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本布衣

2023-05-12平川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一介指人布衣

平川

古代的“布”,指的是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

西汉桓宽的《盐铁论·散不足》说:“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就是说,古代的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叫布衣。

“衣锦绣”的,非富即贵;“庶人”,一介平民,只能穿麻、葛织物。在古代,所谓的“布衣”,不仅是指人的穿着,同时也用以指人的身份。

《荀子·大略》说: “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他的话也告诉了我们,布衣,更多的是指人的贫寒,或者居贱。

古时的布衣,虽微不足道,天下太平,他们安贫乐道,隐匿于市井;但世间动荡时,他们却能挺身而出,救天下于水火。

比如曹刿,一介布衣,在齐国大军压境之时,却敢面见鲁庄公,为长勺之战献策。乡人叫他别去蹚权谋者的浑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答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最终,他以“取信于民、一鼓作气”之策击退了敌军。

诸葛亮出山前,也是一名布衣。他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寥寥九字,谦恭朴素之姿毕现。《空城计》唱词中那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委婉悠扬,毕竟不如这句“臣本布衣”简约、传神。

有人向往那个“布衣立谈成卿相”的时代——“穿上布衣我什么都不是,我站那儿跟你聊会儿天,你就拜我当卿相,是那种美好的时代”。

到了唐代,布衣几乎成了未仕的士人的代名词。

布衣不同于普通的平民,而是平民中的读书人。他们身处贫寒,却以通经籍、明道义而自高,并且形成了“士文化”中的布衣精神。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自称“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自有一种潇洒从容气息隐约其间,不亢不卑。

王维在《寓言二首》中说:“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高适的《咏史》有“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的诗句。白居易的《读邓鲂诗》则这样写道:“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此时的布衣,不在于贫寒,在于士的“不遇而穷”。与汉代比,“布衣”一词,身份的意义渐渐淡化了,境遇的意义越来越强。

但即使“不遇”,他们也没有泯然众人,而是等待时机,一展抱负。

布衣精神,首先是布衣之道,是以心怀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布衣精神,还在于布衣之礼——贫贱生杀不能去其志,抱着济世天下的理想,又坚守着不去趋炎附势。

布衣,其色单调,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底色,滋生的是独特的气息;其衣朴素,却不在奢华中看贱自己。

光绪年间,孙中山留日归来,途经武昌,久慕湖广总督张之洞大名,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求见。

张之洞一看,心中不悦,随即写下“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让门官交给孙中山。孙中山看了微微一笑,当即写下一句回呈张之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深感来人不凡,急忙整衣迎接。

一介布衣徐霞客,一生钟情山水,淡泊红尘外,潇洒天地间。他最后因足疾去世。临终时,朋友问他 :“你走了一辈子的路,最后连命都搭上去了,值得吗?”徐霞客回答说:“汉之张骞,唐之玄奘,元之耶律楚材,皆受皇命游历天下,但皇上不曾问过他们,这么做你喜欢吗?”

他虽一介布衣,却能用一生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算是死,也值得了!

元朝张养浩有小令《山坡羊》:“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这种不以贫贱为耻、乐道安贫、寂寞以守志的情操,正是布衣精神的体现。

唐朝的岑参落榜而归,过潼关时,写打油诗《戏题关门》自嘲:“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士人未仕,处江湖之远又如何呢?

布衣蔬食,身居陋巷,却有安贫乐道的淡然。如果所谓的成功,就是名利场上的争名逐利、钩心斗角、蝇营狗苟、尔虞我诈,还不如安心做一枚布衣好了。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以他宁愿一袭布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

布衣,最初不过是人们的蔽体之物。无论是早期的麻枲也好,后来的棉布也好,其质材,皆沉静而低调,这是生命最本质的美感,代表着一种平民精神。

《浮生六记》中说:“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人前显贵,金玉满堂,高朋满座,春风得意,是否就是好日子呢?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所谓的成功,更应该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生活有很多滋味,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质朴生活,愈久愈深。在千回百转的曲径人生之后,回味荣华一生,才觉华服虽贵,却未必熨帖;盛宴虽精,却未必可口。人之一生,不断追逐,到最后,才发觉兰生萧艾中,未尝损芳馨。

布衣在身,依然可以举止优雅;菜根在前,依旧可以回味绵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追求生活的质朴简单,何尝不是一种好日子?

猜你喜欢

一介指人布衣
布衣发明家毕昇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汤一介:自由的思想最重要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报复性熬夜
“布衣”陈琮英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的藏书
称马非马,绰号是他
螳螂捕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