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植物染黑技艺中的文化内涵

2023-05-10缪斌斌郭鹏丽王越平通讯作者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色相染料黑色

缪斌斌 郭鹏丽 王越平(通讯作者)

黑色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颜色之一,《古辞辩》中解释“黑”的下半部分是由“炎”演变而来,上半部分代表烟囱,是烟火熏烤后留下的烟墨①,也是原始人最常见、最容易获取的颜料。早在公元前5000 年就出现以黑色颜料在陶器表面绘画的纹饰技法②,并在岩石壁画和甲骨片上广泛应用③,足见原始先民对于黑色的普遍认同与崇拜。随着人们对黑色认知的深入及五行五色思想的影响,夏、秦两朝形成了尚黑的色彩文化,崇尚黑色的理念开始渗透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直观外在表现的服饰色彩,孕育出了独特的黑色审美趣味④。此外,黑色作为道家的象征色彩,其折中调和、虚无缥缈的个性与道家淡薄无为的精神甚为契合,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向平和的追求⑤。可见中国传统色彩观中对黑色的推崇、重视是受到了远古自然崇拜、阴阳五行、道家思想的多重影响,承载了无数的精神寄托和审美偏好的。人们赋予黑色以独特的视觉意味和文化内涵,这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审美意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视觉感受的色彩,用语言文字描述显得乏力,古文记载更是十分有限,物证色彩也因历史久远和自然侵蚀,呈现老化、损坏的状貌,色彩的真实性是开展中国传统黑色文化认知与传承的难题。植物染作为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是复原中国传统色彩的重要支撑,更重要的是作为造物之术的植物染,上可明道,下可立器,是承上启下的纽带⑥,“器”指有形的植物染黑色彩,“道”指无形的自然规律和人文内涵,因此对植物染色技术的探究将有助于了解“道—术—器”之间的联系。本文沿着植物染黑技术发展的脉络,以植物染色实验为手段,试图从新的视角剖析植物染色技术与植物染黑色彩及其文化内涵的关系 ;同时采用现代色度学技术手段建立植物染黑色谱图,研究并展现植物染黑多彩的色谱特征与丰富文化内涵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

一、染色实验

本文以染色实验为切入点,不仅是为了复原中国传统植物染黑的色彩,更是为了再现中国古代植物染黑的工艺流程,在过程中体会染色技术进步对植物染黑色彩精进的推动作用。根据古籍记载,选取了多种古代染黑植物:五倍子、莲子壳、桑寄生、诃子、核桃皮、薯莨,以青矾(硫酸亚铁)为媒染剂,试图还原真实的中国传统黑色,并借助现代色度学工具(分光光度仪)将视觉感受转化为理性的色度值Lab,准确把握染色技术与植物染黑色彩及其文化内涵的关系。

古代染色方法以《天工开物》的记载较为详细:“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⑦。以此为依据将上述植物染料粉碎,按照料液比1:25(染料:去离子水)浸泡12 小时,煎煮1 小时后过滤得到染液备用。媒染法染色工艺路线见图1,复染法是染色后重复进行多次媒染,套染法则是依据《天工开物》中的记载:“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⑧,即在其他颜色打底的基础上进行染色和媒染。

图1:染色工艺路线

二、媒染技术下的植物染黑

铁离子是重要的植物染黑媒染剂,《神农本草经》中曾写到:“一名铁液,可以染皂”⑨,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染黑媒染剂“涅石”(绿矾)的记载⑩。本文比较了绿矾媒染和直接染色的色彩差异,选定料液比1:100、pH 值为4、硫酸亚铁(绿矾)用量3%(o.w.f),采用后媒法染色(以下同),染色结果见图2。

图2:媒染法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媒染剂用量3%)

