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灵动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23-05-08万大全
万大全
摘 要:灵动课堂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其积极主动发言,参与教学活动的开展,培育学生灵活思维的课堂。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奠定灵动课堂的基础;调动学生情绪,促进灵动课堂生成;同时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促进学生的思想灵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建构知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取学生的认知经验,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建构灵动有趣的课堂,促进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小学数学;灵动课堂;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1-0104-04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同时,信息化技术手段也开始进入教育行业,为小学数学构建灵动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作为快速更新的技术形式,拥有一些便捷性和资源多元性,运用在教学中,对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辅助情境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促成灵动课堂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動频率,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热情,促进灵动课堂的塑造。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手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温故知新的机会,提取学生的认知经验,促进学生思维灵动起来。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时代带来的信息便利,同时也在寻找适当的教学设计途径,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关系着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以一种辅助性工具的角色,将抽象的知识以具象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创设生动的教学场景,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轻松找到互动的要点,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教育事业带来高效性的质量提升,建构出灵动的数学课堂。
一、 小学数学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近些年在学术界一直被反复提及,那什么是灵动课堂?小学数学灵动课堂有些什么特点?信息技术如何对小学数学课堂发挥作用?以下就相关问题进行梳理。
(一)什么是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作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其积极主动发言,参与教学活动的开展,培育学生灵活思维的课堂。由此可见,灵动课堂应包括如下内涵:
1. 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以及与既定教学内容有关的一切可用资源,含现场实物资源、电子音视频网络资源以及师生关系资源等。这些教学资源是构建灵动课堂的基本资源,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其发挥应用的作用。
2.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要让学生课堂上思维灵动,得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比如引导学生创设一个便利店购物情境,让学生体验购物的过程和人民币计算的过程。再比如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演示数学应用的场景,让学生基于虚拟技术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之处。不管用哪种方式,生动的数学应用情境的建构,对学生思维灵动性的激活有重要的意义。
3. 营造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
灵动的课堂要求学生敢于思考并敢于开口表达,这就需要有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来支持。试想,如果学生对教师有着权威式的敬畏甚至害怕,生怕出错,不敢发言,则全班学生就没有思想火花碰撞的可能。这样的情况下,课堂也就无法灵动起来。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动脑,敢于表达。
4. 引导积极思考探究
灵动的课堂,需要学生活跃的思维,要让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为此,教师要合理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方式展开思考和探究。特别是围绕一个大目标设定的系列问题串的探究,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步步探究,层层推进,最终可以带着成就感接近学习目标。如此思考探究活动操作下来,整堂课也就充满了灵动感。
(二)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价值
小学数学是面向儿童的教学活动,针对儿童心理需求,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建构可以通过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完成数学教学目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其带有开放性、综合性以及高效性等特点,被教师所关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标志着数学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推动课堂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提高数学教育水平,为培养小学数学符号概念、推理能力、抽象思维等核心素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灵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可以具象化抽象教学内容,增加知识的直观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频率,使学生跟进教师的思维动向,同时也方便教师随时提供不方便展示的实际生活和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意识的树立,从而完整地培养出学生灵活生动的数学思维,深化学生对数学抽象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三)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特点
教育行业在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受到过比较系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教育的师范毕业生也陆陆续续踏进教育行业,教育事业会跟上信息化技术的脚步。建设灵动的数学课堂,需要全体一线教师的努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灵动课堂在于其灵动性,其能够联系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活化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数学知识生动的生命力,带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调动数学知识体系去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
总之,小学数学灵动课堂是顺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认知心理的教学趋势,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 信息化手段对小学数学灵动课堂建构的意义
信息化技术手段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可以辅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直面教学内容中晦涩的部分,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形成灵动课堂的基础,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把融合了数学知识的应用题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温故知新,缩短学生群体之间的理解差异,有利于灵动课堂的建设。
(一)辅助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奠定灵动课堂的基础
小学数学相较于其他平行学科,带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数学思维,才能顺利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小学数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面向的学生是儿童,儿童的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还有逻辑体系处在塑造过程中,思维参照还处于具象思维中,整体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比较完善的、充分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儿童心理发展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含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儿童心理需求,奠定灵动课堂的基础,推动教学活动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倾倒式的知识灌输,大量的知识充斥在课堂中,过去的未理解的知识加上新的晦涩知识涌入学生的脑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抗拒度,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视觉优势,把数学知识以三维视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把隐含在数学文字中的抽象图形具象化,利于学生了解抽象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枯燥知识的理解。
