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2023-05-08聂焱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采暖期丹东市达峰

聂焱

(辽宁省丹东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丹东 118000)

1 引言

丹东市是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地域特征的城市,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备受关注。“十三五”期间,丹东市把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作为环境管理的首要工作,实施了大气排放清单核查及达标规划编制等工作,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改善。

2 丹东市大气污染特征

“十三五”期间,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无显著变化。“十三五”末期,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十二五”末期,2020 年达标率比2015 年提高了10.9%,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1]。

“十三五”期间,丹东市各年度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在319~353 d 之间,达标率在87.2%~96.7%之间。2016—2018 年达标天数逐年增多,2019 年稍有回落,2020 年再次增至与2018 年基本持平。5 年中2018 年优级天数最多、污染天数最少,无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达标率96.7%,为“十三五”期间最高;2016 年优级天数最少、污染天数最多,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天数均为5 年中最多,且有1 d 天为严重污染,达标率87.2%,为“十三五”期间最低。

2.1 空气污染特点

丹东市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比较复杂,季节及地域的影响较大,扬尘污染、煤烟污染、机动车尾气、工业污染等多种污染并存,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的特点,空气污染防治难度较大。

2.2 季节变化特征

根据丹东市区2016—2020 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2],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从总体上看,各项污染物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除臭氧外,其他各项污染物浓度值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臭氧浓度值则与其他污染物不同,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按春、夏、秋、冬顺序依次降低,非采暖期明显高于采暖期,详见表1。

2.3 功能区污染特征

“十三五”期间,丹东市各项污染物浓度功能区差异不明显,交通区、工业区相对较高,清洁区、居民区相对较低。工业区的PM2.5,SO2,CO 浓度在各功能区中高于其他功能区;交通区的PM10和NO2浓度高于其他功能区;居民区的O3浓度高于其他功能区,详见表2。

2.4 综合指数和首要污染物

“十三五”期间,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在3.39~4.43 之间,无显著变化趋势。“十三五”末期,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相比“十二五”末期下降1.24,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各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最大指数的污染物均为PM2.5,其数值在0.83~1.17之间,即PM2.5为丹东市区整个“十三五”期间首要污染物。从各污染物单项指数看,除SO2污染情况有所好转,其他各项污染物无显著变化,2020 年与2015年相比,除O3以外,其他污染物单项指数整体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向好,O3污染加重,详见表3。

表3 2015—2020 年丹东市区污染物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统计结果

从首要污染物天数情况统计[4]看,“十三五”期间,丹东市各项污染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总天数、超标天数和作为首要污染物时超标天数占全年超标天数的比例均无显著变化。PM2.5对丹东市区环境空气污染贡献最大,其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总天数和超标天数均为各项污染物中最多,其次为O3。5 年中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共445 d,其中超标105 d,超标天数最多的年份是2016 年,为33 d,占当年超标天比例87.5%;O3作为首要污染物共353 d,其中超标20 d,超标天数最多的年份是2016 年和2019 年,均为7 d,分别占当年超标天比例的14.9%和26.9%;PM10作为首要污染物共297 d,其中超标4 d,均出现在2016年,占当年超标天比例的8.5%;SO2,NO2和CO 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分别为6,3,0 d,均无超标天出现。

2.5 主要环境问题

“十三五”期间,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PM2.5年均浓度值超标现象,且PM2.5采暖期污染较重,究其原因,除传统产业结构和北方气候特点导致的燃煤、扬尘及汽车尾气污染外,丹东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不利气象条件也是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丹东市区地理位置面江临海,鸭绿江流经丹东市区,最终汇入北黄海,江陆、海陆温差显著,当江上、海上暖空气流到达大陆上时,容易出现逆温天气,形成大雾,极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尤其在冬季、取暖期,更加重环境空气污染。“十三五”期间,丹东市区PM2.5超标天数为107 d,其中97 d 伴有不良气象条件,占比90.7%。

3 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

“十三五”期间,丹东市环境空气质量已经持续达标,“十四五”期间需要继续保持达标并逐步改善,重点任务围绕2030 年碳达峰工作开展,科学编制《丹东市2016—2020 年度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丹东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丹东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全面摸清丹东市“十三五”期间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开展重点领域及行业达峰行动,结合丹东市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CO2排放达峰目标、路线图、实施路径,将丹东市CO2排放达峰工作与力争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相衔接,制定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求的达峰目标。

基于能源、工业、交通、产业结构等的优化减排效果评估结果,利用WRF+CMAQ 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空气质量改善状况。

基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结果,利用WRF+CMAQ 空气质量模型预测未来空气质量状况,将空气质量预测结果与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各项空气质量指标与标准之间的差距,确定丹东市空气质量达标面临的主要瓶颈与挑战。

根据减排的主要任务与措施规划,进行减排情景模拟,在减排情景模拟达标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不利气象条件,进行不利气象减排情景模拟,保证在气象条件较差的情景下仍能稳定达标。

由预设情景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到2025 年,按照减排情景设计来看,基本能达到目标。PM2.5的治理较为复杂,除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秸秆的燃烧和扬尘所带来的一次排放以外,VOCs 和NO2也是二次生成的PM2.5重要的前体物。此外,考虑到天气因素对于丹东污染的较大影响,为确保PM2.5能够稳定达标,除了加大化石燃料燃烧和秸秆燃烧的减排力度,也不能忽视对于VOCs 和NO2的排放控制[5]。

4 丹东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4.1 建立“三个机制”

(1)碳排放达峰管控机制。围绕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温室气体管控等工作,组织发改、统计等部门共同研究,建立定期会商协调机制,为完成碳排放达峰任务提供依据。

(2)柴油货车治理机制。围绕重型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治理等工作,组织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检验、维修、处罚等管控机制,对柴油货车做到闭环管理。

(3)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围绕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对工作,组织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为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对提供数据支撑。

4.2 打造“四项工程”

(1)碳排放达峰管控工程。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十三五”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PM2.5和VOCs 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工程。统筹PM2.5和O3协同控制,落实燃煤锅炉达标排放,压实储油库、涂装、医药等6 个VOCs 排放重点行业管理。重点实施储油库、涂装等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安装在线监控,解决VOCs 超标排放问题。督导大型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推进油烟排放在线监控试点工作,联合住建部门对建成区建筑工地安装扬尘视频监控。

(3)柴油货车尾气检验维修处罚联动工程。针对柴油货车尾气治理薄弱环节,在原有1 套固定式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再安装1 套,开展机动车检验、维修、处罚联动,全面排查非道路移动机械并编码登记,加大集中停泊地、大型厂区、施工工地的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监测,对尾气超标排放车辆实行闭环管理。

(4)燃煤锅炉治理工程。完成全市各类锅炉统计清单,确定大气排污重点单位,实施分类管控。

5 结语

“十三五”期间,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整体较“十二五”时期有所好转。丹东市区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冬季、采暖期污染最重。各项污染物浓度功能区差异不明显,交通区、工业区相对较高,清洁区、居民区相对较低。PM2.5年均浓度值仍存在超标现象,采暖期污染较重。

应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和“气化丹东”为目标,深入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和柴油货车攻坚战,加强PM2.5和O3治理协同管控,突出抓好VOCs 和NOX协同治理。

猜你喜欢

采暖期丹东市达峰
采暖期与非采暖期青岛市区PM2.5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迎接人口“达峰”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集中供暖与非集中供暖城市的冬季大气污染状况
——以天津和上海为例
采暖期及非采暖期球团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大叶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原来我挺厉害的
高三的笑脸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