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05-10齐子豪通信作者
齐子豪 栾 华(通信作者)
( 1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室, 辽宁 大连 116000 ;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作为临床常见的骨折形式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多是由于外作用力导致的胫骨平台骨质连接线中断,关节面塌陷或移位的骨折形式。 胫骨平台骨折是由于关节内有积血会造成膝关节活动障碍、疼痛、肿胀[1]。 若未发生移位可选择保守治疗,但更多的是需进行手术治疗,同时也是最佳的治疗方案[2]。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进入人们的视野,其手术方式相较于传统方式更为方便快捷,同时其出血量更少。 虽如此,在手术过程中甚至手术后,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形式。 有研究表明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因此本文就以50例需进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例,分析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5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25 例,男13 例,女12 例;年龄18 -68岁,平均年龄为(46.29 ±12.14)岁。 观察组25 例,男12 例,女13 例;年龄18 - 68 岁,平均年龄为(46.32 ±12.31)岁。 2 组患者就基本资料而言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均在我院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且需进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并同意。 (2)排除标准:存在表达和感知障碍;自身条件不允许或不愿参与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 其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 选择有经验的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回顾分析以往的病例,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设。 同时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其更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的知识以及技巧。 (2)手术前。 由于对疾病存在畏惧心理,同时受限于自身对于疾病及治疗的认知,加之病症带来的身体影响都使得患者极易产生诸如焦虑、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以一对一、讲座等形式进行骨折病情的相关病理知识与治疗的健康宣教,同时为其在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的疑惑和不解进行解答,以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并在改善其负面情绪的同时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 此外,在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心理变化和护理诉求之外,还应与家属相互配合,为患者的恢复护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护人员在进行患者术前准备的同时,还要根据过往治疗经验和护理病例为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和信心,同时使用常用话语言和患者表明骨折治疗的原理及进程,在稳定其情绪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使患者协助护理和手术工作的开展。 医护人员在术前护理中还要注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问题的患者需要尽快采取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改善其血流状态,同时补充呼吸需求。 对于活动性出血应及时进行包扎,并注明包扎时间,以防止时间过长而出现2 次伤害,同时在患者受伤后应尽量减少移动或被移动,防止因意外情况出现的刺伤神经或血管损伤,应在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后,采取适当的方式稳定病肢,固定措施可选用石膏托或胫骨结节骨牵引,在就医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患肢的保温工作,避免出现血管供血异常。 对于手术时机的选取,针对闭合性骨折应在患肢病症表现减轻后进行手术,一般情况下为5 -10 天,同时由于胫骨平台后髁紧邻动静脉和胫神经,所以对于胫骨平台后侧髁闭合性骨折,医护人员应当格外注意患肢动脉搏动和体表感知情况,在排除无合并头部腹部和胸部等重要器官部位和神经或血管损伤的情况下予以治疗,而当出现患肢动脉搏动异常和感知异常的情况时,应立即与专业医师进行沟通,做出紧急处理。 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需输血的患者备血,叮嘱患者禁食、水,术前留置胃管、尿管,备皮。(3)手术中。 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熟练掌握和运用寻找和利用证据的相关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手术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注意规范化护理操作。 术中取硬麻,护理人员要配合好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术中常规对病人进行消毒铺巾操作,辅助手术医师完成手术。 密切观测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的情况,注意病人的保暖工作,为病人非手术部位予以遮盖等。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等不稳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对其良好的临床配合表现给予鼓励和支持,一方面能够减轻其负面情绪,一方面也能使其以最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面对临床治疗。 (4)术后。 患者返回病室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需要将患肢使用软枕抬高,保证膝关节弯曲度5°左右,在术中麻醉效果失效后患者需全力进行各关节的收缩锻炼,并在5 -10 秒后放松,每天循环3 -4 次,每次3 -5 分钟,以术后1 周为期限,观察患肢活动情况,对于患肢严重的患者可通过CPM 机进行功能性锻炼,第1 天起始角度为-15° -0°,终止角度为10° -30°,每次锻炼时间为60 分钟,每天2 -3 次,当天锻炼结束后,可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次日是否需要加大活动角度,如需加大,则按照10° -20°的幅度逐级增加,同时其余条件不变,在术后3 -4 周后,患者的运动恢复应以肌力锻炼为主,同时伴随膝关节全力的主动屈伸活动,维持时间为5 -10 秒,每次屈伸5 -10 次,每天练习2 -3 次,以膝关节存在轻微酸胀感而无疼痛感为宜,屈伸活动以1 周为周期,每1 周期可比上1 周期增加5° -10°的活动度,在2 -3 个周期后进行X线检查,切忌患肢负重。 运动恢复目标为术后3 -4个月可以进行无痛负重行走,对于患肢病情较重患者可将此时间延长1 -2 个月,直到病情恢复。 此外,术后护理中还需要对患者患肢远端的血液、温度、肤色等情况进行观察,防止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第1 时间取仰卧位,达到保护患肢的目的,当未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可在术后2 周进行拆线,病房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外来因素感染风险。同时在放置引流管的切口处要注意是否出现堵塞,引流管脱落及引流液倒流现象,针对引流液也需要密切观察其性质和引流量,当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可以术后24 -48 小时内拔除引流管,拔除前后需要对患者患肢神经、体感温度、感知和活动情况进行观察,以进一步明确患肢下一步的局部血管与神经功能治疗方向。 (5)饮食指导以及疼痛护理。 根据患者个案档案了解其与家属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并讲解各种营养摄入及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同时再三叮嘱针对不良习惯进行调整,禁止暴饮暴食,防止营养摄入过度,并且为了保证患肢的尽快恢复,除常规摄入优质蛋白质外,日常饮食还需要以含丰富钙质、骨代谢营养素和适量磷的均衡饮食为主。 同时制定饮水时间和蔬菜水果时间表,叮嘱患者按照时间表进行饮水禁食,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如无特殊情况,尽量减少止疼药的使用,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在保证轻松和心理舒畅的情况下进行术后护理措施的实施。 (6)预防肺栓塞以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患肢末端的血液及神经等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采取正确方式按压腓肠肌,以防止患者在长期卧床恢复中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现象,降低以此形成肺栓塞,甚至猝死的发生概率,当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出现呼吸困难、晕厥、低血压休克等临床不良症状时,护理人员及家属应一方面尽快报告医生,一方面帮助患者平卧,保持其呼吸正常顺畅,待医生来后给予患者吸氧,6 -8 L/min,并根据其具体表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吗啡5-10mg 皮下注射控制心力衰竭或止疼,以将病症风险降到最低。 最后,由于患者需要卧床进行恢复治疗,因此家属需要学会必要的临床护理措施,如低高度抬臀或用手或小毛巾垫臀,以保证为皮肤减压透气,为患者净身,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出现褥疮。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对比2 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手术情况包括: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骨折处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版本分析,手术治疗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卡方(x2)检验。 当P<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护理后手术相关情况对比
护理后,对比2 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护理后手术相关情况对比(±s)
表1 2 组患者护理后手术相关情况对比(±s)
?
