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Hcy、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
2023-05-05马晓颖
马晓颖
帕金森病(PD)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有资料显示,我国≥65岁PD患病率约为1.7%,由于年龄增长、遗传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及运动缓慢等运动状态或睡眠、情绪、认知等功能存在障碍为主的非运动性障碍,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迁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3]。临床PD患者多选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抗胆碱能等药物,显著改善PD临床症状,效果确切,但不同药物疗效存在显著差异,且疾病治疗过程中症状波动和异常症状普遍存在[4]。普拉克索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改善患者运动和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5]。多巴丝肼为治疗PD的常用药物,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快速恢复生活[6]。本研究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对P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17例;年龄56~75(66.09±3.10)岁;病程2~11(6.21±1.03)年。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9例;年龄59~74(67.05±3.62)岁;病程2~10(5.92±0.92)年。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 (1)入选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7]中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齐全,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认知功能较好;④无药物过敏史。(2)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疾病者;②依从性较差或存在沟通障碍者;③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④有药物滥用史者;⑤存在严重代谢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多巴丝肼胶囊(上海益生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初始剂量为125 mg口服,每天3次,直至适宜治疗剂量为止(有效剂量为0.5~1 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片(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生产)0.125 mg口服,每天2次,4周后增加剂量0.25 mg,每天3次。2组患者均治疗给药12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血清Hcy、TNF-α及I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4.2 运动功能:采用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定,含仰卧至侧卧、坐位至站立体及行走等,共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1.4.3 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评定,含进食、洗漱、洗澡及穿衣等,根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4个功能等级,得分与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
1.4.4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包含躯体、心理及社会等功能,共3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5 神经功能: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共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受损越严重。
1.4.6 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痛、恶心、失眠及呕吐。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帕金森病治疗指南》[8]评定临床疗效。显效: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可从事相关工作;有效: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部分改善,不能从事相关工作;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明显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χ2=5.091,P=0.024),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血清Hcy、TNF-α及IL-6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cy、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血清Hcy、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SF-36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及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分)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91%,高于对照组的9.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5,P=0.334),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PD主要由于患者脑基底神经节中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不足引起,据调查显示,PD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多见于≥60岁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9-10]。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由于患者体内出现增敏现象,且在中脑边缘叶D3、D4受体与机体多余的多巴胺结合,进而产生精神病症状。目前临床早期患者多选取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晚期的患者药物虽有一定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治疗该病,且该病需长期口服药物,可引起一定副作用,严重时出现全身僵硬,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长期卧床[11-12]。有研究指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脑内多巴胺代谢,进而对PD患者运动症状产生一定影响[13]。因此,采取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多巴丝肼为左旋多巴(LD)与苄丝肼的复合剂,是临床上治疗PD的常用药物。LD是多巴胺的合成前体,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多巴胺,通过血脑屏障入脑组织转变为多巴胺,弥补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平衡多巴胺与乙酰胆碱,进而达到治疗效果。服药后,LD在脑外及大脑组织中出现脱羧反应生成多巴胺,使大多数的LD不能到达基底神经节,而外周产生的多巴胺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阻碍脑外组织中LD的脱羧反应尤为重要。苄丝肼是一种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其血液中的浓度与药物用量相关。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补充多巴胺,加快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可清除自由基,保护多巴胺神经元[4]。但有研究指出,该药长期服用后药效逐渐减退,同时增量药物不良反应,可调节黑质神经细胞[14]。此外,有研究显示,该药并不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直接激动突触后模的多巴胺受体,能避免多巴丝肼长期应用过程中耐药性不断增强,引起PD无法继续控制现象[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邢晓莲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认为,PD患者脑组织中存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易损伤机体而产生炎性反应[18]。Hcy属甲硫氨酸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其水平升高,随病情加重而增加。TNF-α由巨噬细胞分泌,有调节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IL-6炎性细胞趋化因子,可影响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因此血清炎性因子与机体的炎性反应正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PD病情发展情况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血清Hcy、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表明这一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Hcy及炎性因子水平。普拉克索为人工合成的氨苯噻唑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为:(1)直接刺激纹状体中功能失调的多巴胺受体,促进多巴胺神经元的诱导,调整并改善脑内多巴胺分泌,改善机体平衡,抑制神经功能受损。(2)选择性地激活D2、D3受体,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且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进而有效改善运动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3)口服后,在机体内吸收较快,并维持较高的血液高度,维持兴奋纹状体多巴胺受体,进而改善认知功能,同时阻碍左旋多巴生成酰基,加快黑质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进而控制疾病发展。治疗12周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及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表明两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PD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活动,降低神经功能受损,与樊润润等[19]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选取时间较短,选取样本量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PD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