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批注策略 品味文本语言

2023-05-11倪向梅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语文要素

倪向梅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事实上,边阅读边批注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批注策略”,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作批注,另一方面也要在运用“批注”这一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品味文本语言,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而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特质。

【关键词】语文要素;批注式阅读;批注策略;文本语言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着独特的框架结构,它采用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模式,每个单元都将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紧密结合,在关注语文要素的同时,又强调文本本身的人文主题。

我们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牛和鹅》为例,这一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回忆童年的趣事,感受童年的美好。同时,这也是一个“批注单元”,是本册教材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批注”这一概念的单元。从单元导语上,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个重要的语文要素:一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本单元在关注阅读方法的同时,也关注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表达。如何在有效实施“批注”这一阅读策略的同时,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研读教材内容,定位课时目标

作为教者,拿到教材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牛和鹅》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批注”这个概念,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必须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所谓“批注”,就是“阅读者以简洁的语言对所读文章进行的评论和注释”。那么,学生是不是从未接触过批注呢?其实不然。在低年级时,教师会让学生在文中圈圈画画,标记生字词或关键词,又或者用横线画出重要的语句;在三年级时,也曾要求学生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而到了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又要求学生尝试在有疑问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困惑,提出了“提问策略”。本课的学习正是建立在之前所学的基础之上的。

走入《牛和鹅》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发现,作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编者在文章旁边为批注留出了位置,并在一、六、八、九、十三这几个自然段的旁边,写了五处批注。这五个批注分别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通过仔细研读教材,结合课后的三个练习,我们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微课的方式简单了解批注的基本知识。批注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圈点勾画这种“符号批注”外,还可以在文章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等,这叫作“文字批注”。写在题目旁,叫作眉批;写在文章旁的空白处,叫作旁批;写在文章最后的,叫作尾批。批注还有一定的格式,写批注时,前面要空两格,语言最好简洁一些。

接着,结合课文中的五个批注,了解批注的不同角度,并尝试从不同角度作批注。在阅读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点評和赏析,或者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等等。在了解几个角度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最后,带着问题作批注,同时体会人物的心情。带着问题去作批注,使批注更有针对性,对理解文本内容也更有帮助。在此过程中,可以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细细品味文本语言的生动,感受童年的乐趣。

二、巧妙运用策略,促进要素落实

1.语文要素的前置性学习

《牛和鹅》这篇课文相对较长,如果没有提前预习,是很难在课堂上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所以课前教师将预习单和批注的微课视频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可提前自学生字词,并简单了解批注的相关知识。有了疫情时期的线上学习经验,学生很容易适应这样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形成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有效链接,打开互联网时代学习的全方位通道,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词语教学的情境式朗读

在本课伊始,教师通过引入两个主人公的名字:任大霖、金奎叔,来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词语教学不再那么孤立,并且和学生形成了交流对话感。在进行词语教学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如表示动作的词:摸肚子、扳牛角、捶牛背等,通过做动作的方式,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力量感。再比如“嘎嘎”“啪嗒啪嗒”“吁哩哩哩”等拟声词的运用,营造出课文中的情境,表现出鹅的凶猛、目中无人,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想象,指导学生读出词语背后的情感。

3.批注方法的多层次渗透

学习批注是要有一定梯度的。在本课的设计中,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学会边阅读边作批注,第二课时则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带着问题作批注。

仔细读一读文中的几个批注,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处是从疑问的角度来作的。不少学生在读到此处时,也有和文中批注中相类似的疑问,其实,我们不仅可以向文本发问,还可以向编者发问,向作者发问。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文本进行思考的过程。

第二处批注是从赏析的角度来作的。在学习这一批注时,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体会文本。如讲到“腿也软了”,学生可以联系生活中腿软的实际经历,来体会文章写得多么真实。在朗读呼救时的语言时,结合自己平时坐过山车、游鬼屋时害怕的心情。在体会“真实”的过程中,学生会带着感情去朗读,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从而体会到“我”被鹅追赶时害怕的心理。例如,“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一句,是动作描写,非常真实,所以有不少孩子作出了这样的批注:霖哥儿在逃跑时被鹅吓得腿软,此时的内心一定非常害怕,害怕被鹅追上。多么精彩的批注啊,一下就抓住了文章中的动作描写,而且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体会。再比如:“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在惊慌失措到极致的时候,连自己说什么都记不清了。学生通过“我”当时呼救的语言,一下子就体会到了害怕的心理。所以,我们带着问题去作批注的时候,关注了文章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这也是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

第三处批注描写的是读者的感受,但同时又将上下文进行了一个对比。通过学生的对比朗读,能生动再现鹅的不同状态——嚣张与狼狈。文中对比的手法在多处都有体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掘,如“我”和金奎叔的对比,牛和鹅的对比,“我”对牛和鹅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等。由这一处批注,引申出更多的思考與发现。

第四处批注同样写的是感受,却用了不同的方式。“挂着泪笑”是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在作批注时,也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理解与体会。

最后一处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是从启发的角度来写的。其实启发是一种很常用的角度,因为读完一篇课文,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想法,把这些记录下来,都是很好的批注。

三、落实语文要素,关注人文主题

这篇文章是以霖哥儿这个儿童的口吻来写的,讲述了童年的一件难忘的事情,充满了童趣。文章的语言是非常生动的。了解完这五处批注,学生对于批注的方法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此时的他们一定跃跃欲试,想要自己去尝试了。

例如,读到“我”欺负牛的片段时,他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欺负如此老实的牛呢?读到“我”被鹅追赶时的小心翼翼和狼狈样子时,记录了这样的感受:鹅真是太凶猛了,把“我”吓得够呛。“我”逃跑时的样子真是太狼狈了。此时的“我”真是害怕极了。读到金奎叔赶走鹅时的,关注到动作描写:金奎叔摔鹅的动作真是太帅了,“握”“摔”“掐”这些动词用得多么准确!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批注的方式阅读,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体验,写下符合自己想法的个性化批注。教师关注和尊重这些“个性化的批注式阅读”,鼓励学生作不同形式的表达,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批注风格。学生们在这样的阅读体验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批注的方法,了解了批注的角度。在我们读完文章、做完批注后,重新回看自己批注的这些内容,会有更加丰富的收获、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将边阅读边批注的方法真正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并将这些批注与同学分享。

通过学生写下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深深地沉浸到了文字之中。我们所有人也随着文章和旁边的批注回到了任大霖的童年,和他一起经历了这一切。这其实就是批注的意义。批注在帮助我们记录感受和想法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批注式阅读语文要素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尝试批注式阅读 提高阅读水平
消融矛盾,让批注式阅读更有效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