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转岗教师打造合适的教研模式

2023-05-06李绪鸿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4期
关键词:组织者研讨幼儿教师

李绪鸿

《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如今,一批在编中小学教师被陆续调配,转入急需教师的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这一举措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缓解了当前幼儿园教师紧缺的现状,幼儿园中“转岗教师”便由此而生。

转岗教师以小学中低学段教学教师居多,转岗后部分教师担任幼儿园管理人员或后勤人员。由于面对的教育对象与专业要求不同,出现了转岗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对幼儿教育的职业认同感较低、专业理论知识不够、专业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多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也成为转岗教师难以突破的瓶颈。

转岗教师开展教研面临的问题

由于专业不对口,缺乏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多数转岗教师在工作中存在“教孩子唱唱歌、跳跳舞、讲讲故事”“只要看住孩子不磕不碰不出事”等想法,保教工作无法落实,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矛盾突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呢?

首先,管理者对教研活动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传统观念对幼儿教师开展教研有偏见,管理层或不在乎幼儿教师的教研能力如何,或觉得没有价值,真正支持幼儿教师开展教研的人很少,导致幼儿教师开展教研的热情不高。

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人员由转岗教师担任,认识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对其规律和方法的主动探索。长此以往,出现了“教研活动被经常性地挤掉”“教研工作形式化”等问题。

其次,组织者在开展教研活动时缺乏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对现有的开展教研活动的有效方式、方法的经验不够;另一方面,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较少。这种研究上的薄弱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园教研实践的发展。

第三,实践者在教研活动中缺乏参与的动力。“研究型教师”正在成为幼儿教师面临的新要求。这种新角色客观上要求幼儿园必须加强教研工作。然而,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过程中厘清研究对象、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确保研究有效开展的能力欠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本就专业能力欠缺的转岗教师难以参与其中,出现“边缘化”的现象。同时,幼儿园不易量化的工作成效、不健全的评价机制也影响了他们参与教研活动、提升专业素养的积极性。

转岗教师教研的类型与形式

转岗教师应积极提升专业理念和人文修养,筑牢学前教育理论基础,提高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等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转岗教师既有师范院校毕业的,也有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育背景、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因此,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师范生,主要强化其学前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创设、乡土游戏开发、专题學习与案例研讨等。对于非师范生,则侧重于帮助其获得理解幼儿教育课程、设计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如五大领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保育工作的实施等。转岗教师开展教研的类型与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专题学习型教研。首先是讲师指导式。教研活动组织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邀请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骨干教师组建讲师团,选择转岗教师需要学习的政策文件、书籍、报纸、杂志或其他有关资料,进行系统解读。通过讲座引导的方式让转岗教师了解学前教育的职业价值,通过榜样引领的方法让转岗教师热爱幼儿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体验职业幸福感,提升职业认同感,克服转岗后的茫然和惶恐,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是考查过关式。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考查、检测转岗教师对幼儿教育相关政策法规、职业理解与认知等情况,促进转岗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自发学习。

第二,工作实践型教研,包括研讨辩论式、听课评课式和教学比武式等实践活动。根据转岗主(配)班和保育员岗位教师不同需求,分别组织适合转岗教师的主题研讨活动。教研活动组织者提前准备,安排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教师主讲,转岗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必要的补充、完善,转岗教师在参与过程中畅谈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明晰工作思路,之后团队共同研讨,达成共识。

通过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转岗教师亮相课、展示课研讨活动。讲课教师认真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方法及体会,参研教师实事求是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活动组织者进行总结。转岗教师在反复推敲、质疑、辩论过程中发现幼儿园教学活动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区别,完成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提升,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比武是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岗位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定期开展诸如自弹自唱、讲故事、简笔画等教师专业技能比武,内务整理等保育员技能比武,能有效提升转岗教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第三,持续研究型教研,包括学情分析式、论坛交流式、自修反思式和课题研究式。要经常性地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转岗教师进行班级学情分析,分析所在班级的幼儿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游戏情况等,帮助和引导转岗教师关注教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与家长和幼儿的沟通与交流。组织者要明确活动的任务,组织参与活动的教师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确保研讨活动中能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论坛交流式教研活动是为转岗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组织者在活动前确定交流的主题,明确负责人,确定参加人员、地点、时间等,同时主讲人提前准备资料。在经验交流时,主讲人作为主发言人,其他参与人员就议题展开讨论,帮助转岗教师树立自信心。

通过倡导读书、撰写读书感悟、撰写教育笔记等方式,引导转岗教师开展自学自修、自我反思,加强自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激发转岗教师内在发展动力,不断突破自我,获得提升,实现自主成长。鼓励转岗教师根据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组织者研讨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导演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最节电的人
我军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周逸群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