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安徽省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3-05-13陈德洋
陈德洋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50。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提出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2]。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一环,口袋公园建设是重要抓手。口袋公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建设起来灵活多样且与市民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展现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体现为口袋公园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让市民生活在生态优、环境好、生活美的公共绿色空间之中。安徽省城市人口较多、南北地域差异较大、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统筹规划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好口袋公园,维护好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一环。为此,安徽省城市建设要以口袋公园建设为契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50。
一、顺势而为,合理利用口袋公园建设的资源条件
口袋公园具有空间小巧、形状多样、选址灵活、离散分布、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口袋公园建设应该顺势而为而且可以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建设口袋公园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充分把握和利用口袋公园建设存在的矛盾特殊性并将这种特殊性转化为建设优势。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等水系,淮河与长江把全省分成皖北、皖中和皖南三大区域,各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城市口袋公园建设要把握好城市的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着重处理好人与城市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市民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增加“润滑剂”,口袋公园就是城市生态发展的这种“润滑剂”。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规模较小的品质空间,具有潜在的生态价值”[3],是市民缓解身心疲劳的缓冲区。为此,安徽省需要把握自身发展的“时”与“势”,利用好现有的条件与资源,深入挖掘口袋公园的生态价值,实现市民生活的“生态优”。
(一)城市建设口袋公园具有自身的“时”与“势”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外延不断拓展。城市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之后,需要逐步实现由外延拓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客观上要求城市建设彰显文化自信尤其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人民城市”“公园城市”。这给口袋公园建设带来了机遇。
第一,口袋公园建设是从国家到地方推进城市建设、解决公园绿化场地不足的重要举措。到2035年,我国将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仅要取得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还要取得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这就对“生态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在城市建设领域,需要全方位推进。201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强调,“城镇园林绿化提升”“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4]。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明确指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加绿化节点和公共开敞空间”[5]。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强调,城市要加强“口袋公园”建设,解决市民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6]。之后,安徽省及时制定了《安徽省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推进城市绿地共享的重要举措。2023年,安徽省在已经完成上一年不少于100个口袋公园建设的基础上,计划新增口袋公园200个,各城市在口袋公园建设上不断增量提质。
第二,口袋公园建设是对“公园城市”内蕴的生态理念的践行,契合“人民城市”的价值要求。一是口袋公园建设是公园城市彰显生态价值的重要抓手。公园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平台,其主要特点是绿色、生态、可持续[7],其核心内涵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中彰显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致力于构建绿色高质量的城市运转系统。口袋公园建设是推动这一系统有序运转的有效举措,它通过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创造绿色生活方式等途径践行公园城市生态理念。二是口袋公园建设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写照。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和谐布局,为人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口袋公园优化生态空间,致力于打造生活空间,一定程度上是市民从生产走向生活的“缓冲带”。它遵循人民城市的空间要求,践行人民城市的价值理念,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写照。
第三,安徽省口袋公园建设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35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工程和重要的公共产品,客观上对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省建设口袋公园具有文化上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地域文化为口袋公园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从地理特征上来看,安徽从北到南可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差异化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传统孕育了皖北的淮河文化、皖中的皖江文化、皖南的徽州文化等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其中,淮河文化融合吴楚与中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崇尚“和合”的特质,皖江文化具有灵性流动、开放融通的特点,徽州文化具有广博深邃、包罗万象的特征。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民俗、方言、饮食、戏曲、文学、建筑等形式呈现,丰富了口袋公园的展现形式与文化底蕴。