从图2 染色结果中可以看出,绿矾媒染相比直接染色有着显著的色彩特征差异,大多数植物在直接染色的条件下呈浅淡的棕黄、棕红色,经媒染后色彩明度(L 值)显著下降,彩度(C 值)大大减小,色彩多呈黑褐色。不同于其他色彩,植物染黑媒染前后色彩差异极为显著,这是因为黑色植物染料中的单宁酸和绿矾中的亚铁离子络合生成无色单宁酸亚铁,经空气氧化为黑色的单宁酸铁络合物,沉积在纤维上,加深了纤维颜色⑪。自然界本无黑色植物染料,铁媒染法的发现使得植物染黑成为可能,不再依赖炭黑等颜料,色彩牢度大大提升。媒染法在显著提高染色深度、牢度的同时,仍保留了染材之间多样的色彩偏向,薯莨、五倍子黑中带紫;核桃皮、诃子、石榴皮黑中带黄;莲子壳最为趋近纯正的黑色,彩度值最低(见图2)。加上植物染色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可控制的变量,如染材的生长地域、染色条件的不同都会使染色效果千差万别,极大丰富了植物染黑的色相。中国传统色彩观是对色彩的感悟和深入认知后的总结,丰富的色相在带来感官体验的同时对色彩观的形成与丰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色彩观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五色观”,它源于对自然事物的视觉感受和经验,体现着原始先民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和思考。先秦时期,五行五色学说初具雏形,从原始崇拜的黑色到五正色的黑色,其色彩地位被进一步确立。秦统一六国后,黑色作为王权法统的象征被赋予了政治文化的内涵。据《吕氏春秋·季东纪》记载:“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骆,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衣服旎族节旗皆上黑”⑬。尚黑思想不断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服饰色彩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据《考工记》记载:“设色之工五,画、缋、钟、筐、㡛”⑭,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工染色的生产模式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黑色色彩需求。可见,五行五色思想、尚黑色彩观是该时期植物染黑技术和规模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以染色深度为标准的植物染黑技术—复染

“其不善者浅而暗枯而劣,其善者则深而明泽而美”⑮。在古代,染色深度是衡量染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提高染液浓度和增加染色次数是提高染色深度的常用方法。为此我们设计了不同染料浓度和染色次数实验,依照上文所列媒染染色工艺,分别改变浓度(1:400~1:25)、染色次数(1~7),染色结果见图3、图4。

图3:染料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从图3 可知,部分染料随着浓度的增加,染色明度呈现下降趋势,如莲子壳、核桃皮,说明染色深度得到了提高;但大部分染料的色彩明度并不完全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以五倍子为例,明度值随着染料浓度增加先减小后逐渐增大,在料液比1:100 时,明度达到最低值。该现象与其他色系植物染料以及合成染料染色规律有着较大差异⑯。植物染黑的过程,更像是黑白和彩色之间的博弈,即“墨”与“色”。两者在染料浓度的深浅变化中此消彼长,当染料浓度过高或者过低时“色”占据上峰,彩度值增加。只有在适合的染料浓度下,才能在两个要素之间达成平衡,实现色墨相融,色墨互补。在现代色度学和精密仪器的帮助下可以直观分析染料浓度变化对色相的影响,但在缺少评价手段的古代,晦涩难懂的染色变化规律成就了传统黑色文化令人捉摸不定的韵味感。从染料浓度对植物染黑色的影响规律看出,一味地增加染液浓度,会使彩度值增加,因此植物染黑特殊的染色规律必将选择复染的技术手段。

本文依据《考工记》文献记载“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⑰故采用染料浓度(1:100)进行七次复染实验并与高浓度深染(1:25)的色彩相比较。从图4 复染实验中看出,复染法是先人们敬天惜物,物尽其用的体现。在一遍遍染色中,减少了染料浪费,获得了近乎于纯黑的色彩效果。在染色次数的反复叠加中,明度L 值逐渐降低,最低达到11.1,明度和彩度值均能与现代化学染色相媲美⑱,其中诃子、薯莨、石榴皮已接近纯黑色(彩度值:1±0.4)。与深染不同,经过多次染色的植物染黑表面上还是黑色,但是在染色次数的反复叠加中增强了色彩的层次感,在较低的染料浓度下塑造了黑色的厚重感。中国传统色彩等级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染色技术的支撑,也许正是因为植物染黑复杂的工艺、纯正的色彩夯实了其作为正色的地位,也承载了无数的精神寄托和审美偏好。

