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力的生活有退路
2023-05-12甘泽霖
甘泽霖
为什么要评选“特普通奖”?或许其口号就是答案——“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拿特奖”。的确,每年清华大学本科招生3000多名,其中只有10人能获得“特奖”。如果说获得“特奖”意味着“不普通”,那么没获得“特奖”的大多数人,的确是普通的。
我们对“特普通奖”感兴趣,更多是因为“普通”两个字让我们想起了自己每天都在经历的、努力之后仍然平庸甚至无力的日常生活:努力学习却总是不甚了了,努力锻炼却还是成绩平平,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最终却总是能交差就好。我们许多人曾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自己和旁人区分开的“主角”,而如今却是“校强我渣”。我们发现自己第一次成了“配角”甚至“龙套”。当配角,恐怕是“聚半国英才而教之”的清华带给许多同学的人生新体验。
可是,随着生活的复杂程度指数级上升,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努力却无力”的时刻。只是做过主角的我们,常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力,习惯按照只要努力就能脱颖而出的逻辑,推出只要没做到最好就是不够努力、只要不能把别人区分掉就是自己不行的结论。这是我们适应了十几年的单线条评价后的习惯。 “特普通奖”的可贵在于突破了我们的惯性思维,提醒我们别总是盯着别人的光环。“特普通奖”把普通抬到了与不普通同样值得审视的高度,找到了一个与追求卓越同样重要却更少被关注的领域 :学会和自己的无力和解,学会悦纳自己。
因此,我们应当对“特普通奖”的创意点赞。如果说“特奖”想要告诉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那么“特普通奖”就是在提醒我们别忘记善待努力过了的自己,而这在“神仙打架”的清华尤为重要。
追求卓越和悦纳自己,应当是健康人生的两个基石。
从这个角度看,和“特普通奖”的精神相比,其评选未必那么重要。正如一位候选人所说:“‘特普通奖要么颁给所有人,要么一个也不颁。”此言一语道破“特普通奖”的评选与其精神之间的张力——每个人都普普通通,凭什么有人更普通?虽然组织者用“共鸣值”代替了一般评比中的得分,但有评选就有高低,从操作上看,或许“特普通奖”也只是按照另一种取向把一些人区分开来。
所以,与其说“特普通奖”是一个奖项,不如说它是每个独特生命都应该达成的成就。每一个体会到了自己的努力,进而和自己的无力和解的时刻,都值得一个“特普通奖”。“特普通奖”不是凡尔赛文学,也不仅仅属于所谓“最普通者”,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时刻。每一种在这一时刻涌现出的感受,都应该被视为独特的、真挚的,值得被尊重的。
不过,悦纳自己也并非我们自己的内心选择,它始终与我们的生存境遇紧密相连。如果我们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力已经被仅有的几幅图景限制住了,如果我们不得不按照赢者通吃的规则求得生存,那么无论我们如何歌颂努力生活本身,如何用悦纳自己的说辞聊以自慰,最终都不得不被卷入一场没有退出机制的残酷竞争中,“特普通奖”也就没有它存在的余地了。归根结底,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需要一种更加多元的生活氛围,让每一次努力后的无力都有退路,让每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都有得以喘息的空间。
我們能看到这样的未来到来吗?希望它迅速出现确实不太现实!让悦纳自己成为与追求卓越一样重要的共识,让我们对平庸多一些宽容,也许是促成这样一个体系得以建立的重要一步。因此,“特普通奖”是一次宝贵的尝试,它必会在我们的共同记忆中获得一个位置。当我们有机会为“普通”的人们打开更大的生存空间时,我们便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摘自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