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辅助材料:让农村娃的『1+X』自主游戏更精彩

2023-05-16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荣莉梅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睿睿多米诺骨牌滑梯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 荣莉梅

随着我园自主游戏的深入推进,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为农村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创造了更多可能,幼儿运用材料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绿草地的攀爬区本是一片高结构的运动器械区域,幼儿经常在这里进行攀爬游戏。自升入中班以来,随着动作和体能的不断发展,幼儿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对游戏材料的创新组合能力和探索能力都有所增强,幼儿在一次次的反思与分享后更换着材料,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中寻找着乐趣,在一次次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收获经验、增长知识。幼儿对游戏的热情和执着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接下来,就让我们追随幼儿的步伐,见证一场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奇妙探索之旅……

镜头一:战胜自我,勇攀高峰

来到攀爬区,幼儿看到绳梯和轮胎梯等玩具,纷纷跑过去跃跃欲试。但面对高高的爬梯,新转来的喆喆还是心生胆怯。过了一会儿,只见喆喆勇敢地走上去,开始挑战网格软梯。他双手紧握梯绳,双脚使劲蹬着软梯下方,想先把自己挂上去,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对面的喜喜开始大喊:“喆喆加油,你是最棒的!”但是喆喆还没爬到网格软梯的一半便放弃了,他选择退回原地重新挑战(见图1)。

图1.喆喆重新挑战网格软梯

喆喆退回来后,在下面思考了许久才重新走上去再次挑战,一旁的鸣鸣对喆喆说:“这次你一定能行!”喆喆坚定地看了一眼鸣鸣,再次勇敢地走上前去。这次他轻车熟路地开始攀爬,爬到一半时还是停顿了一下,下面的同伴纷纷为喆喆加油,喆喆好像受到了鼓舞,一鼓作气爬到了顶上。随后,彤彤、小语模仿喆喆的方法尝试攀爬,在行进的过程中,喆喆还在下面及时指导他们,他对彤彤说:“不用害怕,你用手抓住上面的软绳往上爬,一定要抓紧,这样才不会掉下来(见图2)。”最终彤彤战胜了内心的胆怯,顺利爬了上去。

图2.攀爬成功的小语和彤彤

回到教室以后,我给幼儿播放了游戏照片和视频。

教师:“大家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琳琳:“我在下面看喆喆攀爬时感觉很简单,但是上去之后还是有点害怕,所以我就下来了。”

教师:“小班的时候我们爬过类似的爬梯吗?”

月月:“小班的时候我们在绿草坪上爬过这种爬梯,但没有这个高。”

教师:“那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小班的时候是怎么爬上去的呢?”

萱萱:“爬的时候中间不能停,要是停了就会害怕,那就爬不上去了。”

杰杰:“在上面的时候就算害怕也不能停下来,可以在上面歇一会儿但不能往下看,这样再往上爬就能爬上去了。”

教师:“你们的意思是就算害怕了也不能放弃,只要不放弃,歇一会儿还是能爬上去的。”

幼儿纷纷表示如果在攀爬的过程中不放弃就一定能挑战成功。

分析:幼儿面对陌生的游戏材料心生胆怯,但当喆喆在艰难挑战时,大家还是纷纷加油助威,一方面帮助喆喆增加勇气,另一方面也是为胆怯的自己加油鼓劲。喆喆挑战成功之后,其他幼儿纷纷模仿他的动作开始攀爬,喆喆的“榜样力量”得以充分展现。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让攀爬经验得到快速内化,在更多的幼儿挑战成功之后,幼儿主动迁移对游戏材料的认知,并结合小班爬梯的经验,顺利找到了更快的攀爬方式。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幼儿不但发展了攀爬技能,而且积累了对材料特性和爬梯结构的科学认知,激发了对多种材料的探索意识,产生了无数的“哇”时刻!

