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生态科学素养:内涵、价值及实施路径*
2023-05-13范俊玉张韵雅
范俊玉,张韵雅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在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其基础是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质的各类人才共同努力。在高校,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内容与目标,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生态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态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具备的与生态环保有关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也可称“科学素质”,是1952年由美国教育家科南特在《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后来,赫德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2]。科学素养概念提出后,逐渐成了各国科教界以及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其内涵和要素的分析也在不断深入。2006年,我国政府制定并开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纲要中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3]由此可知,科学素养内涵丰富,是可以在后天的学习教育过程中习得并不断发展的一种能力。科学素养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乃至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其中当然也包括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生态科学素养作为科学素养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是生态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与生态环保相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及科学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内容。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应全方位地体现在公民和组织的生态意识、观念、方法及行为中。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提升全社会的生态素养,这是一个极具全局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作为公民生态素养的基础性内容,生态科学素养也具有综合性、层次性等特点。生态科学素养的多方面内容之间相互关联,且各具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科学素养的提升体系。其中,了解生态的科学知识是基础,树立生态的科学思想是关键,形成生态的科学精神是内核,掌握生态的科学方法是手段,诉诸生态的科学实践是目标。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生态科学知识,更要从系统性思维角度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进行提升和发展。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科学素养的重要价值
(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迫切需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2021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今后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是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培育全民科学素养的先行条件。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也将融入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4]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还需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基本实现,我国也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不少领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都亟待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解决,而绿色科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和环节。可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果我们只强调科技作用是绝对不行的,但如果不重视科技也势必会极大影响我国绿色发展进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新能源、清洁生产、污染防治以及信息化、大数据、卫星遥感等各种技术在生态领域的创新应用,都迫切需要有新的突破,以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引擎。而在高校注重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是激励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展绿色科技的基础性工程。
(三)培育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人的必然要求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工业文明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生态文明人。生态文明人是拥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生态素养、在生产和生活中始终能实施生态行为的人。生态文明人的生态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生态科学素养。在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生态科学素养的生态文明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全民的事业,需要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全民共同参与。如果公众普遍缺乏生态科学知识和方法,是不可能树立起较强的生态意识并具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行动是素质的外化和体现,公民的素质,尤其是公民的科学素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5]在现实中,我国公众的生态素养特别是生态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偏低。2020年,生态环境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对15个省(区、市)的42 015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从分类素养看,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分别为25.3%、5.8%和25.4%,而基本知识素养中的科学知识素养水平最低,仅为3.5%[6]。在高校,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也有待提高,很多人在垃圾分类、资源节约、环境污染、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7]。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系统构建,特别是不能忽视科学性方面的内容,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人。
(四)破解生态领域知行不一困境的可行路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普遍存在着知行不一的问题,包括大学生。有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最高、知晓度次之、践行度不足”的特点[8]。很多人在知道存在生态环境问题、认同应该保护环境的情况下,自身践行环保的情况却不令人满意。也就是说,知道“应如何”,却“做不到”。如果我们将前者归为“知”的范畴,后者归为“行”的范畴,那就存在“知行不一”或“知行脱节”的问题,或者说是认识和实践不统一的问题。知行不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并未真知或知得不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南宋理学家张栻的“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9]说明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认识越全面深刻,其相关实践成效会越好,也会越倾向于去实践。而人类的认识可分为知识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前者属于科学认知问题,后者属于价值判断问题。人们对主体需要和客体状况的知识性认识越正确,就越能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评价,也越能进行正确的实践并倾向于去实践。由此可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需要对生态文明的各方面有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包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方面的科学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知道“应如何”,这样就会促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实践。如果缺乏科学性认知,即使通过教育宣传知道了“应如何”,其实践行为也会低效或不持久。2021年,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高校是培养生态文明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在高校率先注重生态文明科学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态文明科学性认知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动的可行路径。
三、提升大学生生态科学素养的实施路径
提升大学生生态科学素养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一)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夯实生态科学素养的知识基础
生态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提升生态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人的生态践行能力的前提。生态科学知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有关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规律的知识,就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而言,生态科学知识有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之分。在高校,除了环境科学类专业,其他专业的师生较少接触专业性的生态知识,更多关注的是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虽然有些专业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如能源、生物、化学、材料等学科,但也只局限于某一领域的生态知识。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应能够实现生态学和其他专业相关知识的融通。因此首先要编写适合全体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材和科普书籍。由于面向的是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教材和书籍的语言文字和内容应该既专业、严谨,又通俗、生动。
生态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学理论中的基础性知识,如什么是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水、大气、土壤的相关知识;生物多样性问题;等等。二是与其他专业相关的生态技术知识,比如新能源知识、生物进化论等。三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砍伐、物种减少等。四是人类应如何做的行为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所有这些知识的呈现要能体现不同事物之间、人的行为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因果关联性,防止知识之间的割裂。这些知识在高校可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普及,也可以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技术进行广泛传播。
(二)传播生态科学思想,提供生态科学素养的思想指引
