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闽粤客家防御性民居建筑源流考

2023-05-13汪晓东

关键词:防御性围屋闽西

汪晓东,钟 雪

(集美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这句顺口溜充分体现了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1]10一书中认为“在五胡乱华,中原人民辗转南迁的时候已有‘给客制度’”。由此可知客家这一称谓是源于东晋南北朝的“给客制度”,“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谢重光教授在《客家源流新探》[2]10中将“客家”定义为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种族的概念。由此可见客家民居建筑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高度统一。建筑是时代的缩影,建筑文化是难以移动的铁鼓石林,也是永铸着地方历史的“活化石”。赣闽粤客家民居建筑是经过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环境的浸淫、发展,才形成如今丰富多彩的形态,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瑰宝。

一、赣闽粤防御性民居建筑源自闽西土楼的质疑

关于防御性民居建筑的起源,民间及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一说到客家土楼,首先想到的都是福建圆环型土楼。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瑰宝的一分子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因此知名度越来越高。而“围屋”这种传统民居,与土楼同宗同源,形式相似,但认识和了解围屋的人并不多,甚至很多人也称其为“土楼”。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此防御性建筑源自“闽西土楼”,会造成一定的误导,围屋和土楼都是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也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赣闽粤三省毗邻区是客家民系的成形区,是客家人核心聚居地。赣南地区是接纳北方汉民南迁的第一站,在人口迁徙和客家民系的形成方面都是重要的起始点。唐中后期至五代的变乱,导致客家先民的大批南迁,客家人为了生存创造出围屋等建筑形式,目的是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赣南围屋与闽粤围楼最大的区别是:赣南围屋的防御功能更为完善,也更加符合时代背景之下的建筑特性。

此外,因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地区均与广东或福建省交界,从围屋和土楼的形状分布不难看出,围屋的萌芽期是不规则的形状,发展期由圆楼逐渐向方楼演变,后期圆楼方楼都有出现。赣南地区是客家南迁第一站,临近福建广东,地理位置优越,笔者推断由于客家人口的分流和回流,导致围屋、土楼、围龙屋虽然同根同源却在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的样貌。

二、从客家民居“防御性”的角度看

具有防御性功能的建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防御性公共建筑,由宗族或村落组织防御需要建造的;另一类是由官方为防外侵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设施。这里所说的“防御性”是指客家人为抵御外敌、聚族而居建造的建筑。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先后定居南方的江西、福建、广东地区。先民为了避免和当地人发生冲突,聚居地都建立在山贫地瘠、自然环境恶劣的偏僻山区。尽管如此,野兽的袭击和山寇的入侵也时常发生,个体的生存极为困难。具有防御性的住宅建筑,是为生存而产生的建筑。客家先民流落他乡,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出具有防御性特点的围楼,其中围墙和门楼是最有代表性的防御性民居建筑的体现。

“燕翼围”是赣南现存早期围屋之一,也是赣南最高、墙体最厚的围屋。燕翼围平面为方形,对角左右各设一对凸出的碉堡。底层外墙厚1.5米。福建土楼代表之一“振成楼”建成于1912年,有“土楼王子”之称。占地面积5 000多平方米,地基宽3米,墙体底层厚度1.2米,振成楼直径57.2米,楼高19米,由于当时正处于清朝覆灭、历史动荡的时期,为了增加安全性以及方便监视外部,外墙上窗口都设计成了射击孔状。粤北围龙屋前面半圆形的水塘和后面半圆形的围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似马蹄形的围屋形式。整个围龙屋前是一个长方形的广场,是公共的晒谷场,晒谷场之前是半圆形的水塘。围龙屋的特点就是外围不围合且两边都开门,这与赣南围屋和福建土楼尽量少开门的传统大不相同,因此防御性质也就大大降低了。

典型的围屋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在四角构筑有朝外和朝上的凸出炮楼,围屋多由夯土建成,但并不仅仅是土,建造围屋的材料很多都是因地制宜如青砖、石头等,主要采用一种叫作“金包银”的方法垒砌而成。这也是围屋建筑与土楼最大的不同。可以说赣南围屋比福建土楼和粤北围龙屋的防御性要强得多。

赣南围屋就其性质而言,防御功能大于生活功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赣南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山势险峻,临四省之交,成为盗贼、暴民滋生的温床。其次,战火纷飞的年代,社会矛盾十分复杂,农民起义事件屡见不鲜,防御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最后,赣南是客家迁徙避难的第一站,出于本能,人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考虑寻求一种能够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房子。

