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2023-05-16王伟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9期
关键词:创缘外痔电化学

王伟民,邹 乔

(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300)

痔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非常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肛门出血和脱垂。痔可根据发生位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1]。其中混合痔兼有外痔和内痔的特点。混合痔患者若没有临床症状,可考虑不治疗;若症状较轻,可采用保守疗法治疗;若保守疗法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则可采取手术治疗[2]。外剥内扎术在临床治疗混合痔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混合痔患者的病灶部位具有特殊性,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疼痛、创缘水肿、创面出血等症状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延缓了其康复的速度[4]。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是一种结合了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的治疗方式,在缓解肛门出血、脱垂等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5]。本文主要是观察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 年8 月—2022 年10 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筛选标准包括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混合痔经临床多项检查被确诊。(2)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有明确的手术治疗意愿。(3)对临床手术具有耐受性。(4)意识清晰。(5)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依从性。(6)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或外剥内扎术治疗禁忌。(2)存在其他肛肠疾病。(3)存在精神疾病。(4)慢性病得不到良好控制。(5)临床资料缺失。筛选后获得研究对象112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 例。对照组:女性33 例(组内占比58.93%),男性23 例(组内占比41.07%);最小年龄23 岁、最大年龄73 岁,平均年龄(45.12±4.67)岁;最短病程1 个月、最长病程12 年,平均病程(5.01±1.31)年;不规则型混合痔33 例(组内占比58.93%),半环形混合痔16 例(组内占比28.57%),巨大型混合痔7 例(组内占比12.50%)。观察组:女性33 例(组内占比58.93%),男性23 例(组内占比41.07%);最小年龄23 岁、最大年龄73 岁,平均年龄(45.12±4.67)岁;最短病程1 个月、最长病程12 年,平均病程(5.01±1.31)年;不规则型混合痔34 例(组内占比60.71%),半环形混合痔15 例(组内占比26.79%),巨大型混合痔7 例(组内占比12.50%)。两组的以上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实施椎管内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术区组织进行消毒。将内痔牵出肛门外,在内侧基底部结扎,用钳子拉起外痔的顶部,在外痔处向肛管内做“V”形切口。将皮瓣用钳子向上提起,将外痔的静脉丛剥离至齿状线。钳夹痔底部,用丝线对钳下部位进行双重结扎,剪除残端。止血,缝合创面。观察组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实施椎管内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术区组织进行消毒。置入肛门镜,找到痔核的位置。将4根尾端连接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的铜针沿着肛门镜的边缘刺入齿线附近的痔区组织,深度为10 ~15 mm。开启治疗仪,治疗280 秒,取下铜针。以同样的方法对各个区域的痔组织进行治疗,选取治疗点8 ~14 个,每一处可根据出血、充血的情况进行1 ~3 次治疗。将内痔牵出肛门外,在内侧基底部结扎,用钳子拉起外痔的顶部,在外痔处向肛管内做“V”形切口。将皮瓣以钳子向上提起,将外痔的静脉丛剥离至齿状线。钳夹痔底部,用丝线对钳下部位进行双重结扎,剪除残端。止血,缝合创面。

1.3 观察指标

术后7 d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等级有三个,分别为痊愈、显效、无效,其中痊愈和显效均纳入总有效范畴。若痔核消失、临床症状消失,则为痊愈。若痔核明显缩小、出血和脱出症状消失、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则为显效。若痔核未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为无效。在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价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时使用一个带有刻度的卡尺,从左到右依次标为0 ~10 分,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将卡标移到对应的疼痛程度处。评分高表示疼痛重。在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根据创缘水肿面积对创缘水肿程度进行评分,0 分为无水肿,水肿占肛周面积的1/4 以下为1 分,水肿占肛周面积的1/4 ~1/2 为2 分,水肿占肛周面积的1/2以上为3 分。在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对出血情况进行评分,0 分为无出血,仅排便时出血为1 分,敷料处有少量渗血、排便时有较多出血为2 分,敷料处有较多出血、排便后无法及时止血为3 分。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例(%)]

