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2023-05-10刘洪仁陈淑婷
刘洪仁 陈淑婷
[内容提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提升思政育人成效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梳理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历史脉络,剖析思政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在协同育人、立德树人方面相互割裂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最后提出抓好思政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需统筹把握五对关系所涵盖的基本原则和实现路径,立足根本,提高高校思政育人水平。
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与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各高等学校和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得到不断加强,思政育人的良好氛围和成效进一步彰显。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要求“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1]。当前,建设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职责使命、解决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课程育人“两张皮”现象、落实“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举措。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历史趋向与基本现状
(一)思政课程的基本历史趋向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和教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核心内容,并不断做出调整和改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仅课程设置已经历9次大的调整,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大、次数更多。
1.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建国之初全盘学习苏联高教模式。思政课程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门课程。上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思政课程先后将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改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增加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在随后的反右、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思政理论课曾一度暂停,不过政治教育始终开展。
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使得思政课程的设置基本恢复到文革前的状况,并有所发展。随后经历了大家熟知的“85方案”及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出台的“两课”,即明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文科开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至此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列为中心内容,标志着思政课程方案设置迈出了关键一步。
伴随时代发展需求,陆续出台了思政课程改革“98方案”及以此为基础改进的“05方案”,到2010年思政课程正式概括替代“两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政课程的架构已较为稳定,只对部分内容适时地进行修改完善。思政课程的不断调整,反映着社会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各类人才的规模化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政治保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思政课程围绕教材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等,国家层面的系列制度文件不断出台,思政育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充分表明思政教育已不只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的职责,各门业务课的专任教师也需加入思政教育队伍之中,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把思政教育融入各门业务课教学的全过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业务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真正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3]。
(二)课程思政的基本教育现状
近年来,以上海市各高校为代表的整个教育界在大力加强思政课程建设的同时,围绕建设课程思政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挥各高等学校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各门专业课程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形式多样、层次递进、相互支撑、广泛覆盖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产生效应。为此优选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推出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名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的示范高校,积极拓展课程思政的建设格局[4]。课程思政建设正式列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任务,各类教育真正回归既教书又育人的最初使命已是毋庸置疑的职责要求。
当前,各高校都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但是从全国来看,课程思政如何结合具体情况落实到位,还有较大的难度。同一门课程由于授课教师不同,教学效果有所差异,特别是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知识差距特别大,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新时代我国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有意识地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主动融思政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课施教、教书育人。
同时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互协同、融为一体,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要求,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人格健全、业务精湛、德才兼备的各类优秀人才。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尽管已全面铺开,但是实际成效与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两张皮”现象与成因
针对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全党上下要高度重视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力度,引导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业的社会主义新人[5]。高校的思政育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途径,是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和坚守理想信念的主要理论平台,同样也是各类高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专业课程育人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及其原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加速转型,加之国外政治文化和互联网等各类因素的侵袭与影响,包括思政育人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虽然顺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紧紧跟进,但是重传承、效率、精英、行为、控制和训练等的高等教育,一方面在为社会培养大批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另一方面越来越面临多元开放社会的诸多不满和各种指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尽管有所缓解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只满足于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学科知识在以几何倍数的增长,呈现出高度专业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同时,高校专业课程存在课时少与知识量大的矛盾,加之高校招生数额的增加,生师比持续扩大,学校内部师生感情趋向淡化,基本属于社会学中的“半熟人”社会关系。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学习与传授,很少有其他感情交流的机会,长此以往广大业务教师基本疏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
(二)思政课程教学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及其原因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割裂的“两张皮”现象的长期存在,极大地削弱了高校思政育人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政治觉悟、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不仅专业课程教育存在上述问题,而且思政课程教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思政育人的效果差强人意,落后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最终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内部,逐步沦为思政教师与学生思政工作者的独角戏,只能强力支撑,勉为其难。
思政课程教育自身表现出学校重视不够、教师数量和能力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少实践环节等系列问题。关键因素在于思政课程过多强调政治使命教育,忽视活生生的有机体与德育内化规律,抹杀道德培养的主体间性,过分强调思政教育者的权威和核心地位,漠视被教育者的接受性、实际需要与情感体验,导致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与学生思想实际偏离。思政教育的这种工具性特征使其教育本性丧失、教育功能弱化[6]。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前复杂险恶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面对我国当前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窘境,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高度,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抉择,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尴尬局面,对国家培养大规模、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
各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经陆续启动,进展较为顺利,有的高校还探索了较为稳定的育人模式,但是课程思政建设要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要育人”的目标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具体地讲,教师育人观念、教学质量考核等需要适应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课堂授课方式、讲义教材内容等需要结合新时代发展加以改进,教育教学条件、教书育人规范等需要紧跟新形势持续完善[7]。特别指出的是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真正落实,最终需要的是各门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全身心投入。走进课堂的每一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育人风格、处世哲学、价值趋向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专业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职业操守对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8]。
