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为抓手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
2023-05-12张晓华
张晓华
概括地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精神追求、始终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前进方向的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并弘扬这三种文化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思想财富和精神食粮。它包罗万象,在建筑、音乐、书法、绘画、饮食、节庆、伦理、风俗、技艺等方面都有体现。与时俱进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和滋养,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庆文化出发,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依托文本,了解节庆文化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甚至支配了古代乃至当代中国人的习俗、交际、娱乐、饮食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托教材文本渗透并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又能减轻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负担。
《古诗三首》包括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元日》描绘了元日这一天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期盼;《清明》描写了清明时节人们带着悲伤的心情祭拜先人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孤独、悲伤、忧愁的心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通过想象家乡兄弟登高望远的欢乐场面,表达了深沉的思乡怀亲之情。三首诗均以中国传统节日为抒情对象,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
教学时,笔者按照古诗词常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学习生字生词、把握主要内容、分析表现手法、挖掘抒情主旨后,将教学重点转向渗透、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首先,笔者让学生找出三首诗共同的描写对象,学生稍加思考,即回答出“三首诗写的都是节日习俗”“三首诗写的都是中国传统习俗”之类的答案。然后,笔者提问:“从这三首诗中,你知道了哪些传统习俗?”学生经过同桌互学,很快明确:《元日》中有燃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的习俗,《清明》中有祭拜祖先的习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这三个节日的其他习俗。学生的兴致更加高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归纳出如下内容:元日(农历正月初一)还有拜年祝福、讨压岁钱、说吉利话等习俗;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祭扫烈士墓等习俗;九月九日(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去敬老院服务等习俗。
这样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教材文本涉及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熏陶。
二、由此及彼,拓展节庆文化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丰富多彩。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节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既是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所在,也是课程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更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知识迁移、运用吻合。
在教学《古诗三首》时,笔者没有止步于让学生了解元日、清明节和重阳节这三个节日的习俗,而是以这三个节日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节庆习俗。在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节日习俗后,笔者延伸引导:“除了教材中的这三个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这个问题看似难度不大,但对小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的学生说“还有除夕、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有的学生说“还有元旦节、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等”,有的学生说“还有寒食节、七夕节、中元节、立春、立夏、小年等”。
显而易见,学生将中国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和二十四节气混为一谈了。于是,笔者予以解读:“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劳动、自然规律、神话、传说、历法等确定的值得纪念的日子,记录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昼夜长短、中午日影高低等制定的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时间节点,是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法定节假日是国家根据各族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通过立法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学生了解上述内容后,基本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但也有学生质疑:“法定节假日和二十四节气不属于传统节日,为什么传统节日里有清明节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有助于学生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便做出如下引导:“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这两个节气是传统节日。为纪念介之推的寒食节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时间非常接近,再加上寒食节扫墓与禁烟火的习俗,古人常把寒食节的节庆活动延续到清明这一天,久而久之,寒食节与清明节便合而为一了。而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后,人们便开始‘数九,从汉朝开始,官府要在这一天举行‘贺冬仪式,官员放假,互相‘拜冬,到魏晋时,冬至被称为‘亚岁,人们要向长辈拜节,唐、宋以后,这一天演化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日,后世便沿用此例,冬至也就成了传统节日。”学生听完恍然大悟,并对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更有兴趣了。
通过由此及彼的拓展,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节庆文化知识,还产生了深入探究节庆文化的兴趣,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渗透与弘扬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因势利导,树立正确的节庆观
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节庆文化和商业节庆文化的冲击。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本清源,树立正确的节庆观。
在《古诗三首》教学的总结环节,笔者提问:“除了过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你还过什么节日?”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还过圣诞节”“我还过‘双十一”“我还过万圣节”“我还过平安夜”“我还过愚人节”“我还过感恩节”“我还过‘双十二”。笔者相机引导:“圣诞节、万圣节、平安夜、愚人节、感恩节是西方节日,‘双十一‘双十二是商家自创的营销节日。同学们回顾一下,你过这些节日时做了一些什么事?”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买东西,送礼物,收礼物。”笔者继续引导:“我们过的这些节日都是要花钱的,而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挣来的。这些节日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没有任何纪念意义,也没有任何值得庆祝的价值,过这些节日只不过让我们多花父母的血汗钱而已。”学生若有所思,不再有前面学习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高涨情绪了。
笔者进一步引导:“我们过节的目的是纪念有意义的历史事件,缅怀对国家、民族、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背离了这些,过节还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如醍醐灌顶,纷纷表示以后只过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节日,远离西方节日和商家促銷节日。教学至此,笔者认为,学生至少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过节的必要性,从感性层面认识到了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假以时日,笔者相信,学生会理性认识“为什么过节、过什么节、怎样过节”。
(作者单位:十堰市竹山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