(二)城市建设口袋公园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基本宗旨[9]。城市成为美丽城市、宜居城市、幸福城市,需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打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这是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实现“生态优”,每个环节都要细致入微。口袋公园作为这个系统的“润滑剂”,衔接着市民的“生产”与“生活”,缓解着市民的身心疲劳。但值得注意的是,口袋公园的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键要看能不能把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规律以及有没有抓住市民的生活需求。
第二,口袋公园建设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条件,是对生态的保护和对文明的传承。一方面,口袋公园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安徽省城市口袋公园建设需要从各城市实际情况出发,优选乡土植物,合理配置具有审美价值、季相变化显著的观花、观叶植物,便于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口袋公园建设需要结合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大树老树等自然资源。口袋公园建设依托原有地形地貌,结合周围环境布局,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系统,提升城市美感。更为重要的是,口袋公园建设保护原有地形地貌、传统建筑和大树老树、河流湖泊等,既能尽可能地实现绿色低碳,又能保护城市文化记忆,增加城市的厚重感。
总之,安徽省口袋公园建设要利用好政策资源条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做到顺势而为,转“时”“势”为资源,结合场地现状条件、区域环境和周边建筑风格风貌来突出口袋公园的功能定位和配置方式,打造和谐的绿色空间。
二、以市民为中心,充分挖掘口袋公园的生态价值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唯物史观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10]24。所谓“和解”,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既要求人更好地融入城市、保护城市、优化生态,又要求城市高质量地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口袋公园的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旨在厘清“生命现象关注自然环境需求和自然环境满足生命现象需求的综合过程”[11]。为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建设与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口袋公园建设的现实要求。安徽省口袋公园建设需要从这个现实要求出发。省会合肥作为新一线城市,人口众多,口袋公园建设以主要使用人群的功能需求为导向,解决人与城市的现实矛盾;黄山市结合皖南的环境特点,口袋公园建设注重新安江生态保护,以口袋公园建设助力城市绿化的提档升级;“药都”亳州市以“快乐健身”为目标之一,注重休闲养生,打造口袋体育公园,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总之,如何把有限的空间进行绿色升级,挖掘口袋公园的生态价值,实现市民生活的“环境好”,是口袋公园建设的深层价值所在。
(一)口袋公园建设需要凸显环境就是民生的人民性
马克思指出: “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0]55-56人的生活离不开外在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自然既包括自在自然,也包括人化自然。口袋公园是人化自然形成的公共产品,为市民生活提供绿色空间,是“环境就是民生”[8]35理念的重要体现。城市环境关乎民生,一方面,城市环境的生态价值深刻地影响市民生活;另一方面,生态价值的获得又需要人民的积极参与。为此,城市建设既要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12]。“为了人民”强调人民的需求,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口袋公园,就建设什么样的口袋公园,要把人民对于生活环境的期待作为口袋公园建设的价值追求。“依靠人民”强调人民参与,关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第一,老城区、中心城区的口袋公园建设尤其需要增绿提质,拓展市民的绿色生活空间。安徽省有些城市的老城区、中心城区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等原因,造成街区绿地较少、绿化覆盖不足,市民绿色生活空间被压缩。如何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不降低生活品质,这就需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建设或改造一批口袋公园。各城市根据区域方位,结合不同区域市民需要,增添公共休闲活动区域,同时注重发挥口袋公园的生态功能,并通过口袋公园建设,增加绿色空间。
第二,口袋公园建设需要关注民意民情民俗。近年来,关于口袋公园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布局规划和景观设计,对市民的社会心态关注不够。事实上,市民在意的是口袋公园建设能否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此,口袋公园建设要落实适老化、适儿化等要求。比如,对于一些老人较为集中的区域,可以建设适合老年人休闲锻炼的公园,让老人“舒心”;对于儿童较为集中的地方,可以在公园增设游乐设施、增加绿地,让儿童“开心”。总体上来说,口袋公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市民需求,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做到离散分布、简便易行,让恬静、质朴、自然的生态氛围融入生活方式之中,让市民“暖心”。如阜阳市加强口袋公园与公厕、农贸市场、林荫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的融合,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此外,民俗风情也是口袋公园建设的重要元素。安徽各城市不论人口分布、地理地貌还是饮食文化、地方民俗都有所差异,因此口袋公园建设可以结合地方实情尤其民俗文化以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
第三,口袋公园建设与管理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建设与保护美丽家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自然价值、生命意义和生态审美[13]。生态审美就是要求口袋公园建设既要满足市民的生活需要,也要符合市民的生活习俗与审美取向。为此,安徽省搭建民意 “直通车”、公众 “议事厅”等,听取民意,汲取民智,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纳入口袋公园建设方案。同时,安徽省需要将口袋公园建设融入公园城市、人民城市的建设实践中,在实践中发挥市民参与的主体性,做到政府牵头,企业、社会组织与市民有序参与。如合肥市庐阳区一位市民自费改造堆满杂物和垃圾的荒地,将其打造成了街角“花园”[14];芜湖市注重口袋公园的养护和管理,未来还将探索开展“社区认管”“单位认养”“居民认护”等管理方式[15]。各城市在口袋公园建设与管理上不断创新举措,旨在更好地服务市民,让市民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环境好”。
(二)口袋公园建设需要涵养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口袋公园建设所倡导的绿色生态理念客观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式与市民的生活方式。口袋公园建设是对环境的美化与适民化改造,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需要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口袋公园建设是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环节,具有发挥生态价值的独特优势。为此,口袋公园建设要以市民为中心,既要保护好环境,也要发挥环境的涵养功能,激发市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
