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建构路径

2023-05-16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孙燕峰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资源库教研生命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儿园 孙燕峰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建构,是指基于生态式教育相互联系、动态平衡、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为探究对象,通过创设与生命互动的真实场所,探索内含“探究自然生发、活动连续生长、发展指向整体,师幼关系和谐共生”的生态式特征,外显“承接性、关联性、渗透性、互补性”的活动群特征,以期能够实现幼儿探究能力、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指向幼儿生命可持续发展系列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建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资源网络

一、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资源的开发策略

⒈循环开发

在建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资源网络时,教研团队采取循环开发的策略,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从幼儿园内及周边挖掘幼儿可直接互动的生命科学资源;接着,我们由此链接相应的间接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寻求相应的探究点,再次挖掘寻找相应的直接自然情境,形成幼儿的实践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一次挖掘幼儿实践后的拓展点,链接相应的间接互动资源——以此循环往复的生态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资源网络。

⒉对应开发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教研团队采取对应的开发策略,即对直接互动资源与间接互动资源实行一一对应式的开发,使资源网络结构化、共享化。

二、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资源的建设路径

⒈对周边资源进行深度普查与挖掘

教研团队对幼儿园周边生命科学探究资源以及幼儿生活中的户外生命科学探究资源进行普查和深度挖掘。

一方面教研团队通过实地浸润式教研方式,带领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沉浸到园外周边三公里以内的某一户外实践区收集有价值的资源,并投放“园外生命科学资源调查表”,开发具有典型生物特征性的资源,建设形成相对固定的“园外生命互动实践区”,例如,天镜湖、海运堤、芦苇荡、油菜田地、格桑花海、大草坪等,寻找挖掘对幼儿互动过程有促进发展作用的有利资源。

另一方面,教研团队带领教师创设水生园、种植园、饲养园、泥土角、温室基地、户外探究平台等功能性明显的园内探究场,形成“园内生命互动发现区”,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园内生命科学资源分析表”为载体,挖掘和研究园内生命互动发现区的生命科学资源。此外,教研团队还利用室内自然角、廊道生态区等固定区域,创设与“探究项目”相关的动态小型博物馆、实验区等,形成三类一级资源,进一步划分建立完整生命、多样生命、系统生命、自我生命四类二级资源,并在每个类型资源后标注开展相关活动的建议。

⒉建立“探秘”“解密”两大资源库

一是建立“生命科学探秘”资源库。教研团队对本园幼儿的现有经验进行了深度调查,并组织教师梳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不同年龄段幼儿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发展目标,以《指南》中的目标为基点,对周边自然资源的探究点和价值点进行汇总分析、编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命科学探秘”资源库。

二是建立“生命科学解密”资源库。教研团队结合幼儿园周边生命科学探究资源内容,梳理、收集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与直接互动二级资源相匹配的影音、图册、玩具、人员等资源。在此基础上,教研团队运用视频、幼儿作品、照片等记录幼儿在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有意义的影像、探究经验、研究信息、探究案例等资料,不断丰富间接资源库内容,建立“生命科学解密”资源库。

⒊建立“探秘”“解密”资源互通网络

“生命科学探秘”资源库与“生命科学解密”资源库是相互交融、相互联动、相互生成、相互促发的。幼儿在与“生命科学探秘”资源进行亲密接触的同时,会主动寻求“生命科学解密”资源的支持,获得一定新经验的提升,再运用新经验到探秘资源里进行验证和解密,从而促进对多样生命、完整生命、系统生命、自我生命认知经验的进一步提升。幼儿在此基础上不断建构关于生命科学的完整认知经验,同时幼儿在与不同资源互动中获得了多领域核心经验。

教研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再次搭建资源库目录,形成一级、二级、三级资源库,并结合对“多样生命、完整生命、系统生命、自我生命”四个生命类别的理解,将各资源按不同侧重分门别类,以园内外直接互动资源调查表、生命科学探秘、解密资源链接表等形式进行分库整理,最终形成了“生命科学探秘资源库”及“生命科学解密资源网络”。幼儿在与“生命科学探秘资源库”及“生命科学解密资源网络”不断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中,促发新经验的产生,课程也在无形中不断地发展和推进。

