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2岁儿童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的分析

2023-05-16芮洪新何彦璐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9期
关键词:岁组测量仪患病率

王 严,芮洪新,陈 玲,何彦璐,宋 骏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脊柱弯曲异常是指脊柱在矢状面、冠状面及水平面的弯曲形态超出了正常生理范围,主要包括脊柱侧弯及前后弯曲异常[1],常伴发身体姿态不良。作为脊柱弯曲异常的一种主要类型,脊柱侧弯近年来总体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已经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2]。既往临床多以全脊柱X 片检查的Cobb 角≥10°作为脊柱侧弯诊断的金标准,但辐射会对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罹患癌症的风险加大[3-4],因此不建议作为大规模筛查手段。有研究[5]表明,针对脊柱侧弯,联合使用三种及以上其他筛查方法进行筛查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度。脊柱侧弯常存在一些早期症状,如双肩及肩胛骨不等高、双侧腰凹及髂嵴不对称等,通过早期筛查,可早期发现脊柱侧弯,避免或减少其带来的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身体姿态评估、Adam’s 前屈试验、电子脊柱测量仪及脊柱运动试验对在我院就诊时发现脊柱侧弯早期症状的儿童进行筛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防治儿童脊柱弯曲异常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 选 取822 名 于2022 年6 月26 日 至2023 年2月25 日在我院就诊时发现脊柱侧弯早期症状并进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的3 ~12 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为3 ~12 岁;(2)具有脊柱侧弯早期症状;(3)依从性良好,能配合完成筛查。排除标准:存在发育障碍性疾病、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1.2 筛查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筛查工具主要有SpinalScan 电子脊柱测量仪、身体姿态评估系统;电子脊柱测量仪主要应用于测量儿童躯干倾斜角(ATI)及胸椎后凸角,身体姿态评估系统主要应用于评估儿童斜颈、高低肩、翼状肩、骨盆前倾等身体姿态异常。

1.3 方法

进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前,所有治疗师均系统学习《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1]及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技术要点,且经实操考核合格。参与筛查的人员均为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筛查主要是采用身体姿态评估、Adam’s 前屈试验、电子脊柱测量仪及脊柱运动试验四种方法联合对儿童整体姿态及脊柱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1.4 筛查结果判定

因ATI 与Cobb 角存在较高相关性[6],故确定疑似脊柱侧弯的ATI 阈值至关重要。有研究建议将电子脊柱测量仪测得的ATI >3°作为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阳性指标[7]。国外学者M Kluszczyński 等[8]发现,在6 ~12 岁儿童筛查测试中采用ATI 5°为阈值,在早期能更有效地发现脊柱侧弯。因本研究儿童年龄段为3 ~12 岁,故将ATI 5°作为判定疑似脊柱侧弯的阈值。本次筛查结果分为正常、姿态不良、疑似脊柱侧弯及脊柱后凸异常。正常:身体姿态评估和前屈试验均无异常,且ATI <5° ;姿态不良:身体姿态评估或前屈试验阳性,且脊柱运动试验后ATI <5° ;疑似脊柱侧弯:身体姿态评估或前屈试验阳性,且脊柱运动试验后ATI 仍≥5°;脊柱后凸异常:胸椎后凸角大于40°,身体姿态评估发现脊柱后凸体征,且俯卧试验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822 名儿童接受筛查,其中男生498 名(60.58%),女 生324 名(39.42%)。3 ~6 岁 儿 童497名(60.46%),7 ~12 岁儿童325 名(39.54%)。见表1。

表1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人群的基本情况(n=822)

2.2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的总体情况

筛查发现疑似脊柱侧弯人数为135 人(16.42%);姿态不良人数559 人(68.01%),其中脊柱后凸异常42 人(5.11%);筛查正常人数128 人(15.57%)。见表2。

表2 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的总体情况(n=822)

2.3 疑似脊柱侧弯的分布情况

筛查发现疑似脊柱侧弯人数为135 人(16.42%),女生组的疑似脊柱侧弯患病率为17.59%,略高于男生组的15.66%。3 ~6 岁组及7 ~12 岁组的疑似脊柱侧弯患病率分别为14.29%、19.69%,7 ~12岁组的疑似脊柱侧弯患病率显著高于3 ~6 岁组(P<0.05)。见表3。

表3 疑似脊柱侧弯的分布情况

2.4 脊柱后凸异常的分布情况

筛查发现脊柱后凸异常人数为42 人(5.11%);男生组的脊柱后凸异常率为6.83%,显著高于女生组的2.47%(P<0.05);7 ~12 岁组的脊柱后凸异常率(8.00%)显著高于3 ~6 岁组(3.22%)(P<0.05)。见表4。

表4 脊柱后凸异常的分布情况

2.5 姿态不良的分布情况

筛查发现姿态不良人数为559 人(68.01%),主要的身体姿态不良包括高低肩(51.70%)、骨盆前倾(24.09%)、翼状肩(23.60%)、斜颈(2.73%)。总体上,男生组的姿态不良发生率(70.28%)略高于女生组(64.51%),3 ~6 岁组的姿态不良发生率(69.62%)略高于7 ~12 岁组(65.54%)。见表5。

表5 姿态不良的分布情况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在我院就诊时发现脊柱侧弯早期症状的822 名3 ~12 岁儿童其总体疑似脊柱侧弯患病率为16.42%,明显高于郭海滨等[9]的筛查结果(5.6 %)。建议儿童保健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儿童存在脊柱弯曲异常相关症状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规范筛查及检查,根据结果进行早期诊断,早期介入综合干预。本次研究发现,筛查对象的姿态不良总体发生率为68.01%,提示约三分之二的儿童出现至少1 种不良姿态,这与一项在深圳市进行的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的结果相近[10]。而这些不良姿态可能进展为影响儿童脊柱健康的疾病(如脊柱侧弯、后凸等),需要疾病控制系统、医疗卫生系统以及教育系统予以持续关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组的疑似脊柱侧弯患病率为17.59%,略高于男生组的15.66%,男女疑似脊柱侧弯患病率的比例约为1:1.12,这与AlNouri M 等[11]的研究报道一致。7 ~12 岁组的疑似脊柱侧弯患病率及脊柱后凸率均明显高于3 ~6 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7 ~12 岁儿童身高增长迅速,但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未发育成熟[11],且其大多处于小学阶段,常存在活动量减少、坐姿不良、座椅高度不合适、背较重的单肩包、BMI 异常等不良影响因素[12-13]。有研究指出,脊柱侧弯在10 ~15 岁之间进展最快,进展率约为42%[14]。儿童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控危险因素干预的意义重大[15]。在本研究筛查过程中,我院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公众号宣传脊柱弯曲异常及防控相关知识,使儿童、家长对脊柱弯曲异常有了一定的认识;筛查结束后,根据筛查结果,为儿童提供了综合康复服务。笔者认为,识别脊柱侧弯的早期症状并进行相关筛查,有利于相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岁组测量仪患病率
从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体操比赛看女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在骑行中成长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水平度与垂直度精密测量仪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揭秘身高体重测量仪
高龄孕妇孕早期心律失常及转归分析*
宽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