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有科学思想来指引。如果说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结构的表层部分,那么科学思想就是科学素养内部具有引领性价值的部分。科学思想主要指对科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抽象概括和提升后形成的思想观念,例如进化思想、系统思想、转化思想等。生态科学思想则是有关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科学思想,是科学思想在生态领域的体现。具体而言,生态科学思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是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思想。人来自于大自然,不是神造物。所有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只不过是自然进化之树上的一个分支,人永远从属于自然,永远不会超越大自然。可以说,进化论的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以及人与自然包括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二是系统及万物相联系的思想。在宇宙中,万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并处在各种层次的系统中。系统由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无时无刻不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人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万物,绝不存在着自然万物消灭或损毁严重而人类独存的情况。三是世界的复杂性、变化性和规律性。宇宙是无限的,宇宙又是由无数有限的事物组成的,人类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但人具有理性,能够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世界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以及人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人在自然面前应保持谦逊之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因果定律是宇宙的普遍法则,人类的行为和命运也受因果律的支配。人需要靠正确的认知与合理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四是科学技术的强大作用。科学是“伟大的历史杠杆”,是“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10]。在现代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科技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巨大伤害。
生态科学思想涵盖自然科学和哲学两大领域的思想,两者具有共通性,有时甚至具有一致性。除了生态科学方面的课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也蕴涵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科学思想。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提供宝贵的生态科学思想资源,在教学中应该重视。
(三)弘扬生态科学精神,构筑生态科学素养的精神内核
科学精神是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在人类的科学认识和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在科学素养结构中,科学精神处在核心部分。生态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求真精神。求真精神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求真的对象不仅是大自然,还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等。人类应实事求是地看待大自然及其变化,探究自然万物在发展中的规律性,直面人类不合理改造自然后的生态危机。
二是理性精神。理性精神是尊重事实、讲究逻辑的精神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借助科技力量,大肆索取自然资源,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常常更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言:“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11]由于工业文明时代理性精神的缺乏酿成了生态危机的苦果。我们应该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自然并反思人类的行为,以不断发展着的理性精神来规约、引导人类的实践。
三是合理怀疑精神。合理怀疑精神是人基于一定的事实和逻辑对认识的对象以及人类的某些认识和实践进行怀疑的精神。就认识而言,每个人获知的真理也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以即使是权威的理论也不能盲信,其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人类如果没有怀疑批判的精神,就不可能有认识和实践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就是从一些科学家、思想家对人类的传统发展模式和观念的批评质疑开始的。当然,怀疑应该合理,也就是说应该基于一定的事实和逻辑,而不是主观随意地怀疑。例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显示,人类活动致使气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在未来几十年里,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将加剧[12],但还是有不少社会公众甚至专家、政治家对气候变暖有质疑。由于主流科学界都认为人类的活动造成气候在变暖,且有一定的事实证据,我们对这种质疑的合理性就要进行分析。
四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前人的思维和理论、形成新理论新方法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而创新则需要科学研究者具有创新精神。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保护大自然,人类应该放弃自身的主体地位,尽量不去改造自然界[13]。其实,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不是主张人在自然面前就不去探索、创新。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并不是造成自然生态危机的根源,对自然无度的、不符合规律的改造才是造成自然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强化创新精神,在修正人类错误认知和行为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运用绿色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
因此,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培育大学生生态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满足于生态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还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求真创新、独立思考,使他们树立生态科学精神。
(四)倡导生态科学方法,抓住生态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并运用的符合一般科学原理的手段和途径,是实现主体目标的重要工具或桥梁。在科学素养结构中,科学方法是关键环节。科学方法是有不同层次的,有具体层面的科学方法,也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生态科学方法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如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垃圾分类的方法等。如果一个人有生态保护的意愿,也有一些相应的生态知识,但缺乏正确的方法,其结果也会事与愿违。因此,在生态科学方法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生态系统方法。
生态系统方法强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它是对过去片面的分析性思维方法的一种超越。生态系统方法在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是不可缺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1]20大自然就是一个包括人类在内的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复合大系统。生态系统方法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平衡性、多样性、开放性、风险性等,关注生物机体、物种、群落等与其生存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生态系统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科学体现,充分反映了整个世界的复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如果缺乏生态系统方法,人的认识和实践必然会出现简单化、主观性、短视性、片面性的错误。因此,我们在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时候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活动是促进还是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完整和美丽?例如种树,除了掌握种树方法,我们是否还需要知晓该种树的生长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植树造林要不要解决林种单一的问题?需不需要、应不应该用化学农药将作物病虫害赶尽杀绝?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需要采取哪些举措?
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教育者要重视“授人以渔”,要教给学生生态科学方法。无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注意将生态科学方法相关内容融入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
(五)提高生态科学实践能力,做好生态科学素养的实践准备
科学实践能力是指在科学活动中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们的科学素养是要通过人的科技实践活动表现的,而科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从事科技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生态科学实践能力是指在生态环保领域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要重视在课内外、校内外开展丰富的生态科技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将掌握的生态科学思想和知识落实到实践中,且这种生态科技实践活动也会反过来促进学生的生态科学认知、提升其生态科学实践能力。
高校的生态科技实践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具体有:一是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组织下,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特点,创建并发展不同类别的学生环保科技社团,吸引一大批学生参与其中,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教育。二是实施大学生生态科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与生态环保有关的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促使学生在各类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三是相关部门或各学院可以联合环保科技社团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跟环保科技有关的摄影赛、演讲赛、设计赛等,也可开展以绿色环保科技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校园垃圾分类活动、生态宣传展、环保科技活动创新成果展等,以激发更多学生参与环保科技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四是建立校内外生态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帮助环保科技社团建立起与社会的联系。可组织大学生到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湿地公园、垃圾焚烧厂、环保企业等处参观调研、实习,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培养更多的具有生态科学素养的新时代高层次人才。
综上,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我们需从培育生态科学素养的多方内容及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包括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以更好适应我国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