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龙砂医派”地方特色品牌促进无锡市中医医联体优质发展

2023-05-13周彩虹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5期
关键词:医派江阴市中医医院

周彩虹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 无锡 214071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1]。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对促进居民享有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2]。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和资源下沉,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3]。国家卫计委提出2013年起通过建设医联体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并陆续出台文件,要求各地进行医疗体建设[2]。

“龙砂医派”发源于无锡,是具有无锡特色的传统医学流派,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可的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之一,其保护和传承已列入《江苏省中医药条例》。近年来,无锡市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中央、省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文件精神,推动出台《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推进传承发展龙砂医派地方特色品牌、整合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实施“龙砂医派人才计划”、发展中医药临床优势等具体措施,引导医疗机构内部资源联动,探索促进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贴合群众健康需求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

1 基本做法

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分别建立以三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二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中医医联体,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1.1 大力发展中医药临床优势 一是以无锡市中医医院、江阴市中医院、宜兴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引领,项目化推进20个基层特色中医专科和30个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站建设,以此为载体健全三级中医院对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帮扶机制,促进区域内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二是畅通急诊急救及疑难病例会诊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如遇重大急诊急救或疑难病例需上级支持,三级中医医院迅速指定专科医师赴基层开展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协作服务。

1.2 加强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 2019年以来,无锡市积极发挥龙砂医派的学术优势,着力推进经方、五运六气等学术传承和培训工作。无锡市中医医院(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连续3期龙砂医派青年骨干人才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跟师学习、临床实践等步骤,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中医人才。三级中医院搭建人才平台,依托市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吸纳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人员作为工作室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并接收基层单位管理及临床、护理人员长期和短期培训,协助基层单位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的搭建。

1.3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科研能力 无锡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学术及科研优势,举办无锡市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全市中医医疗机构参加。三级中医医院下派科研骨干指导基层成员单位论文撰写、课题申报,提升全市中医药科研能力整体水平。

1.4 落实分级诊疗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阴市中医院、宜兴市中医医院作为3家中医医联体龙头医院,进一步完善与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对应转诊关系及转诊机制,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以呼吸康复工作为切入点,通过下派专家驻点指导、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人员进修等形式,将积累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和康复经验送到社区,让呼吸疾病轻症和康养的病人能够在社区、家门口就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1.5 深入推进龙砂医派动态传承 健全“大龙砂”发展体系,初步建立以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为龙头、江阴市龙砂医学传承研究院、无锡市龙砂医派研究院宜兴分院为分支的“一体两翼”传承研究体系。广泛普及五运六气、经方等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发挥龙砂医派优势特色,并将特色优势转化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能量,更好地造福广大群众的健康。

2 取得的成绩

2.1 基本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有三级公立中医医院3所(三甲1所、三乙2所),二级公立中医医院6所(包括二甲2所),基本实现市(县)区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院全覆盖。全市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标准化中医馆,评定五级中医馆10家、四级中医馆28家、三级中医馆48家,三级及以上中医馆占比达到93.5%。2021年度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无锡市中医医院A+(位列全国三级中医综合医院第22位),江阴市中医院B+(位列第147位),宜兴市中医医院B(位列第336位),考核结果自2018年以来一直持续明显提升。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考核结果位列全省二级公立中医院第6位。

2.2 中医药特色专科发展初见成效 医联体的建立为实现区域性综合医疗救治功能提供了有力保障,三级中医医院帮助每个成员单位发展1~2个特色优势专科。基层通过引进消化内科、心血管科、肛肠科、针灸推拿等优势专科,专科在合理诊疗、规范操作、特色技术等方面水平快速提升,初步形成“一中心一特色”的良好格局。通过三级中医院的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够开展6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有效满足了辖区居民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2.3 中医药传承创新跨越发展 龙砂医派列入《江苏省中医药条例》,《龙砂医学丛书》正式出版发行,《龙砂医派》图书增补入选“国家学术流派重点图书出版计划”,举办高层次继续教育项目和学术会议。积极融入中医药一带一路计划,龙砂医派传承人弟子遍及北美、欧洲、亚洲等国。龙砂医派特色优势深入疫情防控,发布8版龙砂特色中医药预防方案和有关诊疗方案。无锡市中医医院创建成江苏省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江阴市中医院成为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分院,宜兴市中医医院成立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分院。无锡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市校战略合作关系,从临床合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流派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2019-2021年获得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立项25项(重点项目5项),获得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项,设立市级中医药科技专项65项。

2.4 中医药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利用医联体资源,各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派出中青年骨干跟师抄方、查房及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学习,三级中医医院向下输出、共享高端人才,全市中医医务人员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19年以来新增省级名中医7人、省中医药领军人才3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4人、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3人、全国岐黄人才工程骨干人才8人;新增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1个、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3人,江苏省名老中医工作室4个、江苏省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3人;新增无锡名中医工作室14个、各级名中医基层工作站近20个;培育中医药类“双百人才”24人,培训龙砂医派骨干人才280人,培训基层“能中会西”实用人才300余人;5人通过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医联体”为松散型 当前组建的“医联体”,是以重点专科帮扶和基层工作站项目合作为主的松散型“医联体”,主要表现为上级医疗机构对下级的技术帮扶及人才支持与培养。各为独立法人,“人、财、物”等管理权限不统一,分属不同单位或上级管理部门,自主运营、自负盈亏[4]。

3.2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招不进,留不住” 基层医疗机构待遇普遍偏低,基层医疗就诊人次少,基层医疗人才“招不进,留不住”,需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大部分上级医院医务人员认为工作量增加了,但薪酬待遇并没有动态调整增加[5],专家下沉的内动力和积极性不高。建议一方面要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和医务人员价值的薪酬制度,合理确定和动态提升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激发各利益主体的内生动力[6];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只有加强自身人才储备,才能为医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到设有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三级中医院遴选优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学生,同时派出医疗、管理骨干进入三级中医医院进行培训等方式,将三级中医医院先进技术、理念带回医院,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3 基层药品供应能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二级中医院和基层机构普遍存在中药饮片进货渠道散乱、质量参差不齐等现状,影响了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和疗效。除江阴市中医院医联体外,其他医联体尚未普及覆盖“共享中药房”,仍然采取自行设立中药房、自行代煎或委托第三方加工等方式提供服务。建议医联体推动“共享中药房”平台,提高中药饮片进货质量,规范代煎流程和提升配供效率,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医派江阴市中医医院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金陵医派——金陵名家周华龙平衡“五点法”为主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证选粹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唐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