三、从围屋起源的角度看

《客家文化史》指出,类型各异的客家传统建筑皆源自共同的“先祖”——门堂屋,其主体结构基本一致。春秋时期,“士大夫阶级的住宅,在中轴线上建有门和堂两座主要建筑……堂位于中央主要地点,其面积竟大于居住部分的房与室”。[3]18秦汉时期,门堂式的建筑形制盛行,此时地主富户、达官贵人的住宅规模扩大,富人生活奢侈,多蓄奴碑,一家有数十人;同时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三世同居,同作共食,自然出现了大型宅第。而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学成为国学,社会风气讲究尊卑有序。因此宅第布局上的前堂后寝、左右对称、正厅高敞、主次分明,层层套院的手法成为定式,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按照传统礼制规定,在中轴线上建有门和堂的建筑形制并非一般平民可以修建,必须是达官贵人及书香门第才有资格建造。嘉庆十三年,徐旭曾指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4]417因此客家先民南迁至赣闽粤地区模仿门堂屋结构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建筑形态。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沿袭了门堂屋的建筑布局,无论形制如何改变,总是万变不离其宗。

韩振飞先生在《赣南客家围屋源流考——兼谈闽西土楼和粤东围龙屋》[13]一文中曾提到围屋是东汉坞堡的继承,从对出土的坞堡资料来看,比较明显的是四周围合且四隅建有角楼,在形式上继承古代防御性特点,两者具有相似之处。首先,在外部造型上,平面为方形,外墙高大坚硬且极少开窗,在四角上构筑有凸出的炮台;第二,在内部结构上,坞壁内设有“厅堂”,围屋则秉承了这一构造传统,以厅堂为中心;第三,在居住形式上,坞壁是一种以父系大家族、家堡合一的居住建筑形式,围屋也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建筑形式;第四,在建筑功能上,坞壁最特出的特点是“防御性”,而客家围屋的功能就是为了抵御外敌。因此,坞壁建筑和围屋可谓是一脉相承,具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韩振飞认为,赣南围屋源自汉晋时中原非常盛行的地方豪强的庄园建筑——坞壁(即坞堡),并据此推断客家人由北而南的迁徒历史,遂认为闽粤土楼和围龙屋是由此发展而来。[6]158万幼楠先生则认为客家围屋的源本只能就近就地去寻找,应当考虑当时土著人的房屋建造形式,他又提出“围龙屋可能是从围屋或土楼演化而来,而三者的直接源头,可以说都是根植于客家三堂式民居”,其原型则都是取自“城堡”和“山寨”的观点,并认为赣南、粤东北的围屋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在明中期以后,这与当时当地动荡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围屋是在门堂屋的形制上演变而来,与坞堡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坞堡、门堂屋都是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客家先民越过武夷山进入闽西的时候也将坞堡这一建筑形式带入,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建筑形制在不断地演变。例如闽西山区多雨潮湿,沿海地区台风易发生,圆形结构可以增强稳定性减少台风的侵害,福建土楼多为圆楼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向外分流的客家先民在粤北地区聚集,客家的各种地域性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文化聚集点,粤北围龙屋兼收并蓄了围屋、土楼的优点,居住性最好,秩序性其次,最后是防御性。

客家民居建筑是在门堂屋形制结构上不断演变形成了赣南围屋、福建土楼、粤北围龙屋。坞堡起源于西汉时期的西边北陲,这一时期正是客家人南迁到赣南的盛期,因此围屋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坞堡建筑。赣南客家民居主要有两种典型形态,其南部主要为围屋的形式,北部则是厅屋组合式,都是基于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的承续与重塑,因此赣南是客家围屋的发源地。

四、从地域性传播角度看

从地域性传播角度来看,自赣南、闽西至粤东,客家民居的演变呈现出极为鲜明的阶段性。据《客家民系的发祥地——石城》记载:“(石城)主要姓氏在宋代以前就基本迁入。”据《早期客家摇篮——宁都》记载:“从现有姓氏的族谱和迁入的始祖茔墓考证,宁都客家主要姓氏基本上是唐宋时期迁入的。[7]9”赣江是南北交通的黄金水道,通过赣江水路可与中原地区联系,赣县地处赣江源头,因此赣县是客家先民最早抵达的地方。中原文化以赣南为源头徙居传播,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文化和精神也就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客家先民大迁徙最先抵达赣南,随后唐代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引发的迁徙,大量客家先民在赣南聚集,客家民系在赣南形成已成定局,客家先民把中原的建筑模式——传统合院式民居,最先带到了赣南地区也是顺理成章,这便是赣南围屋形成的第一个阶段。赣州地区由于向北散开,很难形成有自身特性的客家民居文化,而梅州地区又相应向南开放,来自异域的建筑风格也就比较容易产生影响。因此,从赣南的围屋,到闽西的方楼、圆楼是第二个阶段。后来,圆楼也有了变化,由封闭走向开放,出现了若干半月楼,最后到了梅州,便出现了家喻户晓的围龙屋,其建筑形态呈现出成熟特征。