染色技术的迭新带来了感官体验的改善,在一遍遍染色中褪去了植物染黑的色彩感、提高了其纯度,使得黑色有层次、有厚度,更加浑厚、深邃、有底蕴。原本虚无通感的色彩名词变得可触可及,从诃子、石榴皮的深浅变化中品味墨色的焦、浓、重、淡;从薯莨、五倍子的色彩中感受到月已落、日未出的天色;从核桃皮的色彩中晓悟枯草穷秋时的寂寥。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历来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更是将自然的美和人的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常常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正所谓:“白当正白,黑当正黑”⑲。植物染黑的复染过程不仅是对色彩的精益求精,更是对染匠心性的一次次磨练,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达到恢复本心的高明境界,从而建立起人的道德品质与自然色彩之间的对应关系。总之,中国传统植物染黑的染色技艺的精进与色彩的丰富呈现,更加充实了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内涵,引导着中国人的黑色审美实践;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内涵磅礴的生命力和亲和力,必然促使染匠追寻更高超的染色技艺和更丰富的色彩。

四、多彩的植物染黑色—套染

经过千百年的技术进步,明代已经能够熟练掌握黑色复杂的染色规律,并通过染料、媒染剂的配合使用,创造出了富有变化的植物染黑色效果。《天工开物· 彰施》中记载染黑的方法已达十一种之多⑳:“将蓝芽叶水浸,然后下青矾,棓子同浸。”《多能鄙事》中写到:“用苏木明矾分两与前同熬染,皆同至下了头汁时,扭起将汁煨热下绿矾,勿多当旋旋看色深浅,添加太多则黑,少则红,中乃佳……同前为率用黄栌木五两,将黄栌依前苏木法。”㉑本文只为分析套染法技术应用背景下的植物染黑色彩,并非对套染技术的严格复原,因此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靛蓝、苏木、黄栌进行打底,分别套染薯莨、诃子、五倍子。并采用二维坐标综合表征植物染黑套染及复染色相数据,横坐标为a 值,纵坐标为b 值,结果见图5。

图5:黑色植物染料套染及复染色相分布

从图5 中可以看出,通过对染料种类、染色方法的娴熟运用,将传统五正色中狭义的黑色扩展到了广义的黑色系,黑色不再是一个颜色而是一个色系。植物染黑在色相轴的四个象限均有分布,不同于黄色系植物染色相仅分布于一二象限㉒,蓝绿色系植物染色色相仅分布在二三象限㉓,红色系植物染色色相仅分布在一四象限㉔。黑色的色彩边界是模糊的,也是多维度的,所营造的模糊感在精神上给予无限的想象空间,看似朴素的黑色背后是色相变化的跌宕起伏,视觉上给人以肃穆、庄重、神秘、低调之感。此外,据典籍记载植物染黑套染的顺序也有讲究,《淮南子》:“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㉕这是因为染黑植物中含有的单宁酸不仅可以强化单宁、纤维、染料之间的联系,起到媒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单宁酸上染后会在纤维与外界之间形成了屏障,若黑色打底,就会限制其他色彩的上染;反之黑色套染则可以在其他色彩和外界之间形成屏障,进一步提高染色牢度㉖。可见,当时人们通过工艺顺序的优化,设计了先薄染其他色彩后套染黑色的方法,既拓展了黑色的色相又巧妙利用了植物染黑的特性提高了染色牢度,这在当时实属不易。

在历史进程中,黑色的色彩地位起起伏伏,从秦时期的帝王之色,到汉唐时期的官服色彩,再到明清时期,直至近代平民百姓的服饰色彩。黑色的色彩地位经历了从王权法统到务实耐用的演变,其背后是对植物染黑技术规律的逐渐掌握,色彩应用不再受到技术的限制。黑色色彩从帝王之色到平民色彩横跨阶级的流动,地位的反复变迁赋予黑色更加多元的象征意义。采用现代色度值分析手段,以色相为切入点,更容易理解黑色植物染丰富的色相蕴含着道家“万色皆源于玄黑,正如万物皆源于道”的玄妙;植物染黑朴素色彩和多彩色相之间的强烈反差,对应着文人墨客 “墨分五色,不施丹青,光彩照人”的风雅格趣;表达着民间百姓在色彩施用限制下,对于鲜艳色彩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五、结束语

