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3-05-06张莲贾宏超张苗苗吕博华张玮徐广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后遗症脑脊液

张莲,贾宏超,张苗苗,吕博华,张玮,徐广超

化脓性脑膜炎(PM)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意识异常、脑脊液脓性变化等,可导致患儿的智力水平下降及神经功能受损[1-2]。PM的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3]。目前临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虽对患儿的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并不理想[4]。高热是PM患儿的常见症状,长时间高热会导致患儿机体氧耗量增加,累及多个脏器,故有效控制体温有助于改善病情[5-6]。亚低温是一种神经系统保护措施,通过将温度调节至低于细菌生长的温度,可达到有效抑菌的目的。既往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脑部疾病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7-8]。咪达唑仑具有镇静、控制惊厥、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多用于麻醉中[9],将其与亚低温联合治疗PM患儿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现观察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PM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定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3例P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42例患儿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6(4.32±1.06)岁;病程2~7(4.16±1.26)d;伴有硬脑膜积液26例(61.90%)。B组61例患儿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1~7(4.20±1.05)岁;病程1~6(4.11±1.32)d;伴有硬脑膜积液36例(59.02%)。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硬脑膜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0]中关于PM的诊断标准;(2)脑脊液、血培养病原菌呈阳性;(3)临床资料完整;(4)对本研究治疗药物无禁忌证;(5)此前未接受相关治疗;(6)无认知障碍;(7)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审查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脑膜炎者;(2)合并其他致病菌引起的颅内感染者;(3)合并颅脑外伤、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4)合并哮喘、免疫功能障碍、全身性感染或严重的脏器功能异常者;(5)合并先天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A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退热、降颅内压药物,保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营养与呼吸支持等常规干预。B组患儿在A组基础上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将患儿置于冰毯上并佩戴冰帽,通过亚低温治疗仪器(YZK-1076型)对患儿进行降温(维持口腔温度为32~35 ℃),每小时降低1 ℃,持续治疗1周,而后采用自然复温法对患儿进行复温(维持口腔温度为36~37 ℃),在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过程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53019,规格:3 ml ∶15 mg),初始剂量为0.15 mg/kg,而后静脉泵注1.00~6.00 μg·kg-1·min-1持续1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脑脊液相关指标: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通过腰椎穿刺术取患儿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测,检测其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葡萄糖水平及蛋白水平。(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患儿意识恢复、抽搐消失、嗜睡症状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3)后遗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癫痫、听觉神经障碍与肢体活动障碍。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神经功能、颅内压、脑脊液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未出现后遗症;好转: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存在轻微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脑脊液相关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未改善,神经及行为异常,颅内压、脑脊液相关指标未改善或进展,并出现一系列后遗症;死亡。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B组患儿治愈35例(57.38%)、好转20例(32.79%)、无效5例(8.20%)、死亡1例(1.64%);A组患儿治愈12例(28.57%)、好转15例(35.71%)、无效12例(28.57%)、死亡3例(7.14%)。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6%,高于A组的64.29%(χ2=10.262,P<0.001)。

2.2 脑脊液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及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水平低于A组,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高于A组(P<0.01),见表1。

表1 A组与B组治疗前后脑脊液相关指标比较

2.3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B组意识恢复、抽搐消失、嗜睡症状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见表2。

表2 A组与B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4 后遗症比较 B组发生1例听觉神经障碍、2例肢体活动障碍;A组发生2例癫痫、3例听觉神经障碍、3例肢体活动障碍。B组后遗症总发生率为4.92%,低于A组的19.05%(χ2=5.206,P=0.023)。

3 讨 论

PM多发生在蛛网膜、表层脑组织等部位,其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阳性菌及大肠埃希菌等[11],多因血—脑脊液屏障受损,导致细菌侵入而引起颅内感染,进而引发颅内压力升高、惊厥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引发呼吸衰竭及死亡等[12]。患儿发病年龄小,仅采取单纯的对症治疗虽能够缓解症状,但疾病复发率较高,且易并发颅内高压、癫痫等后遗症[1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PM的治疗手段不断提高,寻求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14]。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治疗1周后B组患儿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水平均较A组低,且脑脊液葡萄糖水平较A组高;此外,B组患儿意识恢复、抽搐消失、嗜睡症状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提示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PM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快速恢复,究其原因在于:PM患儿血—脑脊液屏障损伤后通透性增加,大量的血浆蛋白进入脑脊液,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及功能障碍,故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水平、脑脊液压力均上升,当大量细菌入侵颅脑时,致使葡萄糖的消耗量增加,导致脑脊液中葡萄糖水平降低,上述4项指标均与PM疾病进展相关。亚低温治疗的理想温度多维持在32~35 ℃,是通过将患儿体温控制在设定范围内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式,使用亚低温治疗能够阻止细胞凋亡,降低患儿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抑制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神经元的功能,亚低温治疗可减少脑细胞蛋白的丢失,从而促进患儿脑功能快速恢复,改善病情,故B组患儿脑脊液各指标明显改善,且机体康复进程加速。除此之外,B组患儿治疗后后遗症总发生率明显较A组低,提示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PM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咪达唑仑具有安眠、放松肌肉及镇静等作用,其因自身的水溶性特点能够在患儿体内转化为亲脂性物质,直达病灶并对神经系统快速产生作用,且该药物的t1/2短,能够持续泵注,在PM患儿接受亚低温治疗期间采用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神经症状,且能够促进代谢,降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PM患儿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脑脊液指标,促进患儿快速恢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但本研究仅是单中心的回顾性分析,且样本量有限,今后研究中将会增加试验的设计性并扩大样本量,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后遗症脑脊液
春天的“后遗症”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