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优质高产栽培
2023-05-12高自权栾鸭红
高自权,栾鸭红
(陆良县三岔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陆良 655603)
陆良县栽培茨菰已有200余年,茨菰作为常规水生蔬菜,现种植面积45 hm2余,产量约6 000万t,平均亩产值6 000元。主要分布在三岔河镇、马街镇、华侨农场、板桥镇等。由于近年来品种和技术更新,生产的茨菰具有个大、肉质细腻、松软甘甜的风味特色,远销港澳,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育 苗
育苗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水田。整田时施足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亩施1 600~2 000 kg为宜,带水耕耙、田平泥化,一般2月初下秧,播种时先将顶芽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浸种消毒1~2 h再沥干,栽插密度6 cm×6 cm,深度要求顶芽第3节位入土1.5 cm,水深保持2 cm左右。秧苗高约20 cm开始追肥,隔20 d施1次速效氮肥,以腐熟粪水和尿素为主,促进植株生长和抽生分株,并注意防治黑粉病和蚜虫。
2 选地整地
选水利设施条件好、排灌畅通、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深厚、有机质丰富、地下水位低的田块翻挖耕平即可。
3 定 植
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多年种植经验,茨菰秧苗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定植为宜。定植前要准备好田块,秧苗拔起时应保留1~2片心叶,从叶柄中部摘去外围叶片,以防栽植后遇风摇动、秧苗倒伏,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栽植深度4~6 cm,随即填平根部泥土即可。栽植密度45 cm×50 cm,每亩定植3 600株,尽量选用3~5片叶、苗高30 cm左右的健壮分株苗定植。
4 田间管理
4.1 管 水
茨菰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栽培,严防干旱,移栽后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移栽后1个月可排水搁田促使根系深扎,利于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状态,促使球茎膨大。
4.2 施 肥
茨菰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主要以基肥为主。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促进秧苗迅速生长,中期以有机肥为主,促进植株抽生及匍匐茎粗壮,后期以复合肥为主,补施钾肥促进球茎膨大。为能不断满足茨菰生长发育的肥水需求,一般施肥4次为宜,即基肥亩施农家肥1 500~2 000 kg、普通过磷酸钙50 kg;移栽10~15 d亩施碳铵40 kg、普通过磷酸钙50 kg;移栽30 d后亩施尿素40 kg、硫酸钾50 kg;移栽45~50 d亩施尿素20 kg、三元复合肥30~40 kg。
4.3 耕耥、除草、剥叶
定植10~15 d开始中耕除草,移栽后30 d结合施肥耕田1次。茨菰生长至5叶1心时最后1次除草,并拔除野生小茨菰。每株保留7~8片新叶,外围老叶摘除后埋入土壤,有利于通风透光。以后应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以免损伤茨菰匍匐茎影响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茨菰主要病虫害有黑粉病、茨菰斑纹病、茨菰褐斑病、莲缢管蚜、茨菰钻心虫等。
5.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收获时选留无病田块种用球茎,防止种球带病;实行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种植制度,合理密植;搞好田间卫生,及时除去病老残叶,割除田边杂草集中烧毁;科学施肥,杜绝偏施氮肥,增施腐熟有机肥或磷钾肥;根据茨菰生长发育需要调节水层深度、避免长期深水漫灌,增强茨菰抗病能力。
5.2 物理防治
针对莲缢管蚜用银灰膜或黄板诱杀,减少农药施用量和使用次数。银灰膜避蚜的具体做法是将银灰色地膜剪成10~15 cm宽度膜条,纵横铺于行间株间;黄板诱杀蚜虫的具体做法是用100 cm×20 cm的黄板按每亩30~40块的密度插座行间,高出植株顶部,7~10 d重涂1次机油。
5.3 生物防治
针对防治莲缢管蚜应保护七星瓢虫等,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
5.4 化学防治
5.4.1 黑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球茎。高温多湿天气易发生和发展,开始在叶片上出现褪绿的圆形小斑点,以后发展为黄绿色不规则圆形泡状凸起,泡状凸起部分表面粗糙,内部似海绵状,常有黄白色浆液流出,后期病斑变灰褐色,表皮枯黄破裂,散出许多黑色小粉粒状物。叶柄上病斑初为褪绿圆形小点,发展成椭圆形瘤状凸起,上面有数条纵沟,后期呈枯黄色,表皮破裂后散出黑粉孢子团,严重时常会折断,花器受害后,子房变成黑褐色。球茎受害,其基部全被黑色厚垣孢子团所取代,球茎变小,不堪食用。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的多菌灵500倍液及波尔多液(硫酸铜∶氧化钙 = 1∶1.5,加水250倍)每隔10 d交替喷防1次,直到天气转凉为止。也可用25%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25%粉锈宁800倍液喷防,每隔7~10 d喷防1次,连续2~3次。
5.4.2 斑纹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叶片上病斑褐灰色,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上稍病斑呈同圈状灰色霉层,直径1.5~15 mm,周围具明显黄绿色或深绿色晕带;叶柄病斑呈褐色,短线状。可用波尔多液(硫酸铜∶氧化钙 = 1∶1,加水200~250倍)和50%的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1 000倍液交替喷防。
5.4.3 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在叶上密生细小深褐色斑点,小斑点上常着生白色小点为病菌子实体。防治方法与斑纹病基本相同。
5.4.4 莲缢管蚜
主要为害嫩叶,集中吸食汁液,造成新叶卷缩,植株生长不良。气温22~30 ℃、湿度80%~85%适宜蚜虫繁殖。发生初期用40%高效氯氰菊酯乳剂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0%的氰戊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交替喷防。
5.4.5 钻心虫
成虫产卵于叶片或叶柄,孵化后幼虫钻入叶柄内蛀食使被害叶折断凋萎。种植前清除茨菰残茬可消灭越冬幼虫。幼虫孵化初期及时用4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防。如幼虫已钻入叶柄蛀食,挂叶时要及时将病叶连同叶柄一起沤杀于泥土中。
6 采 收
当年9月下旬至翌年2月可采收上市,地上部分刚枯黄时采收不如延迟采收产量高,因茎叶枯黄后短缩茎中养分可继续输送至球茎,使球茎继续膨大而增加产量。
7 留种贮藏
7.1 选留种
留种时应选择球茎肥大、端正、顶芽粗壮且比较弯曲、无病虫为害的球茎。选好球茎后将顶芽切下,切取时切口不可过高,要多带球茎组织,利于发根和萌芽。
7.2 贮 藏
贮藏时间于每年1—2月最好,贮藏前用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浸泡30 min,控水晾干。应选地势高燥的地方用塑料袋、水缸或木桶贮藏,底部铺一层细沙,再将茨菰顶芽放入厚约6 cm的沙面,上面再加厚约6 cm的湿细沙,最后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离,注意手、贮藏用具和沙不得与任何油类和酒类接触。每隔3~4月检查1次细沙是否过干或过湿。检查标准为茨菰顶芽长叶即湿度过大,应及时将翻动降低湿度,相反顶芽萎蔫即为湿度不够,应喷水加湿,检查完仍密封贮藏至育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