1、染色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植物染黑的色彩呈现。媒染法是传统植物染黑的重要技术基础,使本不存在的黑色染材染出了黑色的色彩;在染色过程中染色深度并不完全随染料浓度增大而增加,特殊的染色规律使得复染法应运而生,通过色与墨的博弈,实现了纯正的植物染黑色;套染法丰富了植物染黑的色相,将五正色中狭义的黑色扩展到了广义的黑色系。

2、在黑色植物染技术发展初期,五行五色思想、尚黑色彩观大大促进了黑色植物染媒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其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对于色彩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解读以及择色用色从简单正色向复杂色相追求的变化,促使着染匠追寻更加高超的染色技艺,造就了丰富的色相变化。

3、中国传统植物染黑的技艺与色彩呈现,丰富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内涵。复染法获得的纯正黑色和复杂的工艺夯实了其作为正色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的染色劳作中,建立起了植物染色彩和道德情操的联系,赋予了文化内涵新的解读。复杂的色相变化,契合了黑色对于不同阶层的象征意义,承载了无数的精神寄托和审美偏好。

中国传统黑色文化内涵深刻影响了染色技术的发展,同时染色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色彩呈现,进一步丰富了色彩的文化内涵。两者相辅相成,螺旋上升,最终造就了中国传统黑色多彩的色谱特征和多元的象征意义,是植物染色“术”与色彩文化“道”之间相互促进的典型案例。

注释:

① 王凤阳著:《古辞辨》,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第74 页。

② 邱平、王昌燧、李凡庆等:《大汶口、龙山文化黑陶内碳纤维的初步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 年第1 期,第79-83 页。

③ 齐庆媛:《陕西榆阳石窑峁石窟第1 窟明代壁画调查与分析》,《艺术设计研究》,2023 年第1 期,第18-25 页。

④ 王兴业:《民间造物色彩观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 年,第42-62 页。

⑤ 宋建明:《试论传统中国色彩之“象”与“意”的关系》,《2016 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年,第1-12页。

⑥ 宋炀:《术以证道:植物染色术对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美学之道的影响》,《艺术设计研究》,2015 年第4 期,第37-42 页。

⑦ [明]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 年,第118 页。

⑧ 同注⑦,第136 页。

⑨ [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撰,戴铭、黄梓健、余知影等点校:《神农本草经》,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年,第72 页。

⑩ 周明初:《山海经》,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年,第37 页。

⑪ 潘媛媛、杨旭楠、许玫英等:《香云纱染整技艺机理解析及铁还原菌对过乌用泥的强化作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8 年第9 期。

⑫ [战国] 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第76 页。

⑬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1107 页。

⑭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年,第48 页。

⑮ [清]卫杰:《蚕桑萃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第116 页。

⑯ 杜春霖、贾艳梅:《黑枸杞色素的提取及其对柞绢绸的染色》,《印染》,2022 年第7 期,第29-32 页;曹机良、孟春丽、程献伟等:《羊毛、蚕丝和锦纶的活性荧光黄FL 染色》,《印染》,2015 年第2 期,第15-18 页。

⑰ 同注⑭,第7 页。

⑱ 尹志刚、胡婕、钱恒玉等:《环保型黑色染料研究进展》,《印染》,2009 年第2 期,第46-51 页。

⑲ [汉]刘向著,程翔译注:《说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第43 页。

⑳ 同注⑦,第120 页。

㉑ [明]刘基:《多能鄙事》,上海:上海荣华书局,1947 年,第32 页。

㉒ 刘宁、王越平、袁辰君:《常用黄色植物染料在桑蚕丝上的染色色相比较》,《毛纺科技》,2021 年第1 期,第35-38 页。

㉓ 张彩飞、王越平、陈欣:《植物靛蓝与合成靛蓝染料的还原性比较》,《毛纺科技》,2019年第9 期,第33-39 页。

㉔ 赵志军、徐菲、王慧等:《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之红色系染色工艺及显色探析》,《丝绸》,2016 年第6 期,第20-31 页。

㉕ [西汉]刘安:《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86 页。

㉖ 姚芳:《合成单宁在纤维上的吸附性质及在染色中的应用》,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第57 页。

猜你喜欢

色相染料黑色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黑色
染料、油和水
黑色星期五
高支纱羊绒衫缩水率问题的试验分析
新型含1,2,3-三氮唑的染料木素糖缀合物的合成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