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抗栓泵联合渐进式运动训练对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的影响
2023-05-16郝若淇
郝若淇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350)
颅内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随着肿瘤病灶的增大,可压迫和破坏脑神经,诱发多种神经系统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手术切除是颅内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手术部位较特殊,术后患者通常处于意识障碍状态,长时间卧床加上脱水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高达18.46%,对患者术后康复极为不利,因此,颅内肿瘤切除术后下肢DVT的防治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2]。以往常规抗凝药物预防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容易加大出血概率,故寻找非药物DVT预防方式十分必要[3]。压力抗栓泵是一种新型的DVT机械预防装置,主要是通过周期性充气对肢体进行挤压、按摩以加快肢体血液流速,预防及控制下肢DVT发生[4]。渐进式运动训练在DVT预防治疗中同样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避免长期卧床而导致的肢体血液淤滞。本研究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渐进式运动训练对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接收的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82 例,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52.34±6.12) 岁;垂体瘤16 例,脑膜瘤14 例,颅咽管瘤6 例,胶质瘤5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52.93±6.32) 岁;垂体瘤15 例,脑膜瘤15 例,颅咽管瘤4 例,胶质瘤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内肿瘤;接受颅内肿瘤切除术治疗;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DVT病史;合并有动脉闭塞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压力抗栓泵使用禁忌;严重的意识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DVT预防管理:术前责任护士配合医生评估患者的下肢DVT发生风险,告诉患者颅内肿瘤切除术后DVT的发生机制、危害性及防范措施,提高患者的预防管理意识及能力,对DVT高风险患者经过慎重权衡利弊后,可遵医嘱加用抗凝药物预防;术后责任护士协助患者每2 小时翻身一次,适时帮助患者进行双下肢按摩及各关节被动活动,以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下肢血液淤积;尽量避免在患者下肢静脉进行穿刺补液等侵入性操作,防止患者下肢静脉受损;做好患者下肢保暖管理,防止患者下肢血管痉挛;解除禁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密切关注患者下肢情况,若出现下肢皮温增高、皮肤颜色改变等异常情况,需警惕下肢DVT发生,立即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确诊,并给予相应处理。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压力抗栓泵联合渐进式运动训练管理。
1.3.2.1 压力抗栓泵
仪器为SCD Express压力系统[泰科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06第2540166号],使用时将主机置于患者病床床头板上,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并伸直下肢,准确测量患者双下肢周径,选择合适的压力腿套,再展开充气压力带,按顺序包裹患者小腿和大腿,松紧度以容纳2指为宜;接着将连接管插入主机的背面,将管与充气压力带连接,确认管道无缠绕或打结,左右端口分别与左右肢相匹配,最后按下电源/等待按钮以启动机器,由远端开始向近端充气。压力模式选择梯度间隙压力,根据患者的静脉再充盈时间酌情调节压力间隙时间。于术后8 h开始双侧肢体同时使用,每次使用30 min,每日2 次,直至患者出院。
1.3.2.2 渐进式运动训练
术后责任护士协助康复医师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再为患者制订渐进式运动训练计划。术后第1天至第2天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期间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从近端关节开始向远端关节活动,每次3~5 min,每日活动5~7 次,以防止关节僵直;患者意识恢复后指导患者使用健侧手臂和床栏进行主动翻身训练,每2小时翻身训练1 次;术后第3天协助患者进行坐位训练,缓慢摇高床头从30°开始至90°,先让患者保持坐位15 min,此后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延长坐位时间,每日训练3 次,并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平衡能力训练,帮助患者早日实现独立坐起;术后第4天至第5天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运动,从双人扶助行走慢慢过渡至单人扶助行走、拄拐行走和独立行走,行走距离先由每日50 米开始逐渐延长至100 米、200 米、400 米等,行走范围由床边慢慢延伸至病房内、病房外。
1.4 观察指标
1.4.1 凝血指标
观察两组术毕、术后2 周的凝血指标变化,包括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其中FIB正常范围为2~4 g/L,APTT正常范围为25~37 s,PT正常范围为11~14 s。
1.4.2 血流速度
观察两组术毕、术后2 周的血流速度变化,包含股静脉(正常速度为15~20 cm/s)、腘静脉(正常速度为45~80 cm/s),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
1.4.3 下肢DVT
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期间的下肢DVT发生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确诊。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的凝血指标比较
术毕,两组的PT,APTT和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周,观察组的PT和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血流速度比较
术毕,两组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周,观察组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
术后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有症状DVT 1 例,无症状DVT 1 例,DVT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发生有症状DVT 3 例,无症状DVT 7 例,DVT发生率为2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
表1 两组的凝血指标变化比较
表2 两组的血流速度比较 单位:cm/s
3 讨 论
下肢DVT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5]。研究表明[6],全面分析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风险,以此为依据制订相应防控管理措施,定时测量患者腿围并做好记录,能够明显预防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效果。谷思琪等[7]研究认为,传统DVT预防管理一般以良肢位摆放、肢体按摩、各关节被动活动、定期翻身、多饮水、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等为主,虽然简单易行,但预防效果存在局限性。物理机械预防是一种新型的DVT预防方式。徐淑云[8]研究证实,肿瘤术后6 h开始给予物理机械预防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由9.23%降为3.07%。此外,缺乏运动是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曾永亲等[9]研究认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由康复科医生为其制订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鼓励其进行早期活动,能够明显改善凝血指标,降低下肢DVT风险。
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压力抗栓泵联合渐进式运动训练管理后,术后2 周的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压力抗栓泵联合渐进式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增强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这与王丽[10]的研究一致。术后8 h开始使用SCD Express压力系统对患者双侧肢体进行治疗,通过仪器的间歇式气动压迫及反复充放气,帮助肢体获得指压及按摩的效果,能够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和淋巴组织的循环,加速下肢血液中代谢废弃物的吸收,提高下肢皮肤表面温度,改善各项凝血指标,从而预防下肢DVT的发生[11];同时配合早期运动训练,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加大活动难度,扩大活动范围,能够明显调动患者的康复训练积极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血栓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