陆元鼎先生的《中国民居建筑》中指出:“赣南虽有客家摇篮之誉,但因其敞开的北大门,很难首先孕育出具有客家民系独特的建筑文化来,也使唐宋以后才形成的客家民系难以在赣南得到自我完善和蓬勃发展,而闽西、粤东因其相对落后脆弱的土著文明和几乎封闭隔绝的自然环境,便成了客家民系安定、发展、壮大,围楼文化发育成长的温床。”[8]93从江西的地理位置来看,北部为平原,东部、南部、西部三面环山,中部为丘陵。北部对外敞开,由北往南,从平原到丘陵再到山地不断受到阻碍,而向北则畅通无阻。这样一来,客家先民南下至江西一路没有受到阻隔,也就意味着中原传统文化血脉的延续,由中原向南迁徙的客家先民将门堂屋、坞堡文化记忆带到了“客家摇篮”,门堂屋是赣州客家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集聚核心位于赣州东北部和东南部,与闽西、粤东北接壤区域,唐中后期至北宋是客家民系的孕育期,这一时期大量中原汉人南迁至赣闽边区,客家人口增多,为了生产、安全的需要延续中原文化,采取聚族而居的方式。

文化边缘地带容易受到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传播,与周边文化不断交流、接触,彼此逐步融合、渗透,在民居建筑上表现出周边文化影响的痕迹。此外,边缘地带还容易发生文化创新,边缘地带是充满发展机遇的地域,新文化较容易发展起来。正如唐晓峰先生所言:“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边缘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成为新一轮的文化创新源地。”[9]118从赣南、闽西、粤东北三地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制上来看,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赣南围屋在彼此相邻县区,难免会相互渗透和影响。大致来说与赣南的龙南、定南、全南相邻的广东南雄、始兴、连平、和平等县,主要受赣南围屋的辐射影响,分布有许多赣式围屋。其建筑年代基本局限在清代,且集中于清代中晚期。围屋外貌大多类似龙南沙坝围样式,如张扬的炮楼、森然的枪眼,防御特征非常强烈;与广东平远县接壤的寻乌县南部乡镇,则受粤东围龙屋的影响;而与福建宁化、长汀、武平交界的赣南石城、瑞金、会昌等县,又受闽西土楼的影响分布有零星的小土楼。

五、结 语

赣闽粤客家同属中原文化的后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分别在南北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修正,以适应新环境下聚落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出相似而又不同的赣南围屋、福建土楼、粤北围龙屋。三者适应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并且成为集居住性、秩序性、防御性为一体的传统民居文化的宝贵财富。

在封建时代大背景下,中原汉人的大规模迁徙和中原文化是客家民居的根源,赣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基本所在,地域性传播以及文化的交流融合导致区域差异性的出现,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是民居形态结构形成的内在因素。客家民系孕育于赣江,形成于汀江,成熟于梅江并逐步走向海内外各地,因而赣南被称之为客家摇篮,闽西成为客家祖地,梅州为世界客都,这是建筑理想形态形成的精神条件。

综上所述,笔者推断出赣南围屋是赣闽粤客家建筑的“母体”,之后出现的福建土楼和广东围龙屋都有相同的文化和价值,并且具有同类建筑的共同特征。随着客家人的后续迁移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如:土楼、围屋、围龙屋等。客家民居文化往闽西、粤北地区成熟发展经过长期演变后又重新影响赣南地区,可以说赣南是客家民居发展的起点也是终点。但是它们之间由于同源的客家文化、崇山峻岭的地貌、临近地理位置的优势,三者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同一民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就客家建筑而言,无论是方楼、圆楼还是半月形围楼都是同一民系建筑的不同形式的发展与演变。探究赣闽粤客家围屋的源流,是从客家文化整体性中把握客家文化精神性的方法和途径。物质的形式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而精神的内涵可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防御性围屋闽西
黔中访古·榕江客家围屋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中国国旅:加关税背景下“防御性”凸显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分析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防御性紧急避险之提倡
围屋的月光
浅析雷州古民居防御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