉也;觉,悟也。当欣赏《清明上河图》时,纵观全局,人物的生动、景象的恢宏、自然风光的瑰丽,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从有条不紊、宁静的郊区到汴京清明的繁华宁静,会使欣赏者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山水街景之间。感悟是心和物两样事物的证明,人对外境的感受成为知觉的投射,投射与感觉相结合成为象征。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要达到“卧游”这一层面,必须具备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山水,一是内在的人心。心和物二者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在身心与感应中、存在与关系中显现。感悟的前提是澄怀味象,动观与静观相结合、以小观大与以大观小相结合对作品进行欣赏和理解。同时也包括身心体验和创作实践等等。“卧游”的直观体验和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层面内涵,不仅对欣赏者要求目应心会,而且也在凝神遐想层面提出要求。
感悟是“卧游”的实现途径之一,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心、物关系的建立要通过感悟来实现,首先是生动的形象存在于眼前,用心去感受画面中的山水情怀。由感悟产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怀,“卧游”中的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因为欣赏者要从作品中去体会人情现实,了解画家的人文背景和人生经历,结合画面形象产生共鸣。“卧游”的更高一级是“饱游”,指充分了解画家平时的感受、思考、学养等。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他的代表作《千岩竞秀》将山水际石与高土瀑布相结合,当欣赏这幅作品时,会将文徵明的生平遭遇与画面作品所传达情思相结合。文徵明出生于官宦世家,为了考取功名一直考到53岁,在发际斑白后终于受职于翰林院待诏。由于他才情俱佳遭受到同僚的排擠打压,在这一受职中饱受病苦与无奈。后来在画中题道:“万叠高山供道眼,千寻飞瀑净尘心。”深入体察他的作品,在了解他的人生境遇后会与他的作品心领神会,如同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当人们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之时,又或当人们观万象之妙,感天地之无常时,心中的万千思绪会在领悟山水情景中浮现。如见到睡莲会觉万物宁静,有如心被沁涤一般;如见到明月会觉乡愁满怀,有如心被呼唤一般;见到残雪会觉落魄失意,有如心被肆虐一般。顿时心中的得意与失意,后悔与遗憾会在顿悟中萌生。如同在欣赏《溪山渔颂图》时的“怆然”之感油然而生,毫无疑问的是,在那些纵情笔墨、激荡山水的画面背后必定有一颗壮志凌云的心,在幽静深远的画面背后也必定住着一颗安定祥和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