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造肉研究开发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3-05-17刘辉徐小霞严建兵王平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造肉细胞培养动物

刘辉, 徐小霞, 严建兵, 王平祥

(1.华中农业大学发展规划部,武汉 430070; 2.华中农业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全球对肉类蛋白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受动物疫病、环境资源保护、生产周期、动物福利、公共营养与健康等诸多因素影响,按照传统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的方式满足肉制品需求将困难重重。因此,近年来以人造肉为典型代表的未来食品研究与产品开发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人造肉是指不通过传统动物养殖的方式获得、接近动物肉制品(色、香、味、口感等)的一类蛋白制品的统称,按照蛋白来源和生产技术通常把人造肉分为植物蛋白肉、动物细胞培养肉和其他替代蛋白肉类制品等。植物蛋白肉是指以植物蛋白为基础原料,通过智能制造等现代食品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新鲜肉营养价值和形态风味的食品,也称植物肉或素肉[1];动物细胞培养肉是依据动物肌肉细胞生长修复机理,利用动物干细胞直接在培养基上进行体外培养而获得的肉[2-3],也称培育肉或体外合成肉;其他替代蛋白肉主要是以食用菌蛋白、藻类蛋白、乳蛋白、昆虫蛋白及其他新型合成蛋白质为蛋白源,通过合成和加工而成的人造肉产品。

我国自古就有食用豆腐等豆制品的饮食习惯,以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作为食品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真正开展人造肉相关研发却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提出培养肉的概念,培养肉的研究工作始于21世纪初[4],美国和欧洲较早地深入开展人造肉的相关研究和产品开发,特别是动物细胞培养肉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人造肉的研究及产品开发成为全球科研机构和金融资本竞相追逐的热点,涌现出一大批研发人造肉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逐步开始有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市场上不断推出不同类型系列的人造肉产品,但仍存在理论和技术支撑不够、鲜肉体验感不强、生产成本过高、管理规范度不高、消费者认同度较低等诸多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发展人造肉产业的必要性,进一步梳理了人造肉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进展,以期为我国未来人造肉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开展人造肉相关研究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发展人造肉契合我国农业绿色低碳的重大战略需求

人类需求的动物蛋白主要依靠畜牧养殖业供给,从目前的养殖生产水平和能力情况来看,畜牧养殖业是资源消耗型产业,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据统计,目前全球1/4的土地用于放牧,1/3的可耕地用于饲料生产;1/5的亚马逊雨林已被毁用于牲畜和饲料生产[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牧生产和消费国,养猪业比重占世界1/2,家禽业比重占世界1/3。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在保障我国肉、蛋、奶充足供应的同时也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粪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的营养累积、抗生素和药物残留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等。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100亿t,农业碳排放约20亿t[6],畜牧养殖业占农业碳排放的比例较大。畜牧业生产是将粮食转化为肉类蛋白,畜禽饲料蛋白转化率低。研究表明,动物性食物的碳足迹数值要明显高于植物性食物,牛羊肉的碳足迹最高,达到25~27 kg CO2-eq·kg-1,其次为猪肉、禽肉[7]。

为应对农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着眼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入贯彻农业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印发了《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人造肉与农业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有利于推动农业与食品行业转型,解决人口与资源发展的现实矛盾。研究发现,人造肉可以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因为肉类生产是碳密集型产品,人造肉较传统畜牧业减少35%~60%的能耗,减少98%的土地占用,节省75%的水资源,减少8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8],且人造肉缩短了肉类产品的生产链,能有效减少饲养畜禽给人类环境带来的污染以及动物排泄物中激素和抗生素造成的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综上,发展人造肉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战略选择,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1.2 发展人造肉能保障日益增长的蛋白食品需求的持续供给

