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问题研究

2023-05-05肖文锋万莉李红岩

会计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高质量发展

肖文锋 万莉 李红岩

【摘 要】 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有效举措。预算绩效目标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标尺”作用,是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与依据。为响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文章聚焦预算绩效目标审核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从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主体责任意识、强化业务人员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建立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库及典型案例库、优化预算绩效目标审核组织模式、提高预算编制与绩效目标管理协同等方面给出了优化建议,以期能为提高我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水平,实现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预算; 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09-0090-06

一、引言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导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和战略部署。遵循这一根本要求和战略部署,我们必须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财政绩效目标管理。

绩效目标是指财政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是建设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1]。绩效目标按照支出的范围与内容可分为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按照支出的时效性可分为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管理涵盖了绩效目标设置、审核、批复、调整及应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是财政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事前绩效评估、运行监控评审、绩效自评、重点绩效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与依据,预算绩效目标贯穿于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据着“统领”地位,起到“标尺”作用。科学、合理、量化的预算绩效目标能够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促进公共服务供给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综述

随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众多学者开展了绩效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但是单独将绩效目标管理作为研究内容的文献还不多见,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有关绩效目标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绩效目标设置及绩效目标审核两个方面。

(一)绩效目标设置的相关研究

绩效目标设置质量直接影响着绩效管理成效,国内众多学者围绕绩效目标设置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李玲等[2]结合高等学校这一特定预算主体分析了绩效目标覆盖不全面,绩效指标量化、具体化、可衡量性不足,绩效目标缺乏动态调整,预算管理不灵活等绩效目标设置存在的常见问题;叶颖怡[3]认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值设置与投入规模不相匹配,指标设置整体侧重产出指标,成果效益指标不足;李金磊[4]认为中央部门预算同类项目指标设置差异较大,不同部门间缺乏可比性,制约公众的监督效果;张敬[5]认为业务协同参与绩效管理不畅通、预算管理与业务信息不对称,使得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编制协同性不足。已有的绩效目标设置相关研究聚焦绩效目标指标及指标值设置的技术层面,对于我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要有效提升预算绩效目标设置质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必须确立预算单位业务人员在绩效目标设置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推动建立共享、开放的绩效目标指标库及典型案例库,以提高绩效目标设置的工作效率及指标设置的规范性。

(二)绩效目标审核的相关研究

绩效目标审核是绩效目标设置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针对绩效目标审核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十分少见。陈娜[6]认为,现有的审核方式方法、资源资料利用情况还不足以支撑对绩效目标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等内容的实质审核,绩效目标审核方法的运用比较单一,以流程审核、定性分析为主;李伟等[7]认为现有绩效目标审核多采用纸面审核方式,且主要是对绩效目标表的审核,“人大+审计”的监督协作机制还未真正建立,人大和审计对预算绩效监督的實质性作用未能得到完全体现。已有的绩效目标审核相关文献对审核方式、审核内容、监督机制等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认为现有绩效目标审核组织模式还需进一步优化,如绩效目标审核过程中不仅需要绩效管理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参与,还需要业务管理部门的协同,单位也应该建立内部绩效目标审核机制。

三、推进高质量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制度安排

按照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为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及财政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财政预算管理增质提效进行了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修订完善了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出台了绩效管理系列政策文件。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政府治理和预算管理的深刻变革”,“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8],明确提出要全面设置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同时要将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加强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将预算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财政绩效管理工作进入了全面推广与实施阶段。

为保障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我国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应修订,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得到有效增强。2018年修订的《预算法》第三十二条中将预算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根据之一,2020年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中明确提出“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依据规范的程序,对预算资金的投入、使用过程、产出与效果进行系统和客观的评价”[9],同时要求财政预算资金要开展预算绩效监控与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构作为改进管理和编制以后年度预算的依据。将增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写入法条,体现了我国财政资金管理理念由原来的注重资金投入转化为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思想。

为有效推动及规范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出台具有操作性指导的系列文件。2020年财政部出台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明确了绩效评价的对象与内容、指标与方法、组织与实施、应用与公开等。项目绩效目标设置的相关性、合理性、匹配性等纳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有了量化考核。2021年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21〕6号)对委托范围、第三方选择、委托方式、监督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规范要求,同时明确了可以引入第三方参与项目绩效目标审核工作,为绩效管理部门借助社会专业力量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水平提供了政策性依据。2021年财政部印发了《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财预〔2021〕101号),对绩效目标指标设置思路、设置原则、指标类型、具体编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10]。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制约高质量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实践问题

