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度*

2023-05-13铭,孔

关键词:中国式理论课现代化

李 铭,孔 洁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提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等要求[1]。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指向、育人目标、发展方向、教育功能等提出了新要求[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

一、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3]中国式现代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中国式现代化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新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承担着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阶段和战略步骤都做出了精心的安排:毛泽东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之路;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4],明确提出“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新三步走”战略目标;胡锦涛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明确提出“新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些科学安排深刻影响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变革。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赢得国际竞争和争取战略主动的最宝贵资源[5]。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人类思想发展史做出了卓越贡献[6],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主题相结合,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自信”教育,增强青年群体的政治信念;二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渠道,优化教学结构;三要准确把握“能够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7]的人才培养要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1]的新时代好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中国式现代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新动能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中国人的拼搏奋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与规划全面落地,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我国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高校必须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教育和引导青年理解和认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必须贯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其内在要求和价值目标规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性、创新性、包容性的时代特征关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其教学改革的新动能。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素材,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重要的动力。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迫切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教学改革,以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青年。广大青年使命光荣,重任在肩,青年的政治认同、制度认同、价值共识、道德与法治素养、综合素质的培育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国家大政方针具有高度的同步性,部分学科知识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成果予以更新,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新境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性支撑作用。高校承担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式现代化人才的主阵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高校的伟大使命”[8],各高校应把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让一批批优秀青年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体现党的意志、传播党的声音,用党的初心使命、优良传统教育青年,厚植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融入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伟大成就等重要内容,以此教育引导青年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认同,从而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蓬勃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判断标准。高校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基本特征、价值目标等,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发展理念,引领青年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从而使青年自觉增强“四个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帮助青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涉及的关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相关内容的科学内涵和实践逻辑。高校应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线,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课程素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年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把自己培养成为能力强、素质高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维度

(一)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动摇,要求旗帜鲜明,认识坚定[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性飞跃,都离不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9]。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科学解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应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辉煌成就,讲清楚这些伟大成就的成因,让青年感悟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领悟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只是“个体现代化”,还是“人民现代化”[10]。中国社会并不是“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的”西方式现代社会,而是强调个人与集体、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型现代化社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意味着人的现代化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保障,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使青年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从而帮助青年培育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引导和激励青年通过勇毅拼搏,努力为人民利益和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利益,在整个世界现当代史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1]。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变革中,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内外联动,全方位、多领域地开放式发展,尊重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12],为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青年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让他们的思想与眼界跟上时代潮流,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让他们不仅要心怀国家,更要胸怀天下,以主人翁的自觉担当精神,为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中国式现代化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方向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正确性。新的时代,面对各种逆全球化风险,中国式现代化充满各种风险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宣讲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政治主张和创新理论,增强青年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讲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青年懂得中国之治的先进性、优越性,强化青年对党的领导、国家制度、组织优势等方面的认同,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凝心聚力才能实现。新时代新阶段的接续改革,必然会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及时化解,为此,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理清矛盾根源,凝聚价值共识[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激发青年精神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最稳定、最持久、最强大的精神保障。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文化自信自强,通过对青年进行中国精神、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丰富青年精神世界,强化青年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使青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去。

(三)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水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具有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技能、创新创造能力等高素质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1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历史使命,要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准确把握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本质要求,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武装教育好青年,引领新时代好青年准确把握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方位。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和塑造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强化青年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政治认同,引导青年发自内心地支持国家政治体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理想。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和道德塑造,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奠定青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原则,在提升青年科学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素质、审美艺术素养、数字素养与技能、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促进青年综合素质提升,把青年培养成符合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维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规划等重要内容有机地融于具体的教学全过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主干课程的现代化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首先,在大历史视野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来时路”。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厚的历史逻辑,只有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中审视和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彰显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为例,要擅用历史情境与历史事件,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在此基础上,帮助青年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帮助青年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帮助青年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大势。

其次,在理论与实践维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脚下路”。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坚实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要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指导作用,让青年深刻理解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培养青年理论与实践思维的关键课程,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的伟大实践,让青年充分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在中西比较视野中,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路”。扎实做好中西比较,才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要让青年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8],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注重拓宽青年的国际视野,比较中西文化异同以坚定青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当前,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体系、发展理念、实践模式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有着重要借鉴意义,这让青年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现代化。

(二)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常学常悟理论创新成果,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与时效。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教材,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体系。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出发,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注意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衔接与贯穿,防止出现教学内容的遗漏。

其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促进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青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熟练掌握和运用智能媒介技术,基于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分众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15]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作用,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应着眼增强培育效果,既要引导青年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构建立体化的育人空间。高校要发挥第二课堂对青年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举办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相关的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榜样故事分享会等丰富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帮助青年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再次,教师要加强学术研究,以科研支撑教学,促进理论研究向教学实践转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3]。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教师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哲学意蕴,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能力,还要在学术研究上下功夫,以科研成果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以学术成果提升课程内容的学理性,将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教师要加强对教学中青年提出和关注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研究,还要将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有机结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解决青年的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三)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格局

首先,培育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6]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使命担当,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将个人终身奋斗历程嵌入到国家百年民族复兴的全局中。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青年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帮助青年适应时代发展为导向,注重培养青年积极进取、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等现代化精神品格,涵养其精神家园。青年的精神品格得以提升,精神力量不断充沛,人生境界逐渐提升,使命担当日趋明晰,将扎实推进国家战略发展的各项任务,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其次,培育青年的创新品格。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培育创新品格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要鼓励青年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藩篱,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教育引导青年学会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引导青年积极投身“高、精、尖、缺”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本领。

再次,培育青年的实践品格。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和运用历史规律的政治自觉并创造性推动历史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变革、把握主动的历史主动精神[17]。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扬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精准对接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求,培育青年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作善成的实践品格。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要清晰定位自身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使命,还要清醒认识到,前进之路无坦途,唯有笃实好学,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担得起历史重任。在助力中国梦的过程中,青年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利器,把自身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成为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好青年。

四、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其内在的逻辑构建和教学转化迫切需要理清二者的关系。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为依托,共同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青年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首先,价值维度是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导,牢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使命。其次,理论维度是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重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形态和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实践维度是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需要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优化具体的育人方案,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总之,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迫切需要高校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中国式理论课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