随着世界总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对肉类蛋白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肉制品消费量从1961年的7 034.2万t增长至2013年的30 241.1万t,增长率达330%;预测到2050年肉制品消费量将达47 580万t[9](图1),而未来的养殖规模和世界资源承载力显然无法满足全球肉类食品需求。研究表明,膳食结构中口粮消费量逐步减少、肉类食物量快速增加是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7]。从近10年的数据来分析(表1),我国猪肉人均产量和自给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2019年人均量最低,自给率仅95.6%。目前我国工业化畜牧业生产模式在规模、覆盖范围和效率方面几乎接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加之传统养殖产业受疫病、环境、市场等因素影响较大,如禽流感对家禽产业会造成巨大影响;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传入中国,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生疫情,能繁母猪产能受到巨大影响,导致中国生猪生产出栏量迅速下降,生猪价格快速攀升,猪肉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进口量预期持续增加。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连续多年处于世界前3位。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猪肉进口量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36.2%,2020年我国猪肉进口量达439万t,增加108.3%,再创历史新高(图2)。从进口地区分析,大部分来自欧盟,加拿大排名第2位,美国排名第4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及常态化发展走向,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最近中美贸易战等影响,进出口贸易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给肉类食品的进口数量和价格带来不稳定性,严重影响国内肉类产品的供给安全。

图1 全球肉类消费量及其预测Fig. 1 Global meat consumption and its forecast

图2 2010—2020年我国猪肉进口量Fig. 2 Import quantity of pork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20

表1 2010—2019我国猪肉消费和自给情况Table 1 Pork consumption and self-sufficiency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9

人造肉生产系统免受季节、天气、干旱、疾病、贸易、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自然、经济和政治因素变化影响,因此,地理位置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大减少。发展人造肉产业将改变肉类蛋白供应的全球格局,消除地缘政治影响,特别是随着人造肉技术不断成熟,任何国家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现代技术在本国生产这些肉类蛋白产品。

1.3 发展人造肉有助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看,经历了物资匮乏-相对充足-温饱-小康的过程,人们对饮食的诉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有的吃、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的营养健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全面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国民对个性需求、安全优质、精准营养、绿色健康的饮食需求日益增加。肉制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同时也含有较高比例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癌症等代谢类疾病的发病率呈较高相关性。但从现实情况来分析,全球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共存,且问题日益突出,不合理饮食导致的慢性病群体呈上升趋势。50年前,中国人日均肉制品摄入量为20 g,2018年达到255 g,与此同时,人类慢性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且年轻化,与肉制品摄入过量有较大关系[10]。

人造肉的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能够有效地满足相关需求。一方面人造肉有利于降低人类疾病发生率。人造肉可控制相关营养成分,比如在生产过程中用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易致高胆固醇的饱和脂肪酸,减少食源性疾病和心脏病、肥胖症、癌症、糖尿病等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人造肉可以进行个性化营养设计。在人造肉研究和生产理念中,不仅可以改造利用已有的动植物蛋白质和营养物质,还可以设计合成任何人类需要的营养成分,通过营养物质添加创造出满足不同个性需求的人造肉。

1.4 发展人造肉有助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控

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也引起世界各国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疫病防控的进一步关注。动物与人的传染病密切相关,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研究资料表明,目前75%的新发传染病为人兽共患病[11]。据统计,60%的人类病原体来自动物,80%的动物病原体具有多宿主性。全世界有记载的动物传染病有300多种,其中对公共卫生安全危害较大的有近90种,这决定了动物防疫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中的重要地位[12]。人和动物的健康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与共同生活的生态系统健康密不可分,由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同一个健康”的理念。纵览全球历次大规模传染病疫情,从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鼠疫,到本世纪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溯源表明都与动物有关。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非典型肺炎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H7N9流感、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及新型冠状病毒等重大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相继在全球爆发流行,都造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另外,超级耐药细菌越来越多,不仅严重影响动物疫病防控,也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动物源性食品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有害化合物残留也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其中肉类中携带的布鲁氏菌、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戊型肝炎病毒等已经成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危害最大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动物疫病病原微生物对动物肉类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健康可能会造成危害,也有传播到周边环境中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危害的风险。