近年来,各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各地在预算绩效目标设置、绩效目标评审、绩效目标管理培训、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理念、审核组织模式、绩效指标设置、绩效与预算一体化、跨部门协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薄弱环节,已成为掣肘绩效管理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绩效目标管理责任意识较为淡薄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但是在绩效管理部门、项目预算单位绩效观念还未全面树立,重分配轻管理[11]、重支出轻绩效的传统预算管理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预算单位方面,一些预算单位认为绩效管理增加了工作量,项目负责人及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对于绩效管理工作持有抵触心理。绩效目标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标尺”作用只有项目实际实施后才会显现,绩效目标设置时预算单位对绩效目标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同时绩效目标的审核不同于绩效自评审核,绩效目标审核只是提出优化建议,没有设置相应的评审等级,而绩效自评审核会给出具体的审核得分与等级,容易使预算单位错误地理解为绩效目标管理对单位绩效考核结果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在绩效目标设置时单位重视程度不够、配合度不高。

绩效管理部门方面,随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目前大多市级层面基本都有独立的绩效管理科室,但是基层绩效管理组织架构还未全面建立,大多是将绩效管理职能放在财政监督科室。一些绩效管理部门过于强调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审核,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审核不足,把绩效管理视同于检查业务,绩效管理承担了过多的财务审计职能。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中偏重于事后的绩效评价,对于绩效目标设置、事前绩效评估、运行监控等绩效管理环节重视程度不足。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全员绩效意识还未树立,绩效与预算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使得预算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预算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等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难以有效落实,绩效目标对预算编制的约束力不够。

(二)预算单位业务人员绩效目标设置参与程度不够

绩效目标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单位在接到绩效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绩效目标设置工作相关文件后大多直接将文件转给单位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统筹本单位绩效目标设置工作。绩效目标设置时业务人员参与度、配合度不够,业务部门作为预算单位绩效目标管理的主体地位未确立,承担责任未明确,“预算绩效是财务部门的事”这一错误认识在预算单位普遍存在。一些预算单位直接将绩效目标设置工作全部交由财务人员完成,由于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实施內容不够了解,对指标及指标值缺少专业性判断,难以设置出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全面性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绩效目标设置培训阶段,预算单位基本都是安排财务人员参与,业务人员缺少必要的绩效目标管理培训,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指标值设置要求不了解。绩效目标设置阶段,绩效指标及指标值设置时过于随意,缺少预算单位内部及跨部门的交流沟通,绩效目标指标及指标值设置与项目匹配度不高,部分实施内容发生变化的延续性项目直接采用往年度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相关绩效目标不能反映项目的实施内容。

(三)绩效指标及指标值设置完整性及合理性欠缺

项目绩效目标体系包含产出、效益、满意度三个一级指标,其中产出一级指标包含数量、质量、时效、成本四个二级指标,效益一级指标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四个二级指标,满意度一级指标包含服务对象满意度一个二级指标。根据笔者多年绩效目标评审经验及对多地绩效管理部门的调研了解,预算绩效目标在三级指标及指标值设置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1)绩效指标设置完整性、全面性不足,部分项目实施内容较多,但只设置了少数实施内容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未能涵盖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项目总体目标设置方面部分项目不够完善,没有反映项目实施产出的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主要效果;(2)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相混淆,如在项目绩效目标评审过程中发现部分项目将任务完成率、奖补覆盖率等数量指标设置为质量指标,将验收合格率、工程质量达标率等质量指标设置为效益指标;(3)绩效指标设置不够规范,部分项目指标表述不够精炼,过于口语化,绩效指标与项目的关联度不高,特别是效益指标设置容易脱离项目将部门的整体效益设置为项目的效益指标;(4)指标值设置不够科学,部分预算项目为减少后期绩效评价的压力,绩效指标值设置偏低,如产出数量指标值设置要远低于预算二下内容中的相关任务数量,同时在指标值设置方面,定性指标偏多,特别是效益指标定量指标不足,设置的部分定性指标难以佐证,导致绩效目标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标尺”作用弱化;(5)部分跨年度、周期性项目设置的年度绩效指标及指标值与年度实施内容缺乏关联度,如部分工程项目前期已经全部完成了工程建设及验收,本年度主要实施内容为支付项目尾款,但是本年度绩效目标仍然沿用项目建设期间的绩效指标及指标值,绩效目标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绩效目标审核组织与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1.业务主管部门在绩效目标审核中参与度不够

目前,绩效目标审核主要以绩效管理部门为主,部分重点项目或新增项目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绩效目标审核过程中业务主管部门参与程度普遍不高。相较于绩效管理部门、第三方机构等审核主体,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整体情况了解更加全面,也能为优化绩效目标设置提出专业性建议,同时业务主管部门的参与也能够有效提升预算单位对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绩效目标审核过程中业务主管部门的缺席不利于绩效目标设置质量的提升。

