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底线与边界
2023-05-12赵小和
赵小和
食物,是人与烟火人间的联结。一日三餐给予我们生活的真实,一种具体的活着的感觉。而当食物从充饥、生存等语境中跳脱出来,变成舌尖上的味道,那就成了对我们和美好生活的极致馈赠。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诗文中的美食总让人遐想。而记忆中难以忘怀的食物,可能是咸似放了整罐盐的炒茄子,野炊时没有焯水的苦笋,或是从年尾放至年头的一整盘鱼,它们因为寄托了情感而多了别样的滋味。
桃李春风一杯酒,食物点亮了生活,丰富了时光。而一个人对食物的态度有时候会反映他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食物以观察人怎样对待自己的口腹之欲,来探测人性的底线与边界。都说民以食为天,但食物显然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它也是礼仪的承载、情意的寄托、心灵的反馈。
读 懂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
——《礼记》
读 后
众人共同吃饭,要注意谦让,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大伙儿共同吃饭,要注意手的卫生。不要把饭搓成团,不要把多取的饭再放回食器,不要大口喝,以免满口汁液外流,不要吃得啧啧作响,不要啃骨头,以免弄出声响,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再放回食器,不要把骨头扔给狗。不要争着抢着吃好吃的东西,不要为了贪快而扬去饭中的热气。吃黍米饭不要用筷子,羹汤中的菜要经过咀嚼,不可大口囫囵地吞下。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羹汤。不要当众剔牙,不要喝肉酱。客人如果调和羹汤,主人就要道歉,说不会烹调。客人如果喝肉酱,主人就要道歉,说由于家贫以至于备办的食物不够吃。湿软的肉可以用齿咬断,干硬的肉不可以用齿咬断,就须用手掰而食之。吃烤肉不要一口吞一大块。
“夫礼之初,始之饮食”,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吃饭前、吃饭中和饭毕都遵守相应的礼仪。
《史记》写项羽设下鸿门宴,请刘邦吃饭,座位的安排就有讲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东向,即面朝东,以东向为尊,项王与叔父项伯东向坐。亚父地位其次,面朝南,沛公和张良分别面朝北、朝西。在这里,座位的不同体现了地位的差异。
看一个人吃饭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据说,唐玄宗某次与太子(后来的唐肃宗)一起吃饭,叫太子切熟羊腿。太子切好羊腿后,用饼把手上的羊油擦掉了。唐玄宗看了很不高兴,谁知太子接下来不是把饼扔了,而是吃了它。这一个举动让唐玄宗转怒为喜,在心里默默地点了个赞。
直到今天,席间依然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段。孩子们接受“吃饭时要尊重长辈,饭后要收碗、洗碗”等教育。饮食礼仪,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审美。所以,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吃饭也可以是一件优雅的事情,一食一饮,体现了人对生活的热爱,散发出人自身美的光芒。
其一:及如晦薨,太宗谓虞世南曰:“吾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物化,实痛于怀。卿体吾意,为制碑也。”后太宗尝新瓜美,怆然悼之,辍其半,使置之灵座。
——《大唐新语》
其二: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新唐书·李白传》
读 懂
其一:杜如晦死后,唐太宗对虞世南说:“我和杜如晦之间,君臣之义很重,他不幸过早去世,我心里确实感到悲痛,希望你能体察我的心情,为他写一篇碑文吧!”后来有一天唐太宗正在吃味道鲜美的甜瓜,想起了杜如晦,不禁潸然泪下,吃了一半便停下来,派人将剩下的一半放到杜如晦的灵座上,以示悼念。
其二:(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您是天上被贬下人间的仙人啊。”贺知章在唐玄宗面前说起李白,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唐玄宗赐给李白吃的东西,并且亲自为他调和羹汤,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
读 后
“终始恩遇,未之有焉”,唐太宗对待杜如晦,达到了君对臣的最高礼遇。杜如晦做了些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被外调的杜如晦潜回李世民处,为他出谋划策。玄武门之变成功,杜如晦被拜为兵部尚书,封蔡国公。贞观初年,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房玄齡善于谋,杜如晦善于断,他们同为唐代良相,被当时的人称为“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46岁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亲自去他家探望,抚摸着他的手,不断流泪。在杜如晦去世之后,唐太宗厚待他的家族,经常想起他,吃到美味的香瓜,吃一半,送一半到他灵前,寄托思念。
食物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赠送食物、亲自夹菜等,都是情意流动的表现。
唐玄宗也是惜才之人,在李白进京时,唐玄宗给他的职位是六品翰林供奉,也就是给皇帝做文字秘书。唐玄宗亲自为他调和羹汤,以此来表达对他的欣赏。后来,唐玄宗实在容忍不了李白,于是“赐金放还”,让他体面地离开,同时也保持了一个君王的体面。
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斟不与焉。明日战,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遂驱入于郑师。宋师败绩,华元虏。
——《吕氏春秋·察微》
读 懂
郑国公子归生率领军队讨伐宋国。宋国大将华元率领军队在大棘应战,羊斟为他驾驶战车。第二天将要战斗,华元杀羊犒劳将士,羊斟没有受邀参加宴会。第二天战斗时,羊斟愤怒地对华元说:“昨天的事情,你做主;今天的事情,我做主。”于是羊斟驾车径直驶入郑国军队中。宋国军队失败,华元被俘虏。
读 后
细节决定成败。华元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而导致一场国家战事的失败。他自然也不会想到,一块小小的羊肉竟有如此威力。
“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是飨士卒,鼓舞士气,那么就应该见者有份,御者、火夫同样是赢得战争的力量,当然不可忽视。主帅应该将任何微小的力量都团结起来,让下属感受到被重视。更何况,对主帅来讲,御者是特别重要的人,因为他们离主帅的距离最近,更应该安抚好他们。
从羊斟的角度来看,因为少吃了一块羊肉,就做出了在战争中直接把主帅乘坐的战车驶入敌军阵营的举动,甚是荒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主帅被抓了,战争失败了,羊斟自己也被俘。这样的结局,他可曾料想到?
《左传》中对羊斟的评价是:“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一块羊肉,与将士性命相比,与国家相比,轻如鸿毛,却暴露了羊斟毫无大局观念与家国情怀的灰暗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