人造肉以实现“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续”为目标[13],引领未来食品发展。人造肉所需的植物蛋白源和动物细胞源成分可控,生产环境安全可控,培养或者制作过程可提供无毒无菌的生长环境,无激素、抗生素添加,生产工艺流程无有害化合物的残留,菌落总数等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生产全过程可追溯,能够有效防控人畜共患病,也减少病原菌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能极大限度地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2 人造肉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内人造肉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的进步,我国对人造肉的营养成分、质地多维结构、风味口感模拟、高效合成技术等的系统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力量不断扩大,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具代表性的研究机构主要有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表2)。我国细胞培养肉的研究开始更晚,研究力量也较少,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多从细胞培养肉的某一环节或某一技术入手进行探索,系统研究培养肉发育全过程的较少,典型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周广宏教授团队,用第六代的猪肌肉干细胞培养20 d,得到重达5 g的国内首例由动物干细胞扩增培养而成的人造肉。

表2 国内人造肉研究的典型机构和团队Table 2 Typ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eams of artificial meat research in China

表2 国内人造肉研究的典型机构和团队Table 2 Typ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eams of artificial meat research in China 续表Continued

近年来,随着新型植物蛋白肉研究的逐渐深入,相关技术不断成熟,人造肉外观、质构、风味、口感、营养成分等都越来越接近动物肉,制备技术也更加高效,逐渐成为全球商业资本投入的热点,外国资本也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或者在中国建厂等方式,投资植物蛋白肉产业。中国相关企业也纷纷与科研院所或高校合作,研发植物蛋白肉相关技术和产品,注册植物蛋白肉或人造肉相关商标,且很多产品已推向市场。中国植物蛋白肉发展有着自身的优势,一方面有传统素肉的加工基础,产业链相对完整,消费者有一定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具有成本优势,植物蛋白肉生产的主要原料大豆蛋白近一半在中国的山东、河南等省。目前抢占中国植物蛋白肉市场的企业众多,从表3列出的代表性相关企业看,既有本土的传统食品企业加入,也有跨国公司和新生的创业型企业进入,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素食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表3 国内人造肉研发和产业化代表性企业Table 3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s of R & D and production of artificial meat in China 续表Continued

2.2 国外人造肉研究与产业发展进展

近年来,人造肉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和智库机构纷纷开展人造肉发展的相关研究,人造肉技术被权威科技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美国、欧盟等国家启动相关战略部署,大力推动人造肉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李东巧等[14]通过文献和专利计量分析表明,截止2020年3月,美国、荷兰和德国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相对较多;美国和中国的专利数量排世界前列;美国的重要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论文发表量居全球首位;Impossible Foods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全球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人造肉的原料来源、加工设备、辅料与理化特性等方面。

2019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9年改变世界的企业榜单,美国食品生产企业Impossible Foods公司和Beyond Meat公司因为推广植物性蛋白肉上榜。2016年,Beyond Meat推出全球第一款外观、味觉和真正牛肉非常相近的素肉汉堡。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了Impossible Foods公司大豆血红素蛋白的食用安全性。2019年4月,Impossible Foods与汉堡王合作推出添加血红素的人造肉汉堡。而食品级动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研究始于2000年左右的欧美实验室[15]。2000年,美国杜鲁大学支持的生物科学研究联合体利用金枪鱼细胞培养出人造鱼肉[16]。2013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马克·波斯特教授从猪的肌肉细胞中提取了干细胞,利用动物细胞组织培养生产出世界首块人造培育肉[17]。2016年,美国食品技术公司Mem-phis Meats全球首次研制出人造牛肉丸和人造鸡肉。2018年,以色列研究团队宣布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人造牛排[13]。2019年,日本日清食品控股公司与东京大学合作,人工培育牛肌肉细胞,将其成功制成约1 cm3的肌肉组织[18]。国外人造肉领域的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植物蛋白肉巨头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细胞培养肉的领先研发公司Memphis Meats 等,创新型欧美企业Finless Foods、JFuture Meat Technologies 和 Higher Steaks 等[19]。此外,泰森食品、雀巢、星巴克和嘉吉等传统食品巨头也纷纷涉足人造肉行业[14]。

