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课证赛融通”的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PGSD 能力分析模型

2023-05-11欧阳悦

北方经贸 2023年4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跨境

欧阳悦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1483)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统计,中国跨境电商5 年增长近10 倍,2021 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2022年1 月1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我国跨境电商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广东省跨境电商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

广东省是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强省。2020 年,广东省位列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第一,且总额远超过其他省份。[2]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式,广东省不断推动和引领全国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22 年2 月,在广东省设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达32 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根据商务部《“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到2025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46 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17 亿万元,相关从业人数达7000 万人,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5 万亿元。[3]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全国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呈现不断增长趋势。根据智联招聘《2021 年外贸人才形势研究报告》,疫情之下,2021 年第一季度外贸人才需求同比增长11.2%。人才需求激增的是跨境电商运营一职,主要需求来自广东省,占全国51.6%。跨境电商运营招聘需求规模较2020 年一季度猛增190.9%,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与产业迭代形成呼应。[4]粤港澳大湾区内熟悉新技术(如区块链技术、独立站等)和新贸易规则(如平台运营规则、全球消费市场治理和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等),同时具备国际贸易专业职业技能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技能的跨境电商人才供应不足,缺口巨大。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紧跟跨境电商产业需求步伐,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缓解我国跨境电商人才供需矛盾。

二、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依据与路径

(一)“岗课证赛融通”的内涵

从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顶层设计来看,“岗”是指职业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课程设置要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5]“课”是指课程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要持续通过推动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证”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强化和延伸,也直接反映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质量。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的本领。“赛”是指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高端展示,职业院校要通过建立健全学校、省、国家三级师生比赛机制。[5]实施“岗课证赛融通”的育人模式,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还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专业课程为抓手,积极推动“岗课证赛”融通,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岗课证赛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路径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等显著特征。高职院校应基于“职业岗位群→典型职业活动→工作任务→PGSD 能力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竞赛→课程”的路径开发专业课程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办学5年多来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基于PGSD 能力分析,构建“岗课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如下:第一步,将跨境电商职业岗位群分解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将职业活动继而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第二步,把完成每项工作任务转化成相应所需的能力(PGSD 能力分析)。第三步按照知识与技能的关联度与内在逻辑,合并归属分析形成“职业领域→教育领域”的对应关系,紧密结合跨境电商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规程的要求,按照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新手到熟手的职业成长规律,编排设计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第四步,依据PGSD 能力体系综合提炼后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和要求提出支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实训基地、专业师资、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最终形成专业教学标准或人才培养方案文本。

图1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岗课证赛”融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

(三)跨境电商职业岗位群与PGSD 能力分析

首先,通过问卷、访谈、智能挖掘技术等方法进行大数据调研,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国家与地方政府关于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实施的政策与规划、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规模以及对人才需求,明确各层次人才可直接胜任的跨境电商岗位群和3-5 年内可拓展的岗位群(如表1 所示)。其次,运用PGSD 能力分析法从跨境电商职业岗位群开始,先将岗位群分解成“跨境电商平台运营”“选品分析”“国际市场推广”“数据分析技术”“跨境客户服务”“视觉设计营销”“跨境供应链管理”等七大职业活动,再将职业活动继而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再把完成每项工作任务转化成所需的相应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能力(P,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mpetencies)、通用能力(G,General Competencies)、社会能力(S,Sociology Competencies)、发展能力(D,Development Competencies),形成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PGSD 能力体系(如表2 所示)。

表1 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岗位群分析[6]

表2 跨境电商专业PGSD 能力分析

(四)跨境电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群分析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明确从2019 年开始,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21 年1 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要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互融互通,而实施1+X 证书制度则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和技能人才的适应性,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5]构建1+X 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方面融入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近几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的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与跨境电商行业紧密联系的由行业龙头企业开发的证书有: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商务B2B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商务B2C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商务海外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境电商多平台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分析这些证书与跨境电商专业的契合度,剖析网店运营推广、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跨境电商B2C 数据运营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对应的岗位群、职业技能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工作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要求(如图2 所示)。高职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应与X 证书中的中级标准对接。

图2 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析

三、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一)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惯例和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国际物流等相关知识和外语沟通、外贸业务实操、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和推广等国际商务实务操作等相关技术技能,适应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需要,面向跨境电商职业岗位群,能够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选品分析、国际市场推广、数据分析技术、跨境客户服务、视觉设计营销、跨境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

遵循“岗课证赛融通”人才培养理念,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基于PGSD 能力分析,构建了“公共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专业综合实践课”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如图3 所示)。

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设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体育、心理健康、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基础、创新创业基础、英语、综合素质课外训练项目等课程。

专业群平台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新商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 年立项广东省第一批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包含现代物流管理、跨境电商、市场营销、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5 个专业。按照专业群“共享性、技能性、差异性”特点开设“心智与行为模式提升、零售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基础、市场营销实务、开店、职业生涯策略规划”等7 门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主要针对跨境电商典型职业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开设“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贸易实务、跨境电商营销与推广、B2B 网店运营管理、B2C 网店运营管理、跨境客户开发与维护、电子商务企业沙盘”等7 门课程。

专业选修课模块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分就业、创业、升学3 个方向,开设包括:(1)就业班。以订单培养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特定企业及特定岗位,由学校、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特定岗位的服务、运营与管理能力培养。(2)创业班。培养学生的商业情报管理能力、商务谈判与推销能力、资源整合与创业融资能力以及创业项目开发与实施能力,课程设置融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设计,课程教学与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师资共享,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3)升学班。根据跨境电商企业职业岗位的不同,着重培养学生跨境电商履约服务能力、社交媒体营销能力和网店运营与管理能力。

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为专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调研,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胜任力、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12 月由学院组织毕业生与企业专场招聘会,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前往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或参与自主创业项目,将在校所学跨境电商职业综合技能运用于实践。

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安排学生选考2 个以上X证书(中级),包括网店运营推广、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跨境电商B2C 数据运营、跨境电商海外营销、跨境电商多平台运营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考取X 证书(中级)可置换免修课程与学分。

(三)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标准编制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理念编制专业课程标准,从专业层面做好课程与“证”“赛”的融合。第一,将课程与OCALE 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全国“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POCIB 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职业院校“互联网+货运代理赛项”等比赛项目对接,融入大赛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可采用以赛代考等课程评价方式。第二,将专业试点的“网店运营推广、跨境电商B2B/B2C 数据运营”等证书的标准要求和原有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与目标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编制课程标准。第三,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描述应明确学生学习该课程应达到的预期结果,从“学习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所需课时”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学习单元”按照项目(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的环节设计;“教学要求”以学习单元为载体,按照PGSD 能力分析体系描述应达到能力的终点状态,即对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掌握程度。知识目标采用“了解”“熟悉”“理解”等动词表述;能力目标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素质目标采用“形成”“养成”“增强”“提升”等动词描述,素质目标需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素质的养成。

四、结语

高职院校顺应智能化时代电子商务产业模式数字转型趋势,实施“岗课证赛融通”综合育人,提升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内涵:一是基于跨境电商产业链需求分析,依据从“职业岗位群→典型职业活动→工作任务→PGSD 能力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竞赛→课程”的路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二是基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服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编制专业课程标准,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全过程。三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开展专业的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跨境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