假设Bob要在互联网上向Alice转账,每次转账都会产生交易记录,将所有的交易记录进行连接,生成总帐单,总账单包含每个人的余额。记账时,应需保持公平、诚信的态度,使得双方能够相互信任;但记账人可能会作假,使得双方的信任程度降低,这是很典型的欺诈行为。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没有人可以作假。
第一,口袋公园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微生态,并借此向市民传播绿色生态理念。“生态环境的价值是通过我们的行动展现出来的——通过我们选择什么、保护什么、改变什么以及我们如何选择并进行我们的体验来决定”[17]。改造和保护环境是享受环境回馈的前提。口袋公园多建于城市角落,往往是被市民遗忘的角落,大多环境较差,甚至有的成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集聚地。这导致公共资源的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弱化市民的环保意识。口袋公园建设既有效利用资源,又防止出现卫生死角。这是因为口袋公园建设本身就内蕴环保理念,加上选址灵活,方便充分利用一些“角落”,改造卫生死角,同时建设起来具有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口袋公园虽然单个绿色空间有限,但城市不断建设,就会积少成多,形成绿色星点,改变城市的区域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有助于城市生态微循环。
第二,口袋公园建设可以涵养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口袋公园建设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方面,城市要以口袋公园建设为契机创新理念,让市民参与日常养护管理,积极倡导共建共享、共同保护的生态理念。如芜湖市立足绿地系统规划,开展植绿、增绿、护绿、补绿[15],让市民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利用口袋公园自然人文景观和新媒体积极传播生态理念,实现线下线上相结合。线下,可以在公园增加宣传栏,利用宣传栏宣传生态文明思想;线上,需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通过二维码链接主题网站、微博微信、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进行差异化、分众化、个性化的传播。口袋公园是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的重要物质载体,让市民置身其中产生一种家园般的亲切感、由心而生的城市依恋感,有利于提升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海德格尔指出:“‘家园’赋予每个人处所,人唯有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大地朗照着‘家园’。 如此这般朗照着的大地,乃是第一个家园‘天使’。”[18]这个家园由大地所赠与即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口袋公园建设本身就是家园的延伸。城市建设好口袋公园,发挥好口袋公园的生态价值,有利于激发市民的情感依恋,提升市民的生态审美能力,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增添“绿色”健康的心理空间,更能让市民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中体验美好生活。
三、主题策划,有效彰显口袋公园建设的文明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19]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好的生态环境助力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也就是说,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条件和目的,注重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但安徽省现有的口袋公园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口袋公园建设过于强调功能的齐全性,忽视了市民的主要需求;有的口袋公园地域文化缺失,同质化严重。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结合“安徽省城市更新行动、完整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等专项工作”[20],口袋公园建设应该主题明确,致力于提升城市的文明水平,增添城市活力。口袋公园通过巧用空闲地、融体于绿、复合利用空间等方式,把城市的“金边银角”由原来的“失落空间”转化为“文明空间”,让市民置身其中既能野蛮其体魄,又能涵养其精神,实现市民的“生活美”。
(一)口袋公园建设需要注重市民生活空间与外在环境的协调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21]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各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集中地。城市工作包罗万象,口袋公园建设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融入城市建设的整体系统中。为此,口袋公园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做到统筹协调。口袋公园建设需要从城市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等要素出发,从城市整体规划尤其城市公园体系整体布局出发,努力构建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体系。
一方面,口袋公园建设需要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应该根据具体的数量、区域特点、公园的功能定位等要素进行统筹协调,有序规划。这样,口袋公园建成后既能发挥整体规模效应,又能让各公园功能在区位上实现互补。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结合城市相应区域的功能定位,建成后的口袋公园与周边综合性公园相互补充、互为点缀,是绿地系统和城市风景中“小而精”的重要节点,与大型公园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绿色生态网络。如安庆市积极谋划建设街头小游园、公共绿地、生态节点公园等各类型口袋公园,并与城市大中型公园建设相结合,致力于打造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态系统[22]。
另一方面,口袋公园建设要做好主题策划,提升公园使用效率,避免低质量的重复,解决好同质化的问题。有的口袋公园追求“小而全”,几百平方米内既要有休闲区,又要有儿童娱乐区、成人健身区,还要有景观区等。过于注重功能齐全,就会导致口袋公园缺乏特色,让市民游园无法“舒心”。为此,口袋公园建设要因时就势,做好主题策划,提升公园对于市民的吸引力。安徽省口袋公园建设根据市民的实际需求,打造功能各异且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提升了公园的使用效率。如合肥市着力将“口袋公园”建在百姓身边,按照不同区位市民的主要需求,围绕“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停车”“公园+阅读”等主题精心设计,充分地发挥了公园差异化的功能[14]。
(二)口袋公园建设需要凸显品牌化
口袋公园是市民使用频率最高的城市开放空间之一,公园的品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民生活的幸福感。提升口袋公园的品质离不开口袋公园的品牌化设计。为此,口袋公园建设要突出公园特色展现,打造公园品牌。品牌的形成要弘扬“绣花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第一,口袋公园建设要弘扬“绣花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力求成为城市新名片。口袋公园建设区位的特点影响着口袋公园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口袋公园建设要精益求精,打造精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为此,安徽省各城市结合市情,进行前瞻性的口袋公园设计,强化公园设计的品牌化导向,打造了一批实用且有特色的口袋公园。如宁国市以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打造宁阳公园、西津公园、翠竹公园等健康主题公园[23];芜湖市打造“芜小园”口袋公园品牌,建造“迎客园”“青山园”“泗水园”等各具特色的园区等[15]。
