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奏响思政课主旋律
2023-05-17吴勇林钟凡支英
吴勇林 钟凡 支英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才有家,国在家就在”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励志话语,在抚州市临川八一希望小学随处可以听见。一个个稚嫩的孩童,心中总会迸发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学校思政教育结出的硕果。
校史资源在“大思政课”中绽放光芒
临川八一希望小学原为唱凯镇中心小学。1997年,为了纪念建军70周年,在贺龙元帅的夫人和其他将军夫人的联名倡议下,在全国建立70所八一希望小学,唱凯镇的临川八一希望小学就是其中一所,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陈毅元帅之子陈丹淮等20多位红军后代前来授牌。
临川区唱凯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井泉的故里。为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临川八一希望小学党总支部特邀江西省博物馆专家设计校史馆,使校史馆和校外李井泉广场、李井泉故居融为一体,整体建立红色教育基地。贺龙、陈毅、李井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先后来到临川八一希望小学,亲身讲授他们父辈的革命故事,让师生在先辈波澜壮阔的革命事迹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学校还不定期邀请红二代、红三代讲述红色故事,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怀、红色基因融入师生的血液,代代相传。
学校校史馆被确定为“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校党支部重点培养了一批校史馆红色讲解员。五(8)班李若萱是一名校史馆学生讲解员,先后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团体讲解30余次。“在每一次的讲解中,我都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我长大后要做一名人民教师,倾情三尺讲台,用红色教育情怀,浇灌祖国未来的花朵。” 李若萱自豪地说。
课程活动在“大思政课”中创新发展
临川八一希望小学现有红色藏书1万余册,学校创新图书管理,把微型红色图书馆开进每个班级。在班级图书管理中,不设立管理员,学生“诚信借阅”。推行此项制度四年来,学校图书总量不减反增了几十册,原来是有些学生把自己家中珍藏的红色书籍悄悄放进图书角,供大家一起阅读。
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开播,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全校师生津津乐道。学校因势利导,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开发《红色经典诗词》《红色故事汇》《红色筑基 铸就勤廉人生》等校本教材,让红色教育落地课堂。教师在授课中,进一步整合了周治中、游文藻等革命先烈事迹,挖掘当地帅机、付鼎铨等名儒的忠贤文学资源,拓宽了学校红色思政课的教学渠道。在省、市、区举办的“诗词大赛”活动中,学校参赛选手均获得一等奖。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以乡村少年宫建设为平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将红色教育与落实“双减”工作有机结合,开展红色歌曲“每周一歌”、红色人物剪纸、红色情景剧创作等活动。目前,学校有社团组织12个,社团活动都与红色教育相关。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3月的“弘扬雷锋精神 走进敬老院”爱心活动,4月的“缅怀革命先辈 传承红色基因”祭扫活动等,铸就了红色教育的特色品牌。
爱心故事在“大思政课”中接力传递
2017年,党员教师刘海泉自己掏腰包购买红色书籍,在自己家中创办“红色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红色“充电站”,把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后来他妻子身患癌症,在陪妻子治病期间,刘海泉让退休在家的父亲帮着打理,从未中断农家书屋的开放。
学校有一名党员教师长期坚持每周驱车十多里路送课下乡,开展“红色剪纸”“诵读红色家书”等活动,每学期还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和衣物,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支妈妈”。
“我收到了一个新书包,在我初中的時候也能用得上,这样就可以给妈妈省钱了。”“我喜欢踢足球,有了这个足球绕杆,我就可以更好地练习足球了!”孩子们朴素的话语中,满是对父母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自2020年以来,学校党支部以“公民爱心日”为契机,组织多项捐钱、捐物结对帮扶活动。前期,学校老师们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摸清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确定帮扶名单。孩子们在心愿卡上写下了自己的小小心愿,一本课外书、一个足球、一个新书包……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后,一场场温暖的爱心捐赠活动就此展开,每个党员教师都认领一至两个结对帮扶对象。
临川八一希望小学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体现了“大思政课”的实践特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红色经典诗词》被评为抚州市地方教材二等奖。(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八一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