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说不明说
2023-05-12舒银霞
舒银霞
一
古诗承担着交际功能。
女子拒绝男子,写一首诗。晋朝孙绰的《碧玉歌》这样写道:“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大意是:我只是小家碧玉普通女子,配不上你,不敢高攀。感謝你的好意,我自己感到没有姣好的容貌,所以我们不适合。这几句堪称女子拒绝男子感情的金句,通俗易懂,不失风雅,恰到好处地夸赞对方。
男子拒绝女子,写一首诗。唐代和尚皎然写了《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翻译一下就是:长得犹如天仙一样的美女对我投出爱的信号,想用一朵花将我的衣衫染色。可我早已皈依佛门,一心向禅,只好把旧花还给她。
不愿接受贿赂,写一首诗。清代乾隆年间的河南巡抚叶存仁为官几十年,清廉自守。当他告老还乡时,官员们给他送行,却迟迟不让船起锚。直到明月东升,远处驶来一叶小舟,原来是下属们为他送来了告别礼物,因为怕人知道,所以特地选在夜里送来。叶存仁将礼物全部退还,一毫不取,还赋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不想出山,写一首诗。因为陶弘景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不肯出山为官,梁武帝提起御毫,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诏书 :“山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山上有什么呢?你为什么留恋大山而不来朝廷做官?梁武帝热切盼望他出山,辅佐朝政。接到诏书后,陶弘景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写出了心中所想,回答了诏书所问。诗的首句即照应题目之问,“山中何所有”,接着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山中有什么呢?看那高高的山岭上飘着朵朵白云。
在迷恋功名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么,但在诗人心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征。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的奇韵真趣。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和林泉,是隐居生活,可惜我无法让您也理解其中的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拿来送给您一样。诗人没有直接拒绝皇帝,而是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谢绝出仕之意。
委婉的拒绝,不伤面子,不伤和气,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二
夔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神兽。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他写过一首《平甫见招不欲往》: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标题中的“平甫”是当时豪门大户张鉴的字。姜夔和张鉴是好朋友,平时靠张鉴资助生活。姜夔一生没有做过官,以布衣终老江湖,却颇负时名,诗词和音乐才华出类拔萃。他身世孤苦,父亲在汉阳做县令时死在任上,他当时还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不得已寄居在已出嫁的姐姐家里,飘零流落近二十年,才得到诗人萧德藻的赏识,将侄女嫁给了他。姜夔中年以后,与张鉴、张兄弟交往。
姜夔寄人篱下,好在总有朋友赏识、帮助;虽然穷到了以诗文换取在富贵人家寄食的地步,但绝大多数朋友都会平等待之,没有让他尝到太多的炎凉与辛酸 ;他以笔换食,笔下却几乎没有谄媚之语,保持了独立的人格,自由地抒一己之情怀。
《平甫见招不欲往》,写的是拒绝张鉴请他喝酒,在诗歌的前两句“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中,他说明了自己不愿参加酒会的原因。一则是因为自己“老去”,对于此地的丝竹管弦之音没有太大兴趣;二则是因为“病来”,身体抱恙不便饮酒。后两句“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从自己的心理需求角度告知对方:你们觉得参加酒会是最为舒服的,而我感觉到最惬意的,是在下过一场大雨之后,在清凉无比的空气中自在地睡一个午觉。
姜夔写自己“老去”“病来”,再加上“人生难得秋前雨”的别趣,无法去喝酒,最终被对方所理解。写这样一首婉拒的诗,姜夔尊重了自己,也尊重了他人。
三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名句,流传甚广。这两句出自唐代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全诗为: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吟是一种诗体的名称。诗题是对节妇的赞美。表面上,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忠于丈夫的女子对追求者的拒绝: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我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的红罗短衫上。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同生死共患难。归还双明珠我热泪滚滚,遗憾没有在我未嫁之前遇到你。
我们先看看这位追求者,送的礼物是双明珠,富有而大方;“用心如日月”, “缠绵意”,是真心追求。但这位有夫之妇心动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她夫家富贵,丈夫优秀,她已下定决心与丈夫生死与共。所以,她归还了赠礼,还很惋惜地说,你这么优秀,真遗憾没有早点遇到你。其实,这也就是一句客气话,婉拒了别人的追求。
李师道是什么人?张籍是个男的,为什么要写一个“节妇”?当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到底要写什么?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严重,地方节度使各自为政,拥兵自重,只在表面上还承认中央政权。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们会想方设法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一些不得志的文人和官吏也会去依附他们。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他对诗人张籍也采用了利诱的拉拢手段。如何得体地拒绝对方又不使对方难堪呢?好在张籍会写诗。他自比节妇,将朝廷比作丈夫,委婉指出,他早已经立下了决心,要对朝廷忠贞不二,也感谢李师道的垂青。婉拒,或许也是为了保命。
这首诗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的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得非常委婉,却表达了坚定的立场。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明说?不明说?明说,有时候是不礼貌的;不明说,是一种委婉的方式。内心明明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语言上却让人如沐春风,这么体面的拒绝,谁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