2.绩效目标审核模式有待优化

现行绩效目标评审以书面审核为主,审核主体根据预算单位提供的绩效目标申报表及相关佐证材料开展审核,审核过程缺少面对面交流环节。一些单位提交的佐证材料仅限于绩效目标申报表,项目实施背景资料、预算申报材料、实施方案等佐证材料提供不齐备,审核主体根据有限的书面资料难以全面掌握项目整体情况。个别项目提供的绩效目标审核资料与项目实际实施内容吻合度不高,如项目年度主要实施内容为完成项目尾款支付,但是单位却提交了项目建设期的相关资料,导致审核主体误以为项目还处于建设期间,进而使得给出的绩效目标审核意见与项目实施内容偏离,单纯的书面绩效目标审核模式难以保证绩效目标审核质量。

(五)预算绩效目标对预算编制的约束力不足

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行实施后,各地市级层面基本设置了独立的绩效管理科室组织架构,基层也有专门人员从事绩效管理工作,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及人员保障。但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绩效管理科室与预算管理科室的协同度不足、信息共享度不充分,导致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约束手段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项目在绩效目标设置时将产出数量指标值尽可能设置低一些,预算申报时列示的项目实施内容要远多于绩效目标设置的产出数量,而预算管理科室进行预算批复的主要根据是单位提供的预算申报资料,虽然大多省市要求预算申报时同步完成绩效目标申报,但是绩效目标在预算编制时的约束力不足。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预算金额发生调整变更,但是项目绩效目标未能同步进行相应调整,导致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内容不匹配,不利于项目后续运行监控、绩效自评等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优化高质量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

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需要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强化预算单位在绩效目标管理中的主体责任意识。一是对预算单位项目管理负责人、项目参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文件、制度的教育培训,提高培训内容与业务操作的针对性,并明确职能部门及个人的主体责任,强化相关人员绩效目标管理意识。同时应将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等纳入本单位科室及个人的考核之中,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与个人考核相挂钩,增强相关人员对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努力形成全员讲绩效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从而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二是绩效管理部门应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树立事前、事中、事后整体绩效管理观。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过程中要增强协作意识,积极与预算管理部门、预算单位沟通与交流,建立流畅的沟通交流机制,增强绩效目标审核质量,充分发挥绩效目标对预算编制的约束力。

(二)确立业务部门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全面绩效管理的推行,绩效管理工作将是部门常态化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部分单位绩效管理组织架构缺失,只是在收到绩效管理部门开展绩效具体工作任务相关文件后被动完成,绩效管理未能贯穿部门工作全过程。为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功能,各项目单位应该成立由單位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绩效管理小组,绩效管理小组成员不仅包括财务相关人员,还应包括各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项目成员,绩效管理小组统筹本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开展时明确业务部门在本项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并将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直接分解到项目归口业务科室,财务科室主要负责对接绩效管理部门及配合业务部门。将项目负责人确定为绩效目标填报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完成所负责项目的绩效目标设置工作。业务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归口项目的绩效目标设置质量进行内部审核,确保绩效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三)优化培训组织模式,建立指标与案例库,提高绩效目标设置质量

1.优化培训组织模式,完善多渠道辅导途径

绩效管理部门一般都会在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时组织进行绩效目标填制的相关培训活动,但是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文件政策解读,实际操作层面培训内容不足,培训活动往往将所有单位组织在一起进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佳。为有效提升培训的效果,建议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分行业、分类别组织专场培训,预算单位也可以聘请第三方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应该包括最新绩效目标管理相关政策文件解读,同时也应该针对预算单位绩效目标设置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项目单位绩效目标编制工作启动后,根据以往的评审经验,培训时间安排过早,单位大多没有启动绩效目标编制,部分培训人员甚至连绩效目标表也没有接触过,培训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只有当项目单位已经开始绩效目标编制,在编制中遇到问题时,培训过程中才会引起参与培训人员的共鸣。同时要建立多渠道辅导答疑,培训结束后可以为绩效管理相关人员、第三方机构评审人员、项目单位绩效目标设置人员建立线上交流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对项目单位绩效目标设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2.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目标指标库及典型案例库

