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2023-05-11张国刚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波斯绿洲西域

张国刚

文献记载表明,先秦时期的黄河流域就与葱岭以西地区有较密切的联系,而遥远的古希腊也具有对远东地区的模糊认识。昆仑山玉石的东输对于中原玉文化的兴盛有非凡作用,斯基泰人的东迁南下对于中亚和南亚的人种与文明有着深刻影响,两者更表明中原与西方的交通道路在远古时期便实际存在。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就在今阿富汗市场上发现了绕道印度而来的我国四川地区的纺织品和竹木制品,可见,丝绸之路和经营西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远古交通道路的重新认识和拓展,但更重要的意义是,中原地区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外部世界并延伸本土文化的活动空间。

此后,各朝政府都延续了这种对外交往的传统,并于唐代达到顶峰,从而形成了地中海地区、阿拉伯地区以及波斯、中亚、南亚、东亚往来互通的交流格局。西方各地区的文化汇入中国,成为中国文化更新的重要動力,中国的特产渐次西传,在很多方面影响了西方诸地的生活习惯。

古代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则与丝绸有密切的关系,以致后世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交流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而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的产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春秋战国之际,东西方之间已经沿着如今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陆交通路线开展丝绸贸易。被认为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阿契门尼德王朝统治下的波斯的《旧约·以西结书》中,有一段提到耶和华要为耶路撒冷城披上最美丽最豪华的衣裳。耶和华在形容世间最美丽的织物时两次提到“丝绸”。这意味着此时的波斯帝国境内已有中国丝绸。公元前5世纪的希罗多德和色诺芬也说波斯人喜爱米底亚式的宽大上衣,而此种衣物的材料正是后来被希腊人称为“赛里斯”的中国丝绸。汉唐时期,丝绸不仅是北方陆路交通线上的主要贸易品,也是中国政府赐赠西方国家的主要礼品。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在丝绸还未成为主要贸易商品之前的远古时期就已存在。草原之路与绿洲之路的出现正是这种交流存在的具体表现,它们可谓丝绸之路的前身。草原之路通常是指始于中国北方,经蒙古高原逾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这是古代游牧民族经常迁徙往来的通道。绿洲之路是指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分布于大片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邦国家开拓出的,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一个个山口,这条通道逐渐成为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

说到中西文化交流,还不能不强调西域。西域是一个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的历史地理概念,丝绸之路研究所讲的西域,指的就是两汉时期狭义上的西域概念。

该地区在两汉时期是多种族、多语言的不同部族聚居之地,从地理位置看,狭义的西域即塔里木盆地所处的亚洲中部,英国学者斯坦因将其称为“亚洲腹地”。它四面环山,地球上几大文明区域在此发生碰撞。不过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并未使其与周围世界隔离,一些翻越高山的通道使它既保持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又得以利用自然的优势保留较多的自身文化特征。

中国人观念里的西方,在文化上始终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异域文化。对于西方世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异域外邦的意识,西方从来都是一块代表非我族类之外来文化的神秘地方。在东亚世界里,古代中国的国家政策以追求一种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为满足。对于东亚世界的成员,只要接受中华礼仪文化,就可以被纳入朝贡国的地位。因为古代国家的安全观,乃是以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同与异来确定,文化上的认同是界定国家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这样看来,西域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观念中既可视为“天下”的边缘地区,又可视为“天下”与“绝域”的中间地带。这也正是西域的独特性所在。

猜你喜欢

波斯绿洲西域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八月西域行印记》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绿洲里的老先生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沙漠绿洲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