搭建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目标体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教研团队通过对《纲要》与《指南》等文件中科学教育领域相关目标与教学建议的解读,对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内容标准的界定以及专家观点等的研读,结合对本园现有活动目标、内容、资源等的分析,研究幼儿生命科学探究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围绕“发展总目标、生命科学探究核心发展目标、1~3级发展潜能目标、内容与目标保持匹配”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从“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以“发展总目标、生命科学探究三级核心发展目标”等不同层级搭建了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目标体系。

一、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发展总目标

一是通过生命科学探究教育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珍视生态环境的情感态度,形成敢于质疑、善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是通过生命科学探究教育帮助幼儿掌握生命科学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和最基本的技能。生命科学主要包括生命科学基本原理与生命科学的基本技能。生命科学基本原理分为:人体健康的基础、生命世界的结构次序和系统联系、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命世界的多样性、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生命科学的基本技能分为:基本的观察与调查能力、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器具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

三是通过生态科学探究教育帮助幼儿初步应用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特别培养其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四是通过生态科学探究教育促使幼儿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特别是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三级核心发展目标

1.目标维度一:“生命科学探究”情感与态度

一级(3~4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其二,能感受到自然界的明显变化,并经常提问各种问题。

二级(4~5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喜欢接触大自然中的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并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其二,愿意交流自己或他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经历。

三级(5~6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物和现象刨根问底,并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其二,能长时间地对自然现象或相关材料感兴趣,自我学习的内在动机强烈。

2.目标维度二:“生命科学探究”能力与方法

一级(3~4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对感兴趣的自然物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其二,能尝试使用各种动作的进行探究;其三,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尝试对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其四,通过观察和触摸,能使用简单工具收集信息;其五,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记录。

二级(4~5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特征,对动植物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其二,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其三,能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调查,收集更多细节性的信息;其四,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其五,尝试对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进行概括(如大多数植物都有绿叶);其六,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各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其七,根据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判断,得出结论。

三级(5~6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能对事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某类事物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其二,能根据过去的经验或逻辑推断,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并能用一些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其三,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其四,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其五,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其六,运用个人对生命需要的理解,为动植物设计生存环境(如种植植物、给动物造家等);其七,学习运用标准化的工具来收集信息。

3.目标维度三:“生命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

一级(3~4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其二,知道生物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三,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其四,能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其五,能认识人体的外部特征及各部位的作用。

二级(4~5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及其基本生长条件;其二,知道生物需要依赖自己的行为去获取基本的需求;其三,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其四,理解植物也是生物,但一些会动的东西并不是生物(如玩具汽车);其五,初步知道爱护动物、植物。

三级(5~6岁)核心发展目标:其一,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其二,能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如植物的根);其三,能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其四,开始理解人体内部(如跑动时心脏跳动变快等);其五,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其六,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动植物和它们的亲代是非常相像的;其七,观察和了解同一种生物也具有细微的差别。

开发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组织形式与内容

教研团队在实践中通过园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不同层级的平台,研究开发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多途径开展方式,研究出了以班级为单元的活动主题,而怎样将活动的群体从班级向年级组、全园、以及家园、社区深度延伸值得深思。随后,教研团队通过开展不同途径的活动,鼓励全员全方位多主体参与,促进幼儿、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多类主体的积极参与,从而促使幼儿经验的不断拓展。

1.互动实践

教师每月定期开展幼儿生命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利用园外三公里以内的生命科学探究基地:月季花海、天镜湖、海运堤、滨河公园等,开展“天镜湖生物大调查”“美丽的滨河公园”“行走在海运堤的秋里”“秋天里、月季园的秘密”等活动;利用园内丰富的生命探究资源开展“幼儿园里的秋”“南幼悟冬”“奇妙的水生园”“发现青苔的秘密”等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不断研究打磨幼儿生命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流程设计。

2.主题活动

我园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季节特点,结合园内现有的课程内容,通过审议确定幼儿生命科学探究主题活动,以“多彩的秋天”“种子的秘密”“幼儿园里的动物朋友”“秋天的叶子”等主题为典型进行重点研究,在把握幼儿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梳理整个活动的逻辑线索及具体流程。通过活动实施后的不断反思和回顾,结合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灵活调整,使得活动更具探究性、生长性,从而更好地体现生态式教育理念。