3 人造肉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基础研究仍不能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人造肉研究还处于攻坚阶段,且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国内虽有一定的研究,但整体研究水平和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以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营养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真正研究开发代替动物肉的植物蛋白肉也只是近几年,国内研究人造肉的高校与机构数量较少,其中,研究植物蛋白肉以北京工商大学和江南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等为代表,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和国外合作开展了一些少量的研究工作;细胞培养肉的研究机构更少,研究也比较零散,只是在某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进行系统研究的主要有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团队。无论是植物蛋白肉还是细胞培养肉,在产业化工程中都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有待解析,比如在植物蛋白肉营养品质的提高、蛋白质组织的结构改良、相关酶制剂的优化、相关加工性状(口感、颜色、风味、质地等)的改善等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开辟新的认知领域[20];在细胞培养肉的动物干细胞选取、细胞的增殖分化、生物反应器、次生代谢物质的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基础研究不足和认识空白,还不能支撑人造肉的可持续发展。

3.2 低成本产业化技术研发亟待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美国及欧洲国家的大规模资金投入,人造肉产业化的技术研发得到一定发展,随着细胞工厂和干细胞培养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出人造肉制品[21]。但是生产成本较高依然是制约人造肉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人造肉成品的销售价格约为猪肉价格的6倍、牛肉价格的4倍。细胞培养肉的细胞培养条件要求苛刻,需要无菌无毒、适宜温度、适应酸碱度和严格营养因子需求环境以维持细胞快速大量的增值分化。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投入成本更高,世界首个人工培养牛肉汉堡用了1万多个标准培养皿,耗资38万美元以上[22]。若要大规模生产,必须解决生物反应器等技术问题,并降低生产成本。2019年,Memphis Meats公司宣布生产每个含110 g培养肉的汉堡成本需要600美元[23],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依然没有降低到可以被公众接受的程度。要大规模推广人造肉,理想的状态是研发生产速度快、成本低、生产条件要求一般、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植物蛋白肉生产在原料配方、加工工艺参数、口感风味改进、重塑成型等技术方面亟需突破,细胞培养肉生产需要在初始细胞分离技术、增殖分化、生物反应器等生物技术方面有待突破。这些都需要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系统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联合攻克相关“卡脖子”技术[24],构建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成套技术体系。

3.3 技术管理标准和法律法规亟需健全

严格的技术管理标准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产业获得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前提。人造肉是前沿科技创新和新兴业态,相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都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管理规范、安全性风险评估、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可能并不适应人造肉产业的发展需求,亟需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风险的研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21年6月,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对植物基肉制品的定义、技术要求、标签标识、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规范,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仍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在细胞培养肉方面,目前我国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还是空白,很多标准和指标还在研究中,更需要加强,比如,细胞突变过程不可控,可能存在细胞非良性增殖的安全风险,对其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规范的相关监管体系尚未构建[25]。我国人造肉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世界人造肉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并在某些领域抢得先机,必须加强在科研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流通系统的相关规范研究[19],不断完善科学研究、技术标准、营养成分要求、产品命名、安全评估、标识标签、运输、市场准入等全产业链的系统规范,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管理规范体系。

3.4 公众消费价值观偏好是制约人造肉发展的最大障碍

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是产品研发和推广的基础。由于地域、性别、健康状况、心理、年龄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人们的饮食观也大不相同,公众的饮食习惯和价值偏好影响人造肉产业的发展。人造肉问世以来就获得了研究者和相关企业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未来食品概念的提出,人造肉食品受到思想先进的环保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义者的青睐,他们更愿意接受人造肉,因为他们认为人造肉可以减少碳排放并给动物带来福利[26]。但是公众对人造肉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远没有科研人员和企业那么高。由于传统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影响,大多数消费者对人造肉的非自然性和人工制造具有很强的心理排斥[27]。对国内202位消费者人造肉产品购买意愿的调查显示,虽然新产品的推出能够增加消费者的短期购买热情,但从长期来看,消费者可能对人造肉产品成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存疑,普通消费者对人造肉产品的接纳可能需要一个较长过程[28]。从国内来看,虽然消费者对植物蛋白肉接受程度较高,但由于色泽、口感、风味、质地与动物蛋白肉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植物蛋白肉只是作为普通消费者食品多样化的一种补充,或作为部分特殊消费人群肉类蛋白的替代品,被普遍接受还存在一定难度。就细胞培养肉而言,由于大部分消费者对细胞培养肉认知甚少,对其持怀疑态度的较多,在欧洲和北美洲开展的消费意愿调查显示,仅有1/3的消费者愿意为细胞培养肉买单,且这些人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29],可见细胞培养肉的推广更是任重道远。