2.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疼痛、创缘水肿、创面出血评分的对比

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创缘水肿评分、创面出血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疼痛、创缘水肿、创面出血评分的对比(分,± s)

表2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疼痛、创缘水肿、创面出血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疼痛 创缘水肿 创面出血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7 d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7 d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7 d对照组(n=56)1.57±0.34 2.03±0.24 1.37±0.20 1.57±0.32 1.67±0.31 1.22±0.36 1.33±0.19 1.95±0.33 1.36±0.36观察组(n=56)1.35±0.25 1.73±0.42 0.79±0.33 1.25±0.43 1.51±0.28 0.73±0.35 0.77±0.14 1.46±0.34 0.57±0.15 t 值 3.497 4.160 10.083 4.005 2.569 6.547 15.917 6.937 13.588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12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肛门坠胀发生率、低热发生率、疼痛发生率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更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例(%)]

3 讨论

痔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在45 ~65 岁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6]。由于临床症状较轻的痔患者常常不就医,并且有无症状人群的存在,因此对痔的真实发病率尚不清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痔的发病率约为49%,在肛肠疾病患者中,痔患者的占比高达98% 以上[7]。痔的发生原因目前临床尚无清楚明确的认知,被普遍接受的相关学说是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学说[8]。导致痔发生的危险因素通常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如用力排便、排便时间长、长期腹泻、长期便秘、久坐、熬夜、喜食低纤维食物、肥胖、经常抬重物等。在食用辛辣食物和饮酒后相关病情容易发作[9]。发病后,患者可出现排便出血、肛门疼痛、瘙痒、痔赘脱垂的症状[10]。临床对痔进行分类时以齿状线为界,之上为内痔,之下为外痔,兼而有之为混合痔。混合痔发生后,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否则容易发生出血、感染、痔核嵌顿,甚至是组织坏死。临床在对症状较轻的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取改变生活和饮食方式、进行功能训练、药物外敷、药物熏洗、药物内服等方法[11]。而对于经上述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的患者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则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临床手术治疗混合痔的方法和医疗器械较多,技术较为成熟,风险性较低,目前比较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外剥内扎术[12]。使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无需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以在直视下完成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患者在术后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而且术后疼痛明显,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有必要结合使用其他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是一种治疗痔的微创疗法。有研究认为,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是基于中医枯痔疗法理论、借用现代医疗技术实现的一种治疗方法;即借助刺入痔组织的铜针,在电化学的作用下使血液流动速度变慢,使痔组织脱水、干枯、硬化、萎缩、坏死、脱落[13]。使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仅需使用铜针刺入痔组织,造成的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治疗过程中不会对原本的肛肠解剖结构造成影响,不会损伤正常的组织,获得的治疗效果好,且费用不高,具有较广泛的适用人群[14]。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这是因为,铜针本身及治疗过程中使用的电流会导致痔组织内形成微型血栓,导致血管上皮细胞水肿,减少对痔组织的血流供应,并导致组织纤维化,使得痔核萎缩,进而可减轻相关临床症状[15]。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更低,P<0.05。这是因为观察组患者经两种方法结合的治疗后,其痔组织萎缩,排便的阻力减小,进而降低了排便困难的发生率。本研究中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创缘水肿评分、创面出血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低,P<0.05。这是因为,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可引起无菌性炎症,使患者原本断裂的肛门衬垫和肛管内括约肌之间的平滑肌发生纤维化,并通过柱状电化学反应将不稳定的黏膜层与稳固的肌肉层机化在一起,促进松弛组织的固定。

综上所述,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创缘外痔电化学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外科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评析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关于量子电化学
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疮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
富血小板血浆用于兔半月板损伤修复的研究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Na掺杂Li3V2(PO4)3/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