第二,口袋公园品牌化设计需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口袋公园的品牌化设计是以市民的切实需求为依据的,凸显多元化的生态文明价值,目的是吸引更多市民来到口袋公园并乐意在公园停留、休憩与活动,让口袋公园更好地发挥自身效用,也体现城市建设的用心、用力、用情。安徽省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注重融入乡土元素,同时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既突出地域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营造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丰富的公共空间。如黟县口袋公园改造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融入徽州文化元素,利用石雕、天井条石、石臼等,展现城市微景观的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有效结合[24]。
(三)口袋公园建设需要突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25]。良好环境是市民“生活美”的必要条件,这需要城市与市民共同努力。2021年,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强调要不断增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这就要求市民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把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进一步转化为行动自觉。但安徽省口袋公园建设需要继续朝着绿色高质量发展迈进。这是因为,从根源上来看,市民的绿色生活方式仍未普及,生态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短板。为此,安徽省口袋公园建设致力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注重城市文化的赓续与传承,彰显口袋公园的“绿色”与“活力”。
第一,建立口袋公园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一方面,口袋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民的行动自觉。口袋公园建设必须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市民形成生态文明观,进而影响伦理价值观,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低碳”“绿色”成为一种时尚,让生活美起来。市民只有生活美起来,他们才能更加积极参与口袋公园建设、使用、管理与维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口袋公园建设要融入“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理念。“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实既增加了绿地,又增加了可渗透性地面,可以有效应对城市发展面临的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如黄山市的江畔生境花园,有效地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出了一条生态旱溪。“韧性城市”要求城市建设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这就要求不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经济、生态效益等,将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综合性风险与挑战等因素考虑到其中。总之,口袋公园建设事关城市的文明与活力,既要立足于当下,更要着眼于长远。
第二,持续发展还体现在文化的赓续与传承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相结合。口袋公园建设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重文化的赓续与传承,彰显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质,尤其注重地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融入。一方面,口袋公园主题设计必须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挖掘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以及徽州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将地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口袋公园建设为防止无特色,需要将地域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为此,口袋公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地方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习俗、建筑特色等。例如,亳州市张良公园,以历史名人张良生平事迹为主线进行设计,公园随处可见“张良”元素,如张良雕塑、浮雕水景、石书等,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更深入地了解亳州的历史文化[26]。还有,口袋公园建设可以根据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合理的方式适当呈现城市的历史记忆,这样既展现了主题,也丰富了内涵。总之,口袋公园建设最重要的还是要促进市民在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将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转化为行动自觉,落实到“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来,让身体“动”起来、生活“美”起来。
四、结语
安徽省口袋公园建设要解决好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既要利用好口袋公园自身的一般性优势,更要利用好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上的特殊性优势,让口袋公园建设融入公园城市、人民城市建设的大系统之中。口袋公园建设需要凸显生态价值,着力满足市民的美好生活需求,让市民生活在“生态优”“环境好”“生活美”的公共空间之中,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口袋公园建设要利用好相关政策,挖掘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的特殊优势,注重生态保护与文明传承,利用好现有资源;二是环境就是民生,口袋公园建设需要挖掘口袋公园的生态价值,涵养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口袋公园建设需要注重市民生活与环境的协调性,做好主题策划,打造品牌化、高质量公园。
城市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今天人民对城市建设需求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人民生活的“生态优”“环境好”“生活美”,着力建设好口袋公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但随着口袋公园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口袋公园建设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依然存在着很多难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回应口袋公园建设与人民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的契合性,需要从实践上探索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口袋公园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