2.2 2 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对比2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观察组非常满意12 例,满意9 例,一般3 例,不满意1 例,满意度为96 %;对照组非常满意5 例,满意7 例,一般7 例,不满意6 例,满意度为7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胫骨骨折形式之一[4-5]。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膝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其具有较为特殊的解剖位置,骨折后关节面会压缩、移位,如果不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那么将有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针对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多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这种术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并不十分理想。 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是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进入人们视野,相较于传统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同时更为便捷。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 帮助其更快恢复健康[6-7]。
作为人体较为复杂,且具有重要作用的关节,膝关节功能的好坏直接可以判断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成功与否和围术期护理方式是否合适,因此为尽可能的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术前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临床信息收集,并以此作为依据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早干预,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医护人员应当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以保证患者情绪平稳,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临床治疗和护理中。 鉴于骨科手术护理的特殊性,患者为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需要进行早活动,晚负重的临床运动[8]。 此外,自患者入院开始,医护人员便需要对其与家属进行疾病健康知识的正确宣教,使其明白运动锻炼的重要意义。 通过已有的临床资料和文章的讲述,我们都能够很客观的认识到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高质量的康复护理,对于其康复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整体的不断发展,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诸如胫骨平台骨折这类由于意外伤害而造成的伤害事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提高其护理的效果,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客观上来说它也有利于推动医患关系和医疗卫生水平往更好的地方发展[9]。 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形式,是寻找证据利用证据的有效运用。 循证护理主要是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回顾分析以往病例,总结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对患者入院后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护理,有效的从患者身心进行护理[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对比2 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2 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 组数据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突发性高能量冲击是导致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强烈冲击会使胫骨平台内外受力均匀性出现变化,改变股骨-胫骨-膝关节之间的力线,由于骨折时胫骨平台面为主要受力面,而膝关节囊内结构又连接紧密,故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多合并有膝关节韧带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膝关节畸形或功能障碍,为患者日后的行走带来严重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保证关节内固定的稳固、确保关节面复位后具有高度准确的对线对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虽然一直是治疗该骨折的主要方法,但是膝关节内结构非常紧密,施术者难以获得良好的术野,通常需要反复复位,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复位不准,这无疑会导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在术后得不到理想的恢复效果。 与之相比,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创伤小,术中较少暴露组织,感染风险低;借助关节镜医生可以清晰了解患者的骨折状况其半月板与韧带的合并损伤状况,进而给予患者精确的处理修复;并且由于不必切开关节囊,因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可以恢复得更好;但治疗过程中,仍然需要良好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应使其充分明白运动锻炼与病情恢复之间的关系,并促使其提高对于术后护理功能运动的重视程度[11]。现代医学中将胫骨平台骨折看作是患者胫骨关节受到强力撞击而出现的骨折,因为手术中经常采用钢板固定的方式进行恢复和治疗,不过由于患者体质和病情影响,常出现诸多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 以往临床中仅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尽管起到一定改善骨关节功能的效果,但患者预后效果仍不够理想,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循环护理的出现和应用改善了这一现状,循环护理下对炎性分泌物渗出的降低、减少肌腱粘连等功效显著,患者骨关节功能改善亦更加明显[12]。 除了治疗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必要的护理配合,还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注意营养均衡饮食,以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过食油腻厚味导致营养过剩,影响骨折愈合及康复训练。 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伤肢的功能恢复非常重要,每一时期的锻炼都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术后康复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并且通过患者卧床时进行的关节和肌肉训练,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后进行的按摩也能够促进肠道消化,进一步降低术后肠胃不适现象的发生。 由此可见,由于胫骨平台骨折的特殊性,使得患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恢复,存在较高的风险引起多种并发症,最终对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造成影响,为此,在患者术后以中西医治疗结合为理念,提高运动锻炼效果的同时,联合循环护理中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下肢血液运行,舒经通络,避免关节功能影响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室中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