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地理的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

2023-05-10蒙春圆

关键词:主题学习初中地理

蒙春圆

摘   要:近年来,初中地理深受教育者关注。增强多学科知识融合教学的力度,在一定程度满足了现实层面的客观要求。当前地理试题更侧重于创新与开放,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综合基础,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各类文科知识的交融。针对初中地理的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进行研究,能剖析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及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初中地理教师开展跨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活动的建议,能为更多的初中地理教师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教学思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初中地理;主题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5-0043-04

随着现代考试制度的改革,初中授课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受新课程标准影响,地理学科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日益紧密。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着眼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不是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这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个人能力。地理学科的定位比较特殊,既可以将其归属于自然科学类的学科,又可以归属于人文科学类的学科,正是这种特殊性,才使得初中地理学科可以满足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中宽泛的横向联系,消除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屏障,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个人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助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达到学科知识之间融会贯通的目标,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文科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有益于学生的日后学习与发展。

一、初中地理的語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性与地区性,所以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比较统一且简洁,其中自然部分可以和理科知识综合,而人文部分的知识则更易于与文科知识综合,文理科知识的大综合更容易显现出地理学科知识的复杂性,不仅包括自然方面的知识,更有人类社会发展所包含的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政史地三科才被归属于文科体系,这也恰恰说明了这三门课程是可以形成知识链接的。融合主题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知识互通能力,帮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理解各科知识之间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况且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作用是相互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拿来为地理知识提供理解条件,那么地理知识也可以主动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形成关联,在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时,会因为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而将地理知识用于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现代素质教育工作所追求的个人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各学科的知识学习产生较大的帮助。毕竟如今的考试题型,都会注意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无论是语文,还是历史,考试中都可能会出现以地理问题为背景资料的题型,而学生的地理知识能力将会影响解题的水平,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越好,这类题目的解题难度就越小,所以初中地理教师要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二、初中地理的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

(一)教师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

开展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最为基础的条件,就是初中地理教师自身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拥有能够开展此项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在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中,初中地理教师要能够深入且系统地将知识联系的部分,展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如果初中地理教师只是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一知半解,则难以剖析出各科教材之间有联系的部分。从这一点来看,初中地理教师要先做到胸有成竹,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恰如其分的应用到活动中,和初中地理学科的教材内容形成有机联系,同时也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要虚心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积极到相关学科中采集可用的内容。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和语文学科的教师、历史学科的教师做好沟通工作,共同研讨跨学科融合主题活动中能够应用的内容,必要时还可以请其他学科的教师予以帮助。总之,初中地理教师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应当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书写教案时要对相关活动做出妥善安排,设计好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有序开展其余的教学活动。

(二)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横向知识联系包括多个方面,初中地理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在课堂中引入其他学科知识时,避免学生不理解或者不明晰的情况出现。其他学科有些知识可能学生当下并未学习,或者有些知识已经超出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范围,那么初中地理教师就需要注意,活动中所引入的其他学科知识,是否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是否为学生已经掌握的,这也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跨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当下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出发,以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为基础,对融合教学活动的内容作出具体安排,即便是活动中的小细节,也要精益求精,令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可以恰到好处。从本质上来说,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培育,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强化,促使学生所学习的各类知识能够产生一定的联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就应当构建出完整化的知识结构,才更容易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增强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学科之间是具有横向联系的,而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或者只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活动,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在此类活动中有所收获,对知识板块形成系统认知,助力了解诸多知识的融合点,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在与相邻学科的知识联系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增强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实用性。比如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教学软件来扩展其他资料,以实现初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新颖的教学形式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便于学生对活动内容产生更深的记忆。另外,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注意活动的深度,就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跨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不宜过深,也不宜过度关注其他学科,毕竟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还是要以地理本学科的知识为主,初中地理教师要避免本次活动成为其他学科的复习课。

三、初中地理的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的实践设计与过程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次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当下的和平来之不易;二是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自主收集相关资料;三是增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通过对一些全球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运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来论述地理现象,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知识讲解

本次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主题围绕世界和平展开,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地理的知识教学要让学生形成更为正确的全球意识,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主动关注全球性的问题及社会热点,可以深入思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明确更远大的方向。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引言来提炼要点,指出人类在发展进程中的各方面问题,在人类社会几次重大灾难的讲解中,升华和平来之不易的主题思想。

(三)难点重点解析

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如何实施,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和平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平与发展的意识。本次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中国推动世界发展的做法,不以偏激的想法去曲解我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做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当下时代中,我国能够做出的一些发展与创新包括哪些,如何让社会大众更广泛地支持这些政策、自觉维护社会健康发展,如何能提升社会大众的积极性等等,其中也包括环保、节能等与地理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选择

在本次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为更好地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形成自然化的知识迁移,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初中教师在课前咨询了历史学科教师,以提升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程度,使本次活动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果。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初中地理教师更注重对课堂重心的把握,虽然要在活动中完成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但却不能过度侧重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仍然要以地理学科的知识为主,所以在活动中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提出自我想法的同时,对地理知识产生深入思考,因此,教师选择了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小组在不同问题的探讨交流中逐渐产生深思。

(五)课程设计特色

本次语史地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特色在于对融合部分的科学设计,与以往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不同,本次活动更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教师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以探究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小组的学习任务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小,也愿意在活动中和教师交流,使得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层次,对学生每个活动阶段的能力变化了然于胸,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方案。

本次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选择的内容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我国版图的南北地区纬度跨度较大,所以南北方的饮食、交通、语言及文化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有许多,涉及到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不同气候、不同地理条件造就的不同生活习惯。在活动中,教师以西安和杭州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引入“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讨论南北方城市的差异,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有南北方气候差异的影响,如:杭州的气候比较湿润、西安地处北方则比较干燥,也有地理位置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如:杭州属于东南沿海城市、而西安属于内陆城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些歷史图片与资料,跟随资料的延展,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看出两个城市的发展与变化。西安被称为“六朝古都”,杭州被称为“两朝古都”,许多有名的历史事件都与这两个城市有关,比如“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出发的,杭州是南宋的贸易中心等等。教师在课堂中提出开放性问题:你认为西安和杭州哪一个更适合做古代王朝的都城?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针对两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做出多方面的分析,比如西安地处盆地中心,城市周边有山脉作为屏障,也有学生认为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好、文化底蕴更高,并且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一年四季气候宜人等等。从本次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确实有许多融合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研究杭州这座城市时,学生列举了许多南宋诗人的作品,与语文学科的知识产生链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语史地跨学科的知识大融合。

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学应当以学生更加受用的方式开展,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活动的方式虽然缺少经验,但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理念是适应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共通点,形成连续性的有效记忆。

参考文献:

[1]杨丽红.跨学科融合的初中地理教学初探——以《长江》为例[J].新校园,2022,(02):47~48.

[2]王月娟.以“陆地的五种地形类型”为例谈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J].求学,2021,(19):51~52.

[3]赵   青.举一反三——浅谈初中地理融合教学[J].新课程,2020,(52):103.

[4]史新强.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陆地的五种地形类型”为例[J].地理教学,2020,(01):32~36.

[5]张晶晶.初中地理教学跨学科融合的原则、路径与效果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9):23.

猜你喜欢

主题学习初中地理
新课程理念下补充型主题学习浅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训练》微课体系设计探讨
微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探究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模式和结构组织与管理策略的研究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