(二)助推师生互助,调动学生情绪,促进灵动课堂生成
数学学科是具有严谨且联系紧密的知识架构,每一个知识互相联系地存在于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中。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的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不落下任何一个知识点。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互动性,要求教师抛出相应的趣味问题,驱使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探索问题的趋向做好与课堂主题相关性的引导,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索不会脱离问题主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探索走向也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从而系统建构比较完整的灵动课堂。
(三)帮助温故知新,调用学生认知经验,促进学生思想灵动
小学数学整体含有抽象性特征,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但学生理解能力有些许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尤其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难题上,学生往往只能获取一半的知识需求,但是这一半的知识点中也还有独立不联系的可能,这在解题结果上呈现三种情况:完全不会解、一知半解以及少量的全解。这是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充分造成的理解差异,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把过去已经掌握的认知经验与当前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促进学生灵动思维的形成,缩小学生群体对同一数学问题的整体认知差异,有利于激发学生互相讨论或者求助教师的主动性,从而刺激建设出灵动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 基于信息化手段建构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策略
基于信息化手段,可以从多方面建构小学数学灵动课堂。
(一)生动情景导入,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运用大致包括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教学课件、使用各种教学模型制作等,纵观许多教师的教学情况,有些地区经济未达标,但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投放计算机,这为信息化技术打造的情境导入教学设计提供很好的技术基础。一堂课的开头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关系着整节课的课堂氛围,生动的情境导入决定着课堂的情感基調,有趣的情感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动学习、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数学灵动课堂的建设有极大的裨益。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课本“认识时间”单元中,教师除了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上的时间知识,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时间表现形式,尤其是可以展示动态的时间变化,利于学生对时间的深入认识。采用丰富有趣的动画技术,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生动的情境,从而调动起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后续灵动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
(二)利用互联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如教育部中小学智慧平台中,就有中小学各科的教学资源可利用。还有一些微课资源平台也可利用。教学实践中,适当调用互联网相关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观看相关微课视频或慕课视频,然后指导学生一起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课堂变动灵动。
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可以让学生先从多媒体电脑上集体观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何磊老师主讲的视频课程,自主学习相关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这一过程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训练指导相结合的过程。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观看视频课程时都比较专注,能较好地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这时加以教师现场的讲解指导,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可见,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训练。而且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是在灵动运转中的,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活跃。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动画情景促进学生灵动思考
教材上的例子都是抽象而静态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发挥充分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相关例子能动态化地呈现,则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进入例题情境,实现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9页有一道图片情境例题:场景为梅山公园门口,左边牌子上注明为售票处,标价为“成人票15元,儿童票5元”,窗口一个成人在买票,正在表达的内容是“买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下方思考提示为“一共要多少元?”这幅图学生要看懂自然也不会太难,无非花的时间长短不一。但就算看懂了,由于图片的静态化特点,学生在思维上难以活跃起来,思考的灵动性难以被调动。如果我们利用Flash将这道题的场景转制成具有动感效果的场景动画,由于音频视频对感官的刺激作用,效果就会大大的不同。笔者为此进行了尝试,花了一点时间将题目内容以Flash二维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先是爸爸妈妈带着一个小孩一起向梅山公园大门走去。然后切换场景,放大人物,爸爸说:“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买票。”妈妈说:“好的!”爸爸走到窗口,看了看墙上贴的价格,说:“你好,我买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镜头转向站在一旁的妈妈和孩子,孩子发问:“这一共要多少钱啊?”这时画面暂停,教师引导学生开始解决问题,帮助孩子解答疑问。笔者发现,学生思维很活跃,开始积极思考讨论和列式计算。很快,学生给出了答案。这时动画继续,爸爸回头给孩子说:“成人票1张15元,买2张就是30元,因为15乘以2等于30。”妈妈接着说:“儿童票1张5元,我们只买1张儿童票,要多少钱呢?”“5元。”孩子张口答道。妈妈接着问:“刚才2张成人票用了30元,再加上儿童票5元,一共多少钱呢?”孩子回答:“35元!”妈妈说:“恩,真聪明!”然后动画片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学生看到这里,一个个也会心地笑了。接下来,再让学生就刚才的问题思路进行表达,一个个显得很活跃。
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教科书中一些例子进行动态化表达,以儿童喜欢的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灵动性。
(四)利用智能游戏方式促进学生灵动参与
一些触屏式设备上可以支持学生参与互动,让学生有更好的参与感。比如某小学教室中安装了触屏式多媒体设备,数学老师在某堂课上利用希沃课件设计了一个摘苹果比赛的小游戏。屏幕均分为左右两屏,两个学生站在屏幕前,在教师的指令下开始从树上摘苹果。当学生触碰到苹果后,苹果就自动跟着手势进入指定的篮子中。最后比一比看谁摘得多。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但学生有参与,其他同学作为观众也很兴奋,整堂课因此而显得气氛活跃,灵动非凡。可见,适当的交互可以让学生有良好的参与感,能促进学生思维灵动,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有趣。
四、 结语
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市面上有很多软件能较好地支持小学数学教师智能化地实施教学。在智能化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则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使课堂变得灵动,最终使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蔡军.优化教学设计,打造灵动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20(18):25-26.
[2]李锋.立足信息化教学手段打造小学数学灵动课堂[J].亚太教育,2022(4):137-139.
[3]胡春兰.构建“四位一体”的小学数学灵动课堂[J].新课程导学,2021(2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