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甲基于“三焦-卫气”理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023-05-13高翔陈西平黄巍于瀚叶静蓉张晓丹
高翔,陈西平,黄巍,于瀚,叶静蓉,张晓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损害关节和关节外器官,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包括心脏、肾脏、肺、消化系统、眼、皮肤和神经系统[1,2],最终可能会缩短患者预期寿命[3,4]。目前RA 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最新假说是瓜氨酸化的失调导致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ACPA)产生[5,6]。治疗RA的药物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 (NSAID)和糖皮质激素(GC)[7]、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以及生物制剂等[8]。目前RA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病情和减少副作用[9],而中医药在改善RA病情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邓中甲教授(下文简称邓教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邓教授基于“三焦-卫气”理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调三焦-卫气在RA发病中的作用,是中医整体观、恒动观的具体体现。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RA提供思路。
1 “三焦-卫气”理论内涵
三焦为卫气产生和通行之场所。《难经》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三气指卫气、营气、宗气)三焦的功能发挥离不开脾胃的运化,肾气的蒸腾气化,肝的疏泄以及肺的宣发。邓教授认为三焦虽然分上、中、下三部,但实为一体,三焦各部功能正常才能维持卫气的正常运行,缺一不可。
卫气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邓教授认为卫气根于下焦,生于中焦,散于上焦。卫气根于下焦,《读医随笔》中明确指出:“卫气者,本于命门,达于三焦。”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卫气属阳需肾中阳气滋养,方能有温煦固表等阳气具有的功能。卫气在下焦形成之后,因其性质属阳,阳之气主升,故需要由下自上,转至上焦,敷布周身。如《外经微言》中云:“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卫气生于中焦,受中焦水谷之气的滋养。《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灵枢·营卫生会》中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卫气在中焦生成之后,受脾气的升腾作用,散于上焦,《灵枢·营卫生会》中云:“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因此,卫气从下焦上升,受中焦水谷之气而升,宣发于上焦,卫气循行于脉外,对四肢、骨、关节有温煦、保护功能。
2 “三焦-卫气”理论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关系
2.1 卫气失衡是RA发病之根
RA在古籍中没有相关病名的记载,根据其症状特点,可将其大致归于痹症范畴。邓教授认为骨关节表面为在里之表,骨关节之表的卫气失衡是RA发病之根。首先机体卫气亏虚,腠理失固,外感风寒湿之邪随经络入于关节、筋膜之表,机体调动卫气与邪抗争,对骨关节表面产生持续的损害。《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卫气源于中焦,若中焦脾胃运化不足,或气机升降失调,则影响卫气的化生,卫气不足以驱邪外出,病邪愈深,关节进一步破坏,病邪随三焦入脏腑,病入中后期,正如《温病条辨》中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2.2 三焦为RA发生发展之关键场所
RA患者往往出现多关节破坏、畸形以及脏腑损害病变。在此病理过程中,三焦为RA发生发展的关键场所。《黄帝内经太素》云:“肝足厥阴主筋,三焦手少阳与膀胱合,膀胱肾府,表里皆主骨。”[10]全元起对此解释道:“少阳者,肝之表,肝候筋,筋会于骨,是少阳之气所荣,故言主于骨。”[11]说明少阳三焦系统对人体筋骨关节具有濡养作用和主导作用,又“少阳三焦位居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12]。三焦沟通脏腑表里内外,联系了人体腑脏、官窍、肌肉、筋膜、皮毛、关节与骨,是气血津液滋养人体表里内外之通道。三焦为气化场所,卫气经三焦气化产生,根于下焦,生于中焦,散于上焦。邓教授指出三焦以通为用,三焦病变多由于腑气不通而致气化失常,影响卫气的生成和运行,卫气失衡,湿瘀等病理产物堆积于三焦,邪气将通过三焦侵害骨与关节,逐渐累及其他脏腑,向上可侵害心肺,中可以侵害脾胃,下可以损及肝肾。邓教授将RA复杂的病机纳入三焦-卫气理论中,也契合了RA是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后期多累及多脏腑器官(包括心脏、肾脏、肺、消化系统、眼睛、皮肤和神经系统)的科学认识。
3 辨治原则
3.1 调卫气,复卫气卫外之职
邓教授指出RA发生过程中,卫气抗争于骨与关节之表,抗原-抗体反应激烈,免疫失衡。卫气耗伤,上焦失宣,中焦脾胃亏虚,营卫化生乏源,无以抵抗外邪,外邪留恋形成风、寒、湿、瘀等病理产物,形成邪正缠绵交争的局面。治疗关键是调卫气,复卫气之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证。调卫气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减,常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防风、桂枝、白芍、炙甘草、法半夏、菝葜等药,其中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健运中焦,复卫气生化之源;防风、桂枝、菝葜、法半夏宣畅上、中二焦,复卫气宣发之职。邓教授强调应用此方为基础的症候要点在于外周四肢关节晨僵、疼痛等,影像学显示四肢关节软组织肿胀,尚未波及脏腑组织,且关节变形不明显。若下焦受损,卫气生成之根不足,可加续断、独活、生地黄补肾气,复卫气生成之根。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病情辨证论治,若关节表现红肿等热象,加生石膏、黄芩等清热;若疼痛较甚,加延胡索、海桐皮、豨莶草等止痛;若肿胀明显,加薏苡仁、桑白皮、茯苓等利湿消肿。
