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作业设计的五个视角

2023-05-05洪成旗王晴晴程忠园

地理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蜀山情境作业

洪成旗 王晴晴 程忠园

摘 要: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教育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创新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举措。以合肥大蜀山研学作业设计为例,例证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地理作业设计质量的五个视角,即实践性视角、情境性视角、趣味性视角、分层性视角和素养性视角。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地理作业设计;作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5-0055-04

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皖教云)展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程忠园团队设计的七年级地理作业“地图——合肥大蜀山研学”,作业框架如图1所示,该作业获得安徽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作业聚焦地理工具——地图,内容包括地图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与地图的应用,学生通过研学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在亲身观察、考察中发现问题,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业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聚焦核心素养,立足地理实践,活化课程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例证了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五个视角。

一、实践性视角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1]。地理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参与为主、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2]。地理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拓展学习空间,转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论从地理学科属性,还是从地理课程理念看,实践性都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也必然是地理作业设计的重要视角。

课外是广阔的育人天地,如果没有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受到很大局限[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环境中经历体验式学习”。大蜀山是合肥市区一座死火山,海拔284米,孤峰直立,雄姿挺拔,既是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森林公园,又是宫殿寺庙众多、火山遗迹广布的研学宝地。本次作业设计紧扣“地图”主题,以实践为基本活动形式,设计了“追寻蜀山足迹(在哪里)”“搜寻蜀山高地(怎么去)”“探寻蜀山奇观(什么样)”三个自成体系又前后衔接的模块,分别从地图基本要素的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数字地图的应用三个方面展开,内容丰富且实践价值突出。在“追寻蜀山足迹”作业中,学生利用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导览图,对照周围的环境,可正确判断地图上的方向,识别图例和注记,进而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满足了学生利用地图工具认识世界的需要。在“搜寻蜀山高地”作业中,学生利用数字地图设计出行方案,并亲身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切身感受数字地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字地图的习惯,提升生活能力。在“探寻蜀山奇观”作业中,学生远眺大蜀山,可直观地认识大蜀山的形态特征;观察安徽电视台大蜀山发射塔的位置,可理解发射塔建在山顶平台的原因;通过观察日军碉堡的位置,模拟我军攻克日军碉堡的路线,可体会地形地貌在军事上的应用。这些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户外观察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户外考察体验,增长了用地理视角认识世界的能力。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践活动。地理作业的实践性视角可从根本上改变作业源于书本、复述书本知识的桎棝,有利于突破“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作业窠臼,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体验“认知—实践—深化认知”这一完整的地理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度学习,在实践中真实成长。

二、情境性视角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学习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情境是构成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无情境不教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要求“推进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方式”,强调“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经历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见,情境既是学习环境,也是学习载体,更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应贯彻于教学全过程。作业设计也不例外,应将情境作为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真实、鲜活、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情境,告别“冷冰冰”“干巴巴”的作业面孔,通过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可读性,激发学生对作业的热情,体验作业乐趣。

大蜀山研学作业设计的情境性有很好的体现。在“追寻蜀山足迹”作业中,学生站在“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导览图”和“合肥野生动物园全景图”前,通过阅读抽象的地图和观察真实的世界,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联系,可身临其境地识别地图上的方向,直观感受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进而形成有关尺度、空间的概念,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在“搜寻蜀山高地”作业中,设置了“从学校到大蜀山”的生活情境,通过选择出行路线和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电子地图规划活动方案和导航任务,体悟数字地图比传统地图的显著优点。在“探寻蜀山奇观”作业中,通过创设野生动物园选址、西扩景区建设、电视台发射塔选址、中国军人攻克日军碉堡等情境,巧妙地融入了政治、历史、生物与物理等跨学科知識,使地理作业妙趣横生,意蕴深远。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存在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情境。设计地理作业时要秉承情境性视角,精心创设真实、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喜闻乐见、生活化的情境,并以情境为依托,组织材料,设计问题,编写答案。这样的作业才能引人入胜,使学生乐于作业,善于作业,真正实现作业的育人功能。

三、趣味性视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智慧的火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创设情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传统的地理作业多是对书本知识的复述和巩固,要求死记硬背或者机械刷题,直接挫伤了学生的作业兴趣。这样的作业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从长远看,这种枯燥乏味的作业不仅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长,设计多样化、充满情趣的作业,减少书面作业,适当增加动手操作、社会调查、观测观察等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引导他们乐于作业、善于作业。

