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3-05-05郑隐金
郑隐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极为常见的重症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若患者未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心肌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目的在于恢复梗死心肌的血流供应,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搭桥术、冠脉介入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等改善病症,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1]。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状动脉中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等因素有密切关联,因此抗血小板聚集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药物较多,合理选择药物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替罗非班为临床常用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为具有心功能保护作用和抗炎作用的药物[2]。本研究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经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55~78(64.99±5.36)岁;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29例,Ⅱ级6例;梗死部位:前壁梗死22例,下壁梗死8例,其他5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57~75(64.93±5.41)岁;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25例,Ⅱ级10例;梗死部位: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9例,其他6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且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相符者;近期未接受过血小板治疗者;年龄<80岁者;疾病发生后24 h内入院治疗者。排除标准: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异常者;伴免疫缺陷类疾病者;高敏体质对研究中药物过敏者;血液系统疾病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缓释片(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g/d口服,此外使用质子泵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5 μg/kg静脉滴注,滴注速率控制为0.1 μg·kg-1·min-1,持续24 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片(AstraZeneca AB生产)90 mg口服,每天2次,共用药1年。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小板聚集率: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待检,离心后取二磷酸腺苷5 μmol/L作为诱导剂,利用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2)ST段回落情况:治疗后患者的ST段回落率>70%为完全回落;患者的ST段回落率在31%~70%为部分回落;治疗后ST段回落率≤30%为未回落。ST段总回落率=(完全回落+部分回落)/总例数×100%。(3)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4)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采集空腹静脉血6 ml待检,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LVEF及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LVED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LVE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心功能比较
2.2 ST段回落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ST段总回落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χ2=6.437,P=0.01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比较 [例(%)]
2.3 心血管事件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重建1例,心绞痛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血管重建3例,再梗死3例,心绞痛4例。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57%(3/35),低于对照组的28.57%(10/35)(χ2=4.629,P=0.031)。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2例,痰中带血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1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5/35),与对照组的8.57%(3/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P=0.452)。
2.5 治疗前后ET及NO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ET及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则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ET及NO水平比较
2.6 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CRP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心肌坏死、缺血性心脏病,该病的发生与冠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密切关联[3]。中老年人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患病人群,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疾病的主要特点。血栓形成、血小板激发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损等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且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血小板聚集及激活等[4-5]。为此临床极其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往临床常通过纤溶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但疗效欠佳,为提高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医护人员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膜蛋白相关受体拮抗剂,在预防血栓发生方面有良好作用,其同GPⅡb/Ⅲa受体产生的拮抗反应较强烈,药物进入人体后,可结合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进而对血小板的聚集发挥抑制作用,延缓甚至避免血栓形成,此外,该药的作用具有可逆性,对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6-8]。
替格瑞洛为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进入机体后可结合P2Y12受体,进而对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等产生影响,此外,替格瑞洛可有效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且不经肝脏途径代谢,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抗炎性反应效果,且可增加外周血腺苷含量,对心脏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病情[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CRP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替格瑞洛治疗可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纠正机体炎性反应状态,对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可能由于替罗非班的抗血小板作用显著,可拮抗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以阻碍血小板聚集;此外,该药在增加心脏血流灌注及预防微循环阻塞方面有显著效果。替格瑞洛为不经肝脏代谢的抗血小板药物,药效持久,且对患者的心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将两种药物联用可获得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血栓形成,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内皮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内皮功能,究其原因,由于该治疗方案可阻断血小板交联及聚集,且可释放缩血管物质和炎性因子,改善血管收缩状态、炎性反应,以减轻炎性反应及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内皮功能改善[10]。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纠正机体炎性反应状态,对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等不足,未明确远期疗效,还需在今后临床中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