财政项目预算支出涉及面广、项目数量众多,项目负责人受制于自身专业难以设置出科学合理的项目绩效目标。结合目前部分省市的做法,建议分行业、分领域设置项目绩效目标指标库,同时将绩效目标指标库纳入到数字财政系统中,提高指标库的共享与开放度,也方便预算单位在线填报绩效目标时,可以根据项目类别在指标库中选取合适的绩效指标。指标库的建立为项目绩效目标设置提供了参考,但目前已有的指标库大多以单项指标形式呈现,预算单位根据绩效目标设置的需要逐项选择合适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库系统性不足。为提高项目绩效目标设置的系统性,建议尝试设置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目标案例库,将经过审核、设置较为合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绩效目标体系整体纳入案例库,项目绩效目标设置时可以从案例库中选择类似项目绩效目标体系作为参照,根据项目实施内容的差异性对绩效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即可完成项目的绩效目标设置工作。绩效目标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绩效目标设置的质量。

(四)优化绩效目标审核组织管理

绩效目标审核是绩效目标设置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有效提升绩效目标审核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实施分类评审

绩效管理部门每年需要审核的项目绩效目标数量庞大,但绩效管理部门人员有限,同时受绩效管理资金预算的限制也难以将全部项目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绩效目标审核时可以实施分类审核,对于各年实施内容基本相同、绩效目标已经过多轮审核的项目,审核时主要关注绩效目标设置的规范性与全面性,该部分项目绩效目标由绩效管理部门进行一般审核。对于新增项目及往年度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的延续性项目,可由绩效管理部门组织,项目主管部门参与,委托给第三方进行重点审核。实施分类审核能够有效提高绩效目标管理的工作效率,将有限的审核资源聚焦重点项目,提升绩效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2.建立书面与现场结合的审核模式

现行绩效目标审核主要依据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缺少面对面交流环节,评审主体对项目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导致提出的相关评审建议针对性不强。为更好地使审核主体掌握项目的全面情况;一方面需要项目单位提供完整的项目资料,而不能只是提供绩效目标申报表,绩效评审时还需提供项目实施的背景资料、实施方案、资金需求测算明细等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审核的需要增加现场交流环节,在审核主体对项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审核过程中关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對相关绩效目标指标设置进行探讨。

3.引入绩效目标评审等级制

目前绩效目标审核只是提出绩效指标设置的优化建议,对绩效目标管理缺少独立的考核,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只是隐含于后续的运行监控与绩效自评之中。绩效目标审核只有审核建议而没有形成审核等级或分数,绩效目标缺乏独立的考核制度,不利于提升单位对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绩效目标审核可参照绩效自评审核引入审核等级制,同时将绩效目标审核等级作为项目入库的标准之一,对于审核等级达不到预设标准的项目不予入库,通过提高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应用倒推绩效目标管理质量提升。

(五)完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协同机制

关于基层绩效管理组织架构,少数地区设立了独立绩效管理科室或将绩效管理职能纳入预算管理科室,大多县、镇将绩效管理职能纳入到财政监督科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预算与绩效管理深度协同,才能真正发挥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作用。

1.讲求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合理性

在编制预算时,一是充分了解项目相关政策和标准、全面掌握预算期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业务量,根据单位职责和预算实施年度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二是注意预算编制与业务部门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认真分析具体项目支出的可能性及其金额,提高年初预算编制准确率。三是结合往年类似或后续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科学合理地预算计划年度资金需求,制定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预算申报文本,做好预算绩效工作的事前管理。

2.切实做到预算申报与绩效目标申报同步

单位在申报预算时,应同时设置完整、科学与合理的绩效目标,预算开展之前可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根据项目性质及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当年绩效指标和绩效目标值。将绩效目标分解为清晰、可衡量的具体指标,确定年初目标值,以此为依据编报合理可行的预算,做好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的起始工作。为保障预算申报内容与绩效目标设置的匹配度,应坚持“谁申报预算,谁申报绩效目标”的工作原则。

六、结语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以来,预算单位及绩效管理部门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应通过明确主体责任意识、确立业务管理部门的主导地位、优化审核组织与培训模式、完善预算与绩效目标的协同机制等举措,全面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助力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A].财预〔2015〕88号,2015.

[2] 李玲,李敏.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路径探析[J].会计之友,2022(24):101-106.

[3] 叶颖怡.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目标设置的思考[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2(6):55-58.

[4] 李金磊.中央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J].中国财政,2022(10):52-54.

[5] 张敬.绩效目标导向下基层央行预算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成效——以吉林省延边州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22(7):69-71.

[6] 陈娜.优化绩效目标审核工作机制提升绩效目标编报质量[J].中国财政,2022(9):54-55.

[7] 李伟,向立.浅析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西部会计,2022(11):4-6.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A].中发〔2018〕34号,201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A].国务院令第729号,2020.

[10] 财政部.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A].财预〔2021〕101号,2021.

[11] 陈伟晓,李洁雯,刘思.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会计之友,2022(24):96-100.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以预算为前提的成本考核体系的创建与思考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机械加工设备贸易公司的组织绩效管理分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