镜头二:巧取木板,“慧”滑滑梯

又到了户外游戏时间,幼儿来到了绿草地攀爬区。这次幼儿并没有急于去攀爬而是跑到梯子组合区里,团队合作运来了长木板。经过一番询问我才知道幼儿在制定游戏规则时临时决定增加辅助材料——木板,搭建一个自制滑梯来进行游戏(见图3)。不一会儿的工夫,幼儿团队合作搭建好了滑梯。

据外媒报道,日本NHK(放送协会)电视台从当地时间12月1日上午10点开始,正式开始通过卫星播送4K、8K电视信号。即使经过了数年测试,NHK仍是目前唯一提供8K、22.2声道内容的电视台。本次上线的电影是库布里克的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华纳基于70mm底片进行了4K/8K重制。NHK之所以如此激进,可能与筹备2020年东京奥运会有关。

图3.幼儿搭建自制滑梯

我走过去询问:“我们玩滑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暖宝:“可以在滑梯下面铺上垫子,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睿睿:“滑的时候小手要握紧木板边,这样就不会掉下来。”

教师:“那大家现在上去试一下吧!”

睿睿第一个挑战,他看着滑梯还是有点胆怯,于是转过身对马老师说:“老师,你可以站在我旁边吗?”马老师耐心地走上前去站在睿睿旁边。随后,睿睿站上去双手紧握木板,闭上眼睛、两腿一蹬就滑走了,临到终点的时候,他睁开眼睛兴奋地大喊:“我还要再滑一遍,真的太好玩了,大家快来试试吧!”这时,后面的幼儿把对滑梯的恐惧都化为了好奇,开始排队跃跃欲试,也有的幼儿在滑的时候停下来,但大部分幼儿都能有序地滑向地面。孩子们一时间玩得不亦乐乎(见图4)!

图4.幼儿挑战自制滑梯

回到教室以后,我回放幼儿在攀爬区内玩自制滑梯的录像。通过观看游戏视频,幼儿及时分享与反思,对搭建的滑梯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滑梯的各种玩法和注意事项,为以后的游戏奠定了基础。

分析:睿睿挑战滑梯成功以后,其他幼儿便迫不及待地进行试玩,有的幼儿没有考虑到自身重量和滑行方式,让游戏产生了中途暂停的“隐患”。回到教室之后,幼儿反思到可能是自己在滑行方式上出了问题,我在第一时间给予了肯定,同时启发幼儿“举一反三”,对使用游戏器械的注意事项进行发散性思考,让自制滑梯变得更加安全。

镜头三:材料辅助,乐趣多多

为丰富活动内容,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幼儿在第三次进攀爬区规划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了增加滚筒、篮球等辅助材料。有了上一次的搭建经验,幼儿很快就搭建完了滑梯。这时,我看到杰杰和喜喜跑到滚筒区运来了两个滚筒,并把滚筒分别放在了两个滑梯口的一端(见图5)。这时睿睿跑过来问:“你们为什么要在滑梯口放置滚筒呀?”杰杰说:“我们想比赛玩踢滚筒的游戏,这样才刺激呀!”喜喜接着说:“咱们分为两组,由组长喊“开始”, 两组幼儿同时滑滑梯并踢走滚筒,以踢走滚筒的远近定输赢,你们觉得怎么样?”大家一致通过并称赞这是个好办法,说着孩子们推选出一名裁判员,激烈地开始了比赛(见图6)。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两组幼儿因为比赛结果产生了分歧,他们都认为自己小组踢的滚筒最远,当组长决定把滚筒换成篮球继续游戏时,幼儿对比赛结果的分歧又出现了。

图5.杰杰和喜喜在滑梯口放置滚筒

图6.开始激烈的比赛

教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觉得自己组踢的最远呢?”

小哲:“大家都没有测量,而是凭自己的眼睛看的!”

教师:“那怎么测量呢?”

彤彤:“老师,我有办法,我们可以摆上积木,数一数滚筒滚到了第几块积木。”说完幼儿便去建构区运来了炭烧积木开始测量距离(见图7)。

图7.幼儿测量滚筒滚动的距离

回到教室后,我回放了在游戏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和录像。接着一场关于测量的教育教学活动便开始了——我们在益智区让幼儿练习了如何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高度、长度,于是幼儿掌握了可以用自然物的长度测量物体的高度和长度的经验(见图8)。

图8.用水彩笔测量水杯架的高度

分析:教师抓住教育契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主动探究。幼儿自主设计的游戏虽然简单,但是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自主设计游戏玩法时,幼儿还设计了比赛规则来判断输赢,但对于教师来说,比赛的输赢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幼儿参与了游戏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幼儿还学习了用自然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说明幼儿能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镜头四:创意玩法,成就自我