3.2 畅三焦,复三焦气化之功
三焦以通为用,若三焦不通,则浊阴不降,卫气不升,表现为上焦失宣、中焦失健运,下焦亏虚。此时应宣上焦、调中焦,补下焦。三焦不通进一步导致气化功能失常,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堆积,与邪气相合随三焦流行损伤筋骨、脏腑,病久入络。此时患者表现为病变关节畸形,关节功能受限,逐渐出现脏器损害,如心、肺、肾、眼及周围神经等病变。治疗当通三焦,复三焦气化之职,使浊阴得降,卫气得升。处方常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桑寄生、续断、熟地黄为基础方加减,方中桂枝、麻黄、防风宣畅上焦,白术、生姜健运中焦,附子、续断温通下焦,以熟地黄、桑寄生补下焦卫气之根,白芍、知母补营阴,使卫气不燥。如此阴阳并济,以通为主,达到畅通三焦,复气化之功,较黄芪桂枝五物汤通三焦之力更强。若关节僵硬变形,游走疼痛,舌下络脉瘀阻,则加乌梢蛇、蕲蛇、蜈蚣等通络祛风;若出现脏腑损害,应根据累及脏腑辨证论治,邓教授在临床上常遇到以下几种脏腑病变的情况:①肺纤维化或间质性病变,邓教授认为此为病邪随三焦上传于肺,常合用温胆汤加白芥子、浙贝、三棱、莪术(常去掉附子);②心血管病变,此为病邪随三焦累及于心,常加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③胃肠道病变,如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等症,属中焦病变。常根据辨证酌加健脾化浊之品,如白术、败酱草、神曲、砂仁等。
4 验案举隅
喻某,男,67岁。2019-10-20就诊于邓中甲门诊工作室。患者15+a前无明显诱因先后出现双手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双膝关节肿痛,伴晨僵3 h,关节活动受限,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高滴度阳性,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口服塞来昔布(1粒/次,2次/d,规格:0.2 g/粒)、来氟米特(2粒/次,1次/d,规格:10 mg/粒)及中药。现双手关节出现明显变形及双手晨僵大于2 h,疼痛肿胀不甚。夜寐欠佳,时有眩晕,腰酸。大便溏薄,不成形,2-3次/d,小便可,苔根黄腻质胖,脉细。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史,高血压史,目前服替米沙坦、索他洛尔、氢氯噻嗪。诊断为痹证,证属三焦气化不利、卫气不足、络脉瘀阻。处方:制附片(先煎1 h)6 g,桂枝15 g,炒白术12 g,炙麻黄10 g,白芍15 g,防风9 g,知母6 g,熟地黄20 g,黄芩15 g,炒薏苡仁20 g,菝葜30 g,陈皮9 g,砂仁(后下)5 g,党参12 g,天麻20 g,乌梢蛇20 g,延胡索10 g,巴戟肉20 g,川芎9 g。7剂,水煎服,1剂/d,3次/d,200 mL/次。
2019-10-27二诊。服上方后,患者关节僵硬较以前好转,头晕、夜寐好转,大便偏稀,1-2次/d。舌苔淡薄,胃纳佳。邓教授认为关节僵硬、头晕、眠差等症状好转为三焦渐通、浊阴得降之象,患者仍腰酸、便稀、舌淡为中、下二焦卫气不足之象。因此继守原方,酌加续断20 g,桑寄生20 g补下焦、益精气。14剂,水煎服,1剂/d,3次/d,200 mL/次。
2019年11月开始守方加减连续服用一年半,病情稳定,关节不感僵痛,且关节变形已明显好转,已停服西药。
按:患者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明确,发病时间长达15+a,目前以关节僵硬、变形为主,晨僵尤为明显,疼痛肿胀较轻。类风湿关节炎之僵、肿为中焦湿邪表现之症,关节变形为浊邪深入筋骨之症。湿阻中焦,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则胃纳不佳,湿蒙清窍,则时有眩晕;湿盛则大便溏薄;腰为肾之府,腰酸为下焦卫气亏虚之症;于舌象则见苔根黄腻而质胖。患者虽有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但证候上仍以三焦气化不利、卫气不足为主,此异病同治之理。且病久卫气不升,浊阴不降,络脉不通,治以调气化、补卫气为主,又虑类风湿关节炎皆有久病入络,于中辅以祛风通络之品。处方兼具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六君子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方之功。其中制附片、桂枝、麻黄、川芎辛温通经,兼通上、中、下三焦;生黄芪、炒白术、炒薏苡仁、党参、砂仁、陈皮、巴戟天、桑寄生、熟地黄、续断诸药为邓教授补益上、中、下三焦卫气之常用药组,以滋化源。防风、桂枝、黄芩、菝葜辛开苦降,升清气、降浊阴,以复气机升降之职。祛风通络的虫类药如乌梢蛇等入络搜剔风邪。诸药同用,动静结合,补中有通,而收全效。
5 小结
邓教授提出以“三焦-卫气”理论系统治疗RA,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在治疗RA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三焦在RA演进过程的作用,又要关注卫气不足对RA发病的重要性,围绕卫气的生成、运行和功能以及三焦的通路是否受阻、气化是否失调以及三焦与其他脏腑关系、卫气与邪气的力量对比展开分析辨证。在用药方面,围绕调卫气、畅三焦的治法,把握上、中、下三焦与卫气的关系和三焦气化功能状态遣方用药。另外,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灵活加减。“卫气-三焦”理论阐述契合现代科学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可累及全身关节、损害脏腑[1,2]的科学认识,为中医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上依据。应该注意的是,RA为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往往单方、单药难以收全效,因此运用多方配伍治疗可能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值得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