大蜀山研学作业设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作业的趣味盎然。野生动物园是学生喜欢的场所,站在“合肥野生动物园全景图”前,学生很容易提出问题:野生动物园在大蜀山的什么方向?为什么布局在这个地方?它在“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导览图”上为什么范围这么小?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地图的基本要素以及不同尺度地图上的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很好地体现了地图工具的应用价值。“搜寻蜀山高地”作业考查的重点是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以及数字地图的应用,围绕“怎么去大蜀山”这个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讨论选择合适的地图,合适的出行方式,如何利用电子地图导航……,这样的问题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有话可说,而且答案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创新。这样的讨论使学生兴致盎然,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七嘴八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争辩事理中提高作业的质量。“探寻蜀山奇观”作业更是生动有趣,从远眺大蜀山中描述地貌的形态特点,形象生动;从实地考察发射台,发现其位置并不在山顶最高处,从而发出疑问,寻找证据;从森林公园向西扩展,直面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冲突;从“合肥大蜀山抗战记”石碑和雕塑墙上,聆听我军攻克日军碉堡的英雄故事……

同样的内容,不一样的作业。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是一首感人的诗,也可以是一幅动人的画,充满情趣,充满生机。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往往喜不自禁,爱不释手。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一定会摆脱“作业恐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作业效果事半功倍。

四、分层性视角

七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但学生之间的知识储备和心智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情境感知能力、思维进阶水平、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因此,作业设计应结合学生实际,在群体共性和个体差异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水平层次、多样化的作业,以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思维进阶。

大蜀山研学作业设计体现了分层性视角。作业基于大单元学习理念,紧扣“地图”学习主题,以大蜀山研学为情境和切入点,围绕“大蜀山在哪里?”“怎么去大蜀山?”“大蜀山什么样?”这三个问题整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在户外考察中的所见、所思与所想,教材结合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象,情境由远及近,作业由浅入深,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需要积极调动具身感官,积极展开观察和思维活动。在每一节作业内部,作业内容和要求也有较好的梯度规划,如在“追寻蜀山足迹”的作业中,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识别地图的基本要素,其次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和比较比例尺大小,再次要求学生根据地图描述大蜀山的地理位置,三个问题前后衔接,从识别到判断,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从书本知识到实践应用,作业表达形式多样,作业要求由易到难,作业难度不断进阶。在章节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中,作者不仅设计了必做作业,还设计了部分选做作业,如画校园平面图、小区平面图、名山游览路线图等。这些选做作业拔高了课标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进一步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视角。

一般来说,作业可分为基础巩固性作业、能力提升性作业和拓展选做性作业三种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适合不同层次的作业。对于学习基础好、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在完成基础性作业和提升性作业的基础上,适当完成拓展选做性作业,有利于拓展其学习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在接受挑战中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引导他们完成基础性作业,并尝试完成提升性作业,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难度的作业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潜能,进而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对应的作业设计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充分而有个性的发展机会。

五、素养性视角

新时代呼唤“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三有”目标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此统领课程、教学和作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之后所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地理作业设计中应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素养导向,着力培育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大蜀山研学作业设计坚持素养性视角,以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首要目标。在“追寻蜀山足迹(在哪里)”作业中,以学生自己的学校、生活的城市和家乡的名山为情境,从位置、距离与方向的角度构建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呈现大蜀山区域背景,识图例、定方向与测距离,描述大蜀山的地理位置,判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始终围绕地理位置与分布、地理特征等组织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区域认知素养。在“搜寻蜀山高地(怎么去)”的作业中,通过讨论多样性的出行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运用数字地图解决定位、导航等生活问题,提升学生适应数字化社会的生存能力。在“探寻蜀山奇观(什么样)”的作业中,教师带领地理兴趣小组实地考察大蜀山,在真实环境中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在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地理实践力得到有效提升。从学生发现大蜀山发射塔在山顶平台却不在山顶最高处的真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用辩证、综合的视角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提升综合思维。结合大蜀山西扩景区、动物园选址与攻克日军碉堡等情境,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理解人地关系。特别是西扩景区放弃经济利益、增强城市“绿肺”功能,体现了合肥市政府的英明决策,有助于学生培育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浸润“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人地协调观。我军利用地形攻克日军碉堡的作业设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豪情,凸显了地理课程思政。

关于义务教育地理教学的研究,前人的焦点主要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优化,对于课后作业的关注度不高。从表面看,作业是学生的练习,但其背后是教师对学生、课标和教材的理解。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提高教学站位,转变传统的作业观念,从实践性、情境性、趣味性、分层性和素养性视角入手,设计出高质量的地理作业,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刘广义.地理实践活动的兴起及意义[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5):48-51.

[3] 陈胜庆.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J].地理教学,2015(4):12-14.

猜你喜欢

蜀山情境作业
不同情境中的水
川游记之蜀山传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A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action Tendency of Rura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护患情境会话
论《蜀山剑侠传》勾勒的生命运行轨迹图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