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5-10池玉晓吴芃诺
池玉晓 秦 进 吴芃诺
食管癌原发于食管部位,早期多以胸骨后异物感、进食哽噎感为主,症状不够典型,病情持续进展中可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发生转移或侵犯临近器官,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2]。手术为治疗早期食管癌首选方法,通过切除病灶组织能够阻止肿瘤细胞扩散、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3-4]。内镜手术当前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操作简单、术野清晰、创伤小等优势,常见术式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5-6]。但关于两种术式在早期食管癌中的具体应用价值仍存在一定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分析ESD、EMR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8例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0.39±5.28)岁;病变部位:7例食管上段,20例食管中段,12例食管下段;病变直径2~5 cm,平均病变直径(3.28±0.61)cm;文化程度:12例高中及以上,27例初中及以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0.43±5.31)岁;病变部位:7例食管上段,21例食管中段,11例食管下段;病变直径2~5 cm,平均病变直径(3.31±0.56)cm;文化程度:11例高中及以上,28例初中及以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早期食管癌;TNM分期为0~Ⅰ期;精神状态、认知及语言沟通能力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纳入遵照自愿原则,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有肝肾衰竭;肿瘤浸润至肌层;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缺失。
1.3 方法
2组术前均完善内镜检查,术前常规禁食禁水,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患者心率、血压等多方面监测,气管插管全麻下开展手术。对照组予以EMR治疗:在内镜视野辅助下标记病变范围,黏膜下多点注射美蓝、甘油果糖混合液,抬起病灶;透明套帽置于内镜前端,圈套器安在透明帽内,将病灶负压吸引至透明帽内,收紧圈套器,之后以高频电刀切除病灶,若病灶过大可分次切除,待观察无病灶残留、创面无渗出后,局部喷洒生理盐水及肾上腺素溶液。观察组予以ESD治疗:内镜辅助下以碘染色明确病变位置及范围,并在病灶边缘5 mm处做好标记,沿标记点进行黏膜下注射,抬起病灶;使用针形刀沿标记外侧环形切开,黏膜下剥离病灶,过程中需反复黏膜下注射,保持剥离层处于黏膜下层,术中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一旦出现活动性出血则需及时电凝止血,确保术野清晰,对于剥离较深的病灶需以钛夹夹闭,避免穿孔、迟发性出血发生。
1.4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病灶切除率:比较2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其中整块切除为病灶整块切除,获得单块标本;完全切除为病灶彻底切除,标本边缘与肿瘤边缘存在2 mm以上距离。(3)肿瘤标志物:术前及术后7 d,采集2组3 mL空腹血,离心处理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水平。(4)生活质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共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4个领域,各100分,得分越高越好。(5)并发症:包括感染、穿孔、食管狭窄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情况对比
2.2 病灶切除率
观察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肿瘤标志物
观察组术后SCCA、CEA、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2 2组病灶切除率对比(例,%)
2.4 生活质量
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2.5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穿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3 2组肿瘤标志物对比
表4 2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5 2组并发症对比(例,%)
3 讨论
临床认为吸烟、饮酒为诱发食管癌的主要因素,过度吸烟、饮酒,可对食管黏膜造成损害,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反应,久之则会诱发增生性病变,并向癌症转化[7-8]。不良饮食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长期食用腌制食物、烧烤类食物,可促使亚硝酸盐摄取过量,而该物质为亚硝胺类化合物前体物质,具有较强致癌性,与食管黏膜长期接触,会加速食管癌的发生及发展[9-10]。此外,遗传、微量元素缺乏等也与食管癌发病存在密切关系。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内镜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得早期食管癌检出率大幅提高,及早开展治疗能够阻止肿瘤持续进展,以改善患者预后。
既往临床治疗食管癌多采用开放式手术,虽能够取得理想切除效果,但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易增加出血量,诱发多种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不仅能够用于疾病诊断,还可在内镜辅助下开展手术操作,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为术后机体恢复创造良好条件。EMR则为常用内镜术式,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病灶标记,并染色病灶部位,以便更好地切除肿瘤组织,同时还能够保持食管黏膜完整性,有助于术后食管功能恢复[11-12]。但该术式难以将病灶完整切除,尤其对于直径较大的病灶,需分多次切除,易增加术中出血量,且分次切除存在病灶残留风险。本研究中,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更高,术后SCCA、CEA、CYFRA21-1水平更低,术后生活质量中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及术后穿孔发生率更高,提示ESD治疗早期食管癌效果更佳,能够更为彻底地切除病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但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穿孔风险相对较高。ESD属于新一代内镜下术式,同样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相较于EMR其在术中能够一次性剥离病灶组织,降低病灶残留风险,增强病情控制效果,进一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13-14]。同时,ESD术中操作不受病灶大小、形态等因素影响,对于较大肿瘤也可一次性将其固有肌层完整剥离,并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减轻手术创伤,促使术后尽早恢复,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15]。但ESD对操作者经验、技术要求较高,加之食管壁偏薄,一旦术中操作不当,则存在较高的穿孔风险,且ESD操作更为精细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手术用时,相信随着ESD的不断广泛应用,医师操作会更为成熟化,手术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综上所述,ESD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疗效较EMR更佳,能够更为完整地剥离肿瘤组织,加快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手术时间较长,且穿孔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