3.项目探究

我园在幼儿生命科学探究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小组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个别化、小组化的探究,在这样的小组探究中,不同小组所感兴趣的点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衍生出系列的项目探究活动,例如,“小花园探秘”来源于生命科学探究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春天”,而“鸽子保卫战”“兔子出逃了”等则来源于生命科学探究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动物朋友”。如此,这一模式使得生命科学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深入、更有利于幼儿对多样生命、完整生命、系统生命等科学经验的认知。

4.日常活动

我园将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渗透于日常散步、生态园自主探究、户外平台探究等自主探究活动中,为主题活动及项目探究广积素材,同时也丰实活动群脉络。

在此基础上,教研团队以多样生命、完整生命、系统生命、自我生命为基本类别,进行了活动群整体框架设计,进一步从生态视域审视幼儿生命科学教育,体现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整体课程观以及全面育人的理念,从系统性、联系性、整体性、平衡性等方面不断打磨、搭建活动群框架内容。首先,教研团队确定了一级主题:多样生命、完整生命、系统生命、自我生命;其次,在每个一级主题下又分设二级主题,如将一级主题“多样生命”讨论细化成“常见的生物”“生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生物的多样性”“看不见的微生物”等二级主题,再在二级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如认识周围自然世界中常见的动植物(个体、群落),了解生活中熟悉的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与功能等;最后,在以上三级主题建设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现有资源库内容以及各年龄段幼儿发展需要,生成相关四级主题,例如“幼儿园里的树”“秋日里的虫”“动物研究会”等,并提供相应活动的教学指导与开展建议。当然,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整体架构在幼儿与生命科学资源的互动中也会不断动态生成、补充和优化。

构建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模式

教研团队在实践中,通过进行活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不同侧重的研讨,逐步提炼了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模式。

一、指导、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法

教研团队开展了以“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实施”为主题的研修活动。一方面,教研团队指导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前期探究场地的有效选择以及材料的提供——如操作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根据幼儿科学探究的进程进行投放。教研团队通过研修,在每个探究基地进行了物质材料投放的甄选探讨,例如,在水生园周边投放了捞网、水下观察镜、手持显微镜、放大镜等材料,支持幼儿探索微生物及周围环境,感知水下生命的多样性以及周围生物存在的系统性;又如,在户外探究平台设置了科探材料柜,将材料分为探索类、实验类、记录类等,让丰富且有针对性的材料更好地促进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发生;再如,在种植和饲养方面,课题组注重植物投放的多样性以及饲养角观察环境的创设。

通过有目的生态环境营造,教研团队以大自然和真实的探究场为活动场所,让幼儿在探究场域中建立与周边自然中诸多生命的联系,鼓励幼儿发现生命科学探究资源多样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特征,以促进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另一方面,教研团队利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平台组织开展小组化的研修活动,在活动中研究生态式教育理念下的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针对活动前期、活动过程中、活动后续等环节,教师思考如何给予幼儿支持?幼儿在怎样的活动形式中游戏?运用怎样的学习方式与自然进行有效互动?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个别或小组的自然观察记录、自然探究记录?教研团队鼓励教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炼,并给予教师相关指导。

二、观察、研究生命科学探究活动

园部及教研组层面针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实施中的普遍问题展开讨论。通过系列化的教研主题“师幼互动的研讨”“幼儿发展到底怎么看”等,围绕教师在活动实施中的真问题、真需求进行思考、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现场问题聚焦与研讨、辨析和梳理,将教师活动实施中“师幼互动”“观察与解读幼儿行为”“活动开发与实施”等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逐个透析——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幼儿的行为,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儿童观,有力地推动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

三、回顾反思、提炼经验

活动实施后,以年级组为平台开展每月一次的小组研修,思考和探讨具体的活动操作流程和指导策略,从活动的来源方式、前期材料准备、幼儿经验积累、计划制定、制定规则,以及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方式等方面不断反思,发现新问题、梳理新经验,从而形成循环的、不断深入的行动策略。

图1.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动态实施模式

幼儿以一个自然人的状态参与生命科学探究活动,不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探寻生命科学的奥秘。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具有生成性、互动性、系统性、体验性等特点。当然,这样的活动范式还将在后期的研究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以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为探究对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动态生成和修订完善,实现幼儿探究能力、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指向幼儿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库教研生命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