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个结合”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3-05-10陈慧文
高 燕 陈慧文
[内容提要]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撑,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应然之举。“第二个结合”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表明我党的文化自信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以此为切入点探究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具体路径,意义重大。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举措,使黄河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循序渐进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进一步实现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1],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的文化使命。“第二个结合”使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广阔的场域,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是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的理论根基,也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探索黄河文化和高校思政课之间极强的耦合性,使黄河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富强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并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让厚重的黄河文化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谱写中华文明新的时代华章。
一、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汉书》中记载到:“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自汉代起,黄河就被尊称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2]。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奔涌不息的黄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是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诉求、行为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人文传统于一体的文化集合体。从广义上来讲,黄河文化是指黄河全流域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黄河文化是指整个黄河流域地区的精神文化活动[3]。黄河文化作为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体系,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正确理解其内涵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法宝。
二、黄河文化的丰富内容
(一)农耕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脉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与它的地域条件息息相关”[4],黄河文化也是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黄河自西向东横跨整个中原地区,又介于草原和长江之间,位置极佳。黄河中下游水系丰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加上优势的地理条件决定了黄河流域的旱地粟作文化比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和长江地区的稻鱼文化更具有成熟性和先进性。从旧石器时期黄河流域孕育的蓝田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再到进入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诞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多彩的农业文明遗址显示出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具有极高稳定性和优越性。在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经过华夏人民的不断传播、扩散,相继融合了北方的游牧文明和南方的长江农业文明,进而成为中华农业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黄河文明长盛不衰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奥秘所在。所以说,农耕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脉。
(二)儒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灵魂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凭借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发达的经济成为当时文化和思想较为活跃的地区,儒家文化便从这里诞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弟子大多活跃于齐鲁地区,并将儒家文化进一步传播发扬到全国各地。汉代《汉书·五行志》中记载:“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董仲舒所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文化发扬到极高地位,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仁”“礼”“德治”等思想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中华儿女思想品格、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5]。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其以思想文化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孔子儒学”这一坚强的文化核心,黄河文化才能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保持独尊的地位,儒家思想奠定了黄河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三)“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是黄河文化的精髓
“天人合一”理念起源于周易,由孔子正式提出,是古代黄河流域的居民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初步探索[6]。黄河流域以旱地农耕生产方式为主,自然规律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长期生活在此的人们通过丰富的实践生活和不断发展的生产经验,总结出“春耕秋收”,“尊敬自然、敬畏生命”之理,这便是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千百年来,从敬畏自然到合理利用自然,黄河流域的人民一直秉承“人水和谐”的平衡自然观,沿黄地区各种水利设施的修建就是最好的体现。进入新时代,我党高度重视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工作、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致力于实现新时代的“天人合一”,推动黄河流域实现绿色发展,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推动黄河文化迈入新时代,打造“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感恩黄河、回馈黄河的重大举措和最佳时机。”[7]
(四)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是黄河文化的特质
千百年来,黄河不仅哺育了世代中华儿女,更是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铸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部艰辛的治黄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更是中国人民与自然作斗争,进而改造自然的生动写照。”[8]上古时的大禹、西汉的贾让、东汉的王景、元代的贾鲁在治理黄河方面都曾留下不朽佳话,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治理黄河的征程中,凝结出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精神气质,赓续绵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华儿女在建设黄河的征程中取得了新成绩。从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到今天习近平提出的“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造了黄河安澜的历史奇迹,实现了沿河百姓过安宁幸福生活的追求。千年黄河治理史中展现出中华儿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新征程,我们应继续坚定奋斗意志、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担当,矢志守护好母亲河,让沿河流域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三、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一)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需要
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的精神血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地,造就了丰富多元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遗产,是滋养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栖息地”。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契刻符号,安阳殷墟发掘出中国最早的系统性文字体系——甲骨文,我国汉字文明的重要发展节点都出现在黄河流域[9];中国古代四大科技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也是沿黄地区诞生的辉煌成就;黄河文化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道德准则的彰显,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养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结合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建设社会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
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黄河是凝聚着各民族共同记忆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生动表现。随着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形成,中原地区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及经济轴心区,黄河流域也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融合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文化大熔炉。黄河流域诞生和集结的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在华夏文明的指引下,促进各民族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从“华夷之辩”再到“华夷一家”,黄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加深了各民族的“大一统”观念,筑牢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10]。传承升华黄河文化,发挥文化服务于人的本质作用,不断地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更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引导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环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进入新时代以来,教育部出台多项政策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质量,支持高校思政课建设。