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023-05-12王梅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

王梅芳

差异化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它既符合学生的个体特征,又能满足学生的群体发展需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科教学。教师在对学生科学分层、建立动态分层机制并向学生说明分层目的的基础上,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差异化教学。

立足共同发展,体现目标差异。教师要立足学生共同发展、结合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以分层结果为参考划分出差异化的学习目标,以适应不同层级的学生学习。C层次学生以基础知识掌握为主,要求他们运用核心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B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为主,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A层次学生以素养发展为主,要求他们完全掌握核心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相关拓展知识。

针对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笔者设计了差异化学习目标:C层次学生要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并运用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B层次学生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灵活运用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并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A层次学生要经历自主观察、操作、猜想、归纳、验证和推理的学习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辨析内容难度,体现内容差异。差异化教学内容设计环节,教师要依据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与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如,笔者准确把握例题解决方法的难易程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简单易懂的知识和方法,让基础扎实的学生学习有深度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笔者采取直接引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帮助他们纠正、解决问题;对于基础适中和基础扎实的学生,笔者采取启发诱导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利用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及其特征。对基础适中和基础扎实的学生,笔者引导他们学会用多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并灵活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笔者重点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解法,筑牢“双基”。笔者还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指导,使其达成预设学习目标。

适应学生需求,体现作业差异。作业是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途径,也要体现差异性,使之与学生所处层级、学习目标及内容相匹配,推动学生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

针对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笔者设计了基础作业和进阶作业,并给予学生挑战更高层次作业的选择权。基础作业(分解因式:a2m-5m;a3-2a2+a;-8ax2+16axy-8ay2;4mx2-16my)聚焦因式分解的基本技能,由C层次学生完成。进阶作业聚焦应用,由A层次学生和B层次学生完成,包括以下题目:

(1)分解因式:-2a3+12a2-18a;9a2(x-y)+4b2(y-x);4x2-5x-6(用十字相乘法)

(2)9x2+kxy+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为          。

(3)利用因式分解计算:20222-2020×2024;592+59×82+412

(4)已知x-y=2,x2+y2=6,求代数式xy的值;求代数式x+y的值。

(作者单位:潜江市曹禺中学)

责任编辑  劉佳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三角形,不扭腰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