随着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当幼儿第四次走进攀爬区时,各种的“滑梯”“闯关”等游戏项目已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欲望,他们开始探索更有趣的游戏玩法——即在长木板上滚落篮球击打炭烧积木,有趣的“多米诺骨牌”游戏由此诞生了(见图9)。令幼儿感到意外的是在刚开始游戏时,多米诺骨牌一次也没有被打倒,正在大家发愁时,涵涵说:“我们上次学过测量,测算积木的间隔距离很重要哦!”一旁的喜喜豁然开朗:“对呀,我们要在摆多米诺骨牌的时候掌握好间隔距离,这样前边的骨牌倒下之后才能顺利地推倒后边的骨牌呀!(见图10)”说完大家便行动起来(见图11)。通过调整积木距离的方法,幼儿试验成功了——这一行为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说的“5~6岁的幼儿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图9.“有趣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开始了

图10.讨论游戏失败的原因

图11.调整积木的间隔距离

游戏过程中幼儿屡次失败,这时我适时抛出问题:“这次为什么没有打倒多米诺骨牌呢?”幼儿观察后思考片刻说:“因为球有弹性,当球滚下来的时候,还没等触碰到多米诺骨牌,就被弹飞了。”我说:“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睿睿灵机一动说:“我们可以换成没有弹性的圆柱体积木试试。”根据幼儿总结出的失败原因,睿睿果断去建构区拿来了圆柱体积木,圆柱体积木除了没有弹性之外受力面积也增加了,正如幼儿所期望的,多米诺骨牌全部被推倒了(见图12)。天生爱探索、喜挑战的幼儿又开始思考如何增加游戏难度,他们琢磨着在多米诺骨牌的拼摆上如何下功夫,接着摆出了“人”字形骨牌,击打“人”字形骨牌比之前的“一”字形骨牌难度大了很多,尤其是在“人”字形骨牌拐弯处,幼儿不仅要掌握好前后距离,还要控制好多米诺骨牌倾斜的程度。当然,前期的操作经验及反思总结都确保了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幼儿不管是摆“S”形、“U”形都游刃有余,每次挑战成功后,我都能听到幼儿连蹦带跳的欢呼雀跃声……

分析:幼儿不管摆什么造型的多米诺骨牌都能挑战成功,得益于每次玩完之后的及时反思及经验积累。当然,我也会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给予幼儿更多的探索机会。例如,在反思环节我问幼儿还有没有创新游戏的玩法,幼儿便想到了用轮胎击打多米诺骨牌,于是,我及时鼓励幼儿下次玩的时候可以进行尝试。

洞察秋毫

1.游戏的多种可能引发幼儿持续思考

游戏是一个连续性的动态过程,充满着多种可能。幼儿在游戏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反映出他们的经验、技能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在“1+X”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评估幼儿原有经验和挑战难度之间的“鸿沟”,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推进策略,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适时提问和引导,让幼儿能踮脚摘到“最近发展区”的“果子”,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探究能力的快速发展。

2.增进同伴间的交往、协商、合作能力

本次活动充满了强烈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了幼儿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欲望——这是幼儿面对难题时的自然互助,更是幼儿在浓厚兴趣中的自发牵手,不管是攀爬过程中的默契配合,还是多米诺骨牌游戏的出谋划策,都体现了幼儿较高水平的协商合作能力。教师的放手让幼儿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关注需求,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支持

当幼儿在攀爬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我引导其他幼儿在下面及时鼓励、加油助威;在喆喆成功挑战网格软梯以后,我及时发挥他的“榜样力量”;当幼儿无法正面回答“测量”这一问题时,我借助家长的力量,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从而积累游戏经验;在幼儿面对自制滑梯有所恐惧时,我借助之前小班的游戏经验,让幼儿得以迁移经验、解决问题——教师的支持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出发点却是一样的,那就是采取最适宜的支持方式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

猜你喜欢

睿睿多米诺骨牌滑梯
美术生的追梦之旅
赏识理解 静待花开
连锁效应
暑假就像爬滑梯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多米诺骨牌效应”视角下的排球思维链
多米诺效应灯
犯愁
犯愁
苏东剧变多米诺骨牌效应何以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