“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核心任务,为建设具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大学生、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11]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内涵丰富,是中国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将黄河文化带进高校思政课堂,为学生讲述黄河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民本思想以及新时代以来我党治理黄河的重要经验,激发大学生对黄河文化的厚爱和尊崇之情,唤起学生们的情感认同,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推进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黄河安澜、海晏河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的伟大梦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保护和发展状况,曾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并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是紧跟时代步伐眺望教育发展的创新改革,也是推进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积极借助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技平台,以此来展开黄河文化专题研究,助力黄河生态发展大数据体系建设,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提升大学生自觉和主动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理念和意识,进而把保护黄河转化为青年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落实“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重要理论观点,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也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谈“两个结合”,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12]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称其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是由于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满足中国人民实践的需要。将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挖掘和阐发中华文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目标,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其重要意义在于:以黄河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的文化样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禁锢,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迷雾,持续推动我国文化繁荣,为进一步增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内生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黄河文化教学资源挖掘不充分,内容枯燥
当下高校思政课较少立足自身基础理论,缺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进行改革创新的意识,对黄河文化丰富的教学资源挖掘不充分,导致思政课教学中缺乏黄河文化的重要理论支撑,无法真正解决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难题。[14]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内容单一枯燥,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虽然思政课堂中涉及到部分有关黄河文化的内容,但是一般都是紧扣课本的常识性内容,大多数“黄河故事”都是老生常谈,丝毫没有新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黄河文化的兴趣,也不能把枯燥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造成了思政课教学实效较低的局面。
(二)师资队伍:相关课题研究少,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普通高校设立黄河文化课题研究是将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开展的有关黄河文化的课题研究数量较少,黄河文化专项研究组或工作室更是屈指可数。除此之外,黄河文化博大精深,讲好黄河故事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储备,并甄选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思政课知识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黄河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无法很好地承担黄河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重担。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思政课教师面临“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的难题,这就使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转化为了劣势,无法通过课堂有效地承担传播黄河文化的责任。
(三)方式方法:传统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兴趣不高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途径和方法等都带来巨大影响和明显改观,尤其新式智慧课堂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思政教学实效性。但仍有部分思政课教师采用“灌输式”教育和单纯的“讲授”模式,且大部分教师只将黄河文化的传播局限于思政课堂之上,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很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造成了僵化的教学形式,难以有效发挥黄河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上丰富的育人价值。
五、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5]发掘黄河文化丰富的精神内容和历史价值,使黄河文化在思政课上以更鲜活生动的方式展现,进而把思政课讲深讲活,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下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一)以“第二个结合”为理论指导,讲好黄河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理论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打开了创新空间。讲好黄河故事,要精准把握时代大势和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完成任务使命,为社会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重中之重在于坚持“第二个结合”,创作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讲清楚黄河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鲜明特色,找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点,并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和黄河文化共同的文化基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激发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二)整合黄河文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属于“大思政课”的一部分,讲好“黄河故事”,就要深挖黄河文化蕴含的思政元素,将黄河文化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丰富教学内容。各大高校应该立足“大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整合高质量、多类型的黄河文化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自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用,改善教学方法,增强黄河文化在教学应用中的启发性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黄河文化的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与黄河生态研究中心进行合作,开展思政课题研究和业务拓展,完善课程供给,推进黄河文化与思政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结合。
其次,要注重结合课程内容遴选合适的“黄河故事”。依据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找准黄河文化与思政课程的结合点,形成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黄河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途径。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重点结合以开放包容、自强不息、尚实重质和大公无私等优秀品质为代表的的黄河精神,使黄河精神成为鼓舞学生的精神动力,同时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大力结合黄河文化中以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为代表的劳动精神以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激励和鼓舞大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在劳动中体现价值,用劳动托举中华民族复兴梦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强化黄河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三)增设相关研究课题,提高思政教师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6]思政课教师是讲授黄河文化的主要力量,其理论素养和水平的高低是决定黄河文化融入思政课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高校各部门可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进行设计,侧重于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生态安全、黄河水资源保护、黄河资源利用和黄河科技创新等主题增加课题研究,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课题学习,并联合黄河文化专家研究队伍加强交流研讨,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应自觉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集体培训和专家辅导,系统学习黄河文化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更新知识储备,以“新知识”拓宽思政课教学的“宽度”和“高度”,促进黄河文化与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
(四)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思政课决不是拿着教材照本宣科,简单地宣讲政策传达信息,要突破课堂限制和书本框架,创新教学形式,让思政课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黄河文化具有丰富的实践资源,要注重挖掘开发,善于利用黄河历史遗址、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丰富的本土资源,有机融合课堂讲授、情景再现、实地探索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7]高校要以青年人熟悉的方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完善“大思政课”。引进来:邀请黄河文化“守艺人”走进课堂讲述他们的守护故事,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开设专题讲座邀请黄河文化研究者讲授如何推进黄河非遗系统保护,实现黄河文化惠民利民。走出去:利用寒暑假开展黄河文化的旅游和研学活动,在旅途中亲身感受黄河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组织游览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和海洋特别保护区,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高黄河生态保护意识。
六、结语
九曲黄河,奔涌不息,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情感寄托,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第二个结合”角度探寻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为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打开了新视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实践,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和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时代,要勇于承担新的文化使命,以更大的历史主动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力量之源,让中华民族在黄河文化精神的滋养中走向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