4 人造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及展望

4.1 创新蛋白质资源获取途径

蛋白质是人造肉生产的主要原料,高效优质的蛋白质生产也就成为人造肉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加大未来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相关研究。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碳的蛋白质生产模式,特别是研究开发节约土地、水等资源的绿色低碳蛋白质获取途径:一是化学法获得蛋白质,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获取食品级的蛋白质;二是植物生产蛋白质,通过生物育种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常用大豆、豌豆等蛋白的人造肉生产品质,同时挖掘新的高效生产蛋白质的植物;三是微生物生产蛋白质,通过微生物发酵等途径获取蛋白质,设施化改良培育食用菌生产蛋白质;四是动物生产蛋白质,提高细胞培养获取蛋白质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昆虫消耗动物粪便等获取蛋白。

4.2 加强人造肉相关“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研究

人造肉已成为国际肉类食品研究的热点,但我国在研发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细胞培养肉的产业化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传统饮食习惯与欧美国家不同,对食品营养风味的需求更具多样性,要强化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的系统研究,抢占技术最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全新人造肉研发体系和标准。人造肉的发展改变了依赖土地的传统蛋白质获取方式,要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改造和设计未来食品必将引发动植物科学研究的颠覆性变革。亟需国家加大原始创新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突破当前基础研究的瓶颈问题,解决包括本土蛋白源开发、蛋白质结构特性研究、血红素高效量化生产研究、动物肌肉细胞的大量获取、肌肉组织大规模低成本培养,研究人造肉风味、口感、色泽等加工工艺瓶颈背后的科学问题。

4.3 强化绿色低碳的全产业链融合创新

人造肉产业是颠覆传统食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是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的集中体现和结合点。要发展人造肉产业必须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产业链,不仅需要传统的农学、生物学、工程学、营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更需要分子设计育种、大数据、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等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贸易物流、市场销售、品牌推广的融合创新链,打造低碳绿色蛋白质供给模式,形成低碳绿色、营养健康的人造肉产业链。

4.4 完善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开展相关法律和政策研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标准体系,制定人造肉产品的生产和上市标准,出台市场监管政策,逐渐加强人造肉产品的市场监管和准入门槛。研制营养成分的评价标准和食品安全评估办法,构建一整套系统性的、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和科学的监管体系。鼓励研究机构和企业积极申报相关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国人造肉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力,避免国外滥用知识产权限制,卡住我国人造肉产业健康发展的“脖子”。加强消费观念和健康饮食观念的宣传引导,倡导合理膳食和健康饮食方式。宣传和普及人造肉的原料来源、制作原理、工艺流程、营养功能、主要优点等相关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认知。创新产品标签标识设计和宣传推广方式,与绿色低碳环保组织和营养健康理念宣传组织合作开展相关活动,将人造肉蕴含的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健康低卡路里的文化理念传递给消费者,提高人造肉的公众接受度。

5 总结与展望

人类对肉类蛋白需求的快速增加和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人造肉应运而生,且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推进而蓬勃发展。虽然目前人造肉在产业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但综合分析来看,人造肉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和未来食品发展的重要领域。推进人造肉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挖掘新的蛋白质资源,同时降低动物细胞培养肉的技术门槛和培养成本;二是要强化关键技术的研发,特别是绿色低碳的食品加工、合成技术、相关智能装备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开展关键技术背后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三是要建立规范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政府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人造肉产业化的管理,确保产品健康安全,企业要加快相关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人造肉的公众认可度。

猜你喜欢

人造肉细胞培养动物
MEAT 2.0
MEAT 2.0
“人造肉”或将被端上餐桌
人造肉,你敢吃吗?
作者更正启事
酶解大豆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3种阴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捕获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效果比较
采用PCR和细胞培养方法比较流感样病例不同标本的流感病毒检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