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3-05-16张丹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衰病程出院

张丹(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慢性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前期研究指出,慢性心衰患者在经历短暂的医院治疗后需进行持续性的院外治疗及护理,但部分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从医院平稳过渡到正常生活,出院准备度低下,不利于患者康复[1-2]。出院准备度是指在出院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情况以及社会方面的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判断患者是否具备离开医院、回归社会以及维持进一步康复的能力,是对患者出院后过渡到正常生活的一种预测[2-3]。现阶段,临床针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疾病诊断及后期治疗措施上,鲜有关于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相关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将深度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调查主要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拟定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前瞻性分析的方式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诊断标准,且经冠脉造影确诊;均为首次发病;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本研究;认知功能正常,可维持正常交流;处于疾病稳定期,且有出院意愿者。排除标准:既往存在胸部创伤史、手术史者;一侧或两侧肢体障碍,无法独立行动者;存在肝、肾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者;伴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者;于外院接受治疗,后转运至本院者;因个人原因退出,未完成研究者。

1.2方法

1.2.1出院准备度评估 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e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5]评估出院准备度,该量表含有4个维度21条目,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出院准备情况,量表总分为各条目之和,分值范围0-12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

1.2.2一般资料调查 由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基础上拟定,并参考内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意见后修改成最终的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大专及以上)、病程(≥1年、<1年)、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6]有12个条目,每项1-7分不等,分值范围12-84分,分值越高则社会支持度越高;将PSSS得分≤36分归为患者社会支持低下,>36分归为社会支持良好]、希望水平(低下、良好,采用希望量表[7]评估患者希望水平,该表包含12条目,分值12-48分,其中12-23分归为希望水平低下,>23分为良好)、居住环境(农村、城市)。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使用n和%表示,使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接受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 经评估,72例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范围80-110分,平均(98.50±8.50)分。

2.2不同资料特征慢性心衰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不同文化程度、病程、社会支持以及希望水平的慢性心衰患者RH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的慢性心衰患者RH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对比

2.3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将2.2表格中比较存在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赋值说明见表2),将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作为因变量,后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社会支持以及希望水平是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与赋值

表3 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慢性心衰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该疾病呈渐进不可逆性进展,且具有较高的复发再入院风险,故而对于因慢性心衰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而言,出院并非意味着疾病彻底治愈,患者在出院后仍需接受长期的管理、治疗以及康复训练[8]。因此,于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前评估患者的出院前准备情况以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控制疾病进展、降低再入院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评估72例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范围80-110分,平均(98.50±8.50)分,提示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出院后应对疾病能力亟待提高,及早明确慢性心衰患者医院准备度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后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社会支持以及希望水平是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好,能很好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可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来获取健康信息,加深对疾病的理解,有助于增加患者出院准备度。而文化层次较低者,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难以掌握自我护理知识,出院后遇到问题时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和相关技能,易导致患者不安,表现为出院准备度低下[9]。对此,建议医护人员对文化层次较低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足够的疾病知识,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便能更好地处理出院后遇到的问题。病程:病程时间可影响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可能是因为患者随着病程的增加,对疾病具有更深刻的认识,自身积累了较多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增加了患者离院后的安全感,而病程较短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经验较为匮乏,对疾病抱有恐惧、焦虑心理,安全感较低,表现为出院准备度低下[3,10]。对此,建议临床可针对病程较短的患者给予专业性的出院指导,并邀请病程较长的患者传授疾病控制经验,以增加患者出院准备度。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一项重要的外界支持源,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协助患者缓解疾病造成的冲击,弱化患者的应激反应,给予患者良好的精神、经济以及生活支持,协助患者共同面对疾病,给予患者充足的安全感。而社会支持低下的患者,难以获取外界的支持,可能存在强烈的孤独感,不仅需独自面对疾病造成的不适感,还需承担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责任,难以在出院后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导致出院准备度较低[11-12]。对此,临床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家属、亲友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当中,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支持,并建议患者利用多媒体渠道来获取缺失的社会支持[13]。希望水平:希望是人类重要的内在精神力量,良好的希望水平能给予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持,以对抗慢性心衰这一应激事件,并且还可有效将患者注意力转移至日常生活当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对疾病的未来走向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出院后的生活充满期待[14]。而希望水平低下的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多持悲观情绪,认为疾病是不可治愈的,对自己能否管理疾病缺乏信心,对出院后的生活充满焦虑,导致出院准备度低下。对此,建议临床可定期召开病友交流会,通过现实案例向患者传递疾病是可治、可控的理念,并强化患者个人护理技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病程、社会支持以及希望水平是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心衰病程出院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