面对当前如此庞大规模的教师队伍,尤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跨度大、教育履历又各有不同,如何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做到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有着较大难度。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和教育理念问题,还需要老师们凭借专业知识的娴熟,辅之以思政教育的基本素养,从而做到两者在教学上的有机融合、在育人上的同向同行。为此《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围绕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大力创新思政理论课改革、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就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党的领导、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合力和针对性等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站在“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历史高度,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当前各高校要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新时代“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着力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具体来讲,需要着力处理好下面五个关系,从而科学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持续提升思政育人的综合效力。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建设课程思政不可能脱离思政课程,并且要在不断加强思政课程的基础上,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逐步落实;同样随着课程思政的建设,思政育人的氛围必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促进思政课程的持续改进。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机融合。
当前国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绝不仅是一场教育改革活动,而是一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长期历史任务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此思政教育要始终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引领高校的大规模人才培养,应对和防范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风险和考验。尤其当前,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由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的以经贸摩擦为发端的科技封锁、全面脱钩、疯狂打压和全方位围堵,逼迫国人必须立足自强、丢掉幻想,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奋斗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把握好基本定位。“课程”+“思政”不应是日常教学的“干扰项”,而是“加分项”,应理解为“如食盐入水”的融洽关系,而不是“像沙粒掺入米饭”的矛盾关系。各类课程要充分挖掘专业内容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在持续抓好科学知识教育,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抓牢价值导向和家国情怀的引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9]。任何一个人若没有崇高理想和良好品质,知识掌握再多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10]。
(二)强化意识与用心教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各高校无论专业课程教育还是思政课程教学的正常顺利开展,都为我国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教师在日常繁忙的教育工作中实现着个人和社会价值,这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基础。但是要全员、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一改过去延续多年的教学习惯,肯定会存在不同声音,表现出不理解或者置疑,这同样是现实。为此各高校亟需努力构建课程思政的大育人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同向同行、相得益彰。特别要在继续巩固思政课程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基础上,努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广覆盖、高水平,赋予各门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责任。
具体来讲,要通过广泛地宣传动员和引导教育,讲清形势,讲明原因,既要告知广大专业课教师为何开展课程思政,又要说明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同时加强各类专业教师与广大思政课程教师的对接和互动。通过政治学习、教学比赛、制度考核等营造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引导各类专业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德育意识和能力,研究教书育人规律,身体力行,以身示范,自觉加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行列,并努力成为行家里手。
由于专业课程教学本身面临新科技发展的繁重教改任务,各门课程内容不但要体现时代性、前沿性,而且要在知识传授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确保教育效果的实现确实不易。为此各专业课程教师能否真正“用心教学”,就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当然不应怀疑广大专业课教师有着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能够践行既教书又育人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主动承担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部分专业教师,如果重视不足,仅是简单应付、硬性灌输、生硬教育,其后果令人堪忧。
不断强化广大专业课教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主人翁意识,真正用心用情教书育人,立足学科专业教学特点和规律,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知书达礼,正确理解社会历史变迁和巨大发展成就,从而把家国情怀、集体意识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教书育人效果。
(三)全员参与和求同存异的关系
任何事情的发展总是存在不平衡性。课程思政建设无论如何重要、怎样动员总有部分专家学者认识有先后,甚至有偏差。但是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落实思政育人绝不是个别人的事情,而是要全员参与、全面覆盖,落实“各门课程有思政,每位教师都育人”。
这样就需要注意推进的方式和策略,无论学校、学院还是教学系部层面,既需面上动员,又要个别指导,针对不同门类专业学科特点,区分不同教师思想认识和教学能力的差异,本着理解和团结的原则,多倾听老师声音,加强正面引导、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体作用,让党员教师带动、知名专家带头,不断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影响,逐步将课程思政全面开展起来。
评价导向决定课程效果。由于课程思政的复杂性,必须要改变专业课程唯数量化的教学评价导向,回归教育的本真和初心,根据课程思政实际,制定更为严谨、系统的评价体系,综合采用基础性评价、随机性评价、行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方式,将青年学生合作、职业能力创新与认知、情感的价值导向等纳入其中,体现教学评价的人文性、科学性、多元性,客观反映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情况,充分体现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程度[11]。
另外,为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高效,必须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短板和瓶颈,坚持不放弃、不抛弃,注意通过手拉手、“接对子”等多种活动方式,帮助个别老师或课程专业,分析原因、克服困难,努力让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齐头并进,促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最终形成,并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水平。
(四)分类指导与分层推进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不同人才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日益提升,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亦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这样就存在课程思政开展的类别问题,要注意区分不同专业的教育规格、学习环境、职业趋向及学生的整体素质等实际情况,将思政课程的根本任务划分为党政思想、人文精神、价值引领等内容,并针对与各类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和融合路径,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使得课程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形成互补交融,从而达到两者协同育人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12]。
当然,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做到分类指导,更要区分不同层次推进,既要有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的不同层面教育,依次包括做人做事、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又要有专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不同培养,即通过课程思政更好地培养一批又一批支撑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支柱人才,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精尖人才,逐步改变我国千百年来重技术研发、轻科学理论的学术传统,立足原始创新,勇于探索科技创新无人区。不仅解决当前基础研究领域实力偏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而且争取立足长远,解答一直困扰科教界的“钱学森之问”。以期通过高效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促进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最终为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五)顶层设计与自由探索的关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紧密结合的中介点,同样是新时代课程思政全面建设的最大底气。开展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不可或缺,各高校要牢牢把握“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的价值追求,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度不断完善改进;同样要积极鼓励广大教师自由探索,这样不仅便于及时发现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各类问题,而且有利于总结经验及时上升到规制层面,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覆盖、规范化和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增强制度意识,要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无论顶层设计还是自由探索,都要充分发掘和拓展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推动专业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同时辅之以相关制度的健全[13]。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突出专业课程的改革取向和价值选择,充分体现不同课程的专业优势与育人特色,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交叉互补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断加强广大教师的专业培训,引导业务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充分彰显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强化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让广大教师以其丰富的教育研究和教学科研成果反哺于课堂,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合力构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