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策略探究

2023-05-03卢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网络新媒体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广泛应用,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发展和成长情况来看,新媒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和学习阵地,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推动大学校园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应遵循新媒体的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要求。因此,作为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从教育理念、方法和工作模式创新入手,合理运用新媒体,落实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文章基于新媒体环境,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开展的价值和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宣传作用和效果等,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主要策略,得出要想高效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必须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解决各种实践问题的结论,旨在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网络思政工作中的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政学习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思政;工作策略;知识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18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般性项目)“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价值和路径探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20221494;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民办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W206

(一)大学生的娱乐性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网络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要想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增加流量,凸显信息和资讯的娱乐性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1]。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信息和资讯的娱乐性,更倾向于解构传统和权威。如今,在有关大学生竞赛的评选项目当中,娱乐性较强的作品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不仅令人捧腹,而且还彰显出新媒体环境特点和娱乐至上的信息优势[2]。

(二)大学生的盲从性

在新媒体信息和资讯多元化的环境下,一些大学生分辨信息的能力还不强,再加上他们的社会经验不多,受到集体情绪裹挟时容易缺乏独立思考,一味地相信新媒体信息,而不是探索真相[3]。如今一些网络媒体经常发布虚假新闻,大学生不管真假,一味地发泄情绪,发表不当言论,若后期新闻出现反转,则会影响学生的内心情感。长此以往,会导致部分大学生丧失辨别信息的意愿和兴趣。

(三)大学生的非专注性

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更愿意获取碎片化、易懂性的新闻信息。虽然接收这种新闻信息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较少,但也会导致大学生丧失“通篇阅读”的能力,无法理解有深度的信息,时间一长,大学生会无法集中注意力,变得容易焦虑,无法平静[4]。如今短视频软件增多,一个个精彩的视频片段刺激着大学生的大脑和心灵,使得大学生无法专心学习,手机使用价值得不到体现。

(一)密切联系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

科技的迭代进步,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教师可以更便利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发挥微信、微博等软件的优势,和大学生展开即时、高效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内心想法,科学制订思政教育工作方案,开展指导,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教学的有效性[5]。

(二)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平台的建设与拓展

高校教师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为大学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保障,且能够大力支持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与思政学习活动。高校思政教育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理论教学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基于网络平台,及时解决大学生的相关问题,并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平台的有效建设。

(三)丰富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和模式

高校思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制订灵活的教学方案,不但能够为大学生呈现思政理论知识要点,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为大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过去,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开展会受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影响,但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限制几乎完全被消除,虚拟化教学环境可以使师生之间即时、有效地交流,保证大学生思政教学不再严肃和枯燥[6]。

(一)主次关系方面的改变

基于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很多高校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制订了网络思政工作计划,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网络教学的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思政理论知识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主次关系就会改变,以往线上教学只是一种辅助和补充性的教学模式,如今变成了新兴和主要的教学模式。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新媒体也从之前单纯的活动性宣传和知识传播,变为思政教育自身与根本[7]。如今的新媒体教学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

(二)多少关系方面的改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方面的新媒体工作平台快速增加,从最初的量变发展成如今的质变,网络思政知識的宣教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高校网络平台已经被学生熟练使用,多方面的线上知识宣传慢慢成为主导,以往传统的宣传模式被摒弃,线上宣传效能大大提升[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更愿意学习网络思政知识,网络思政教育的效能也逐渐提升。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网络思政知识宣传,不仅是教师面临的挑战,更是赋予教师的机遇。

(三)深浅关系方面的改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宣传深浅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从浅到深的变化规律。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不断沉淀,新媒体平台功能也从以往的理论知识传播转变为价值引导,特别是在AI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新媒体不再受线下教学模式的限制,高科技的应用提升了网络思政工作效能,为创新大学生思政工作体系和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网络思政发生了由表入里的变化,深入大学生思政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9]。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新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提升思政工作效率。

(一)不断更新新媒体思政工作理念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要想有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树立新媒体理念,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高校要关注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全面了解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掌握新媒體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征,创新工作思路,提升网络思政工作的整体水平[10]。同时,高校还要了解新媒体的属性,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和新媒体技术运用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彰显网络思政的教学作用。此外,教师还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不断引入最新的新媒体设施设备,创新网络思政教学模式。

(二)创新和优化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方式

高校必须持续开展校园网络平台和系统建设,不断创新多元化的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和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参与思政活动的主动性。创建大学生校园网络论坛,可以及时在论坛上发布一些思政知识和新闻要点,大学生可以自主发表观点、提出建议,教师可以基于网络论坛,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状态,进而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方案[11]。教师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时候,要采取多元化、灵活的教学方式,彰显多元社交平台的价值,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大学生传授思政理论知识。

(三)丰富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内容

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要想确保工作效率,教师必须将社会现代观念和思政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并持续丰富和完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以主流价值观念教导和指引大学生,保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开展网络思政工作中,还要着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确保工作连贯性,不仅要开展理论知识教学活动,还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和知识[12]。高校新媒体技术平台管理者要及时更新平台内容和信息,且要筛选出真正对大学生有利的信息,完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与社会热点信息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四)加强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高校还要关注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高校辅导员是保证网络思政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群体,高校应针对辅导员展开专业培训,举办新媒体网络思政竞赛,挑选出优秀师资力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经验交流,邀请专业学者指导。另外,要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梯队化建设,不断引入新人,注入新鲜血液,彰显“帮传带”的优势,培养新媒体思政教学人才[13]。另外,还要合理制定教师激励制度,增强教师队伍的战斗力。

(五)强化新媒体思政明星的激励效应

打造网络思政明星,是指基于新媒体环境条件,创建现代化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合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培养网络红人[14]。

第一,打造网络新媒体思政明星,可以团结和凝聚大学生,基于团体实现价值输出。

第二,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需求和特征,强化网络红人的粉丝效应,确保大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认同感,给予大学生正向的思想指导,引导他们了解最新的时事热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财力和资源优势,在建设新媒体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培养思政明星,让网络红人主动和学生互动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六)建立健全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机制

基于新媒体环境顺利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高校还要注重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且要加强工作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基于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高校要统一发布信息,优化新媒体引领管理制度,挑选出权威发言人,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做好实情调查和后期反馈评估工作,避免虚假信息扩散[15]。高校要在发挥引领者引导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平台管理,尤其要强化校园网管控,及时消除不良信息的影响,还要实时管控新媒体平台,避免网络群体问题出现。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承担着传承先进思想文化和传授理论知识的功能,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思政素质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探索与新媒体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与策略,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控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合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高校必须从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明星效应、强化工作管控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促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辉强.试论高校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J].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2,23(4):149-156.

[2] 吴小云.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五个着力点[J].武夷学院学报,2022,41(8):69-74.

[3] 刘艳,雷荣珍.发挥高校新媒体平台网络思政育人功能探析[J].教育传媒研究,2022(4):28-30.

[4] 王咏倩.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如何走心又走“新”[J].教育传媒研究,2022(4):31-32.

[5] 何雪萍,郭婧雯,钟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2(3):82-83.

[6] 龚泳霖.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6):50-52.

[7] 耿天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214-216.

[8] 郭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11):134-136.

[9] 陈伟龙.大学思政教育中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9):1,3.

[10] 黎夏璐,李洋.新媒体下高校网络思政的创新研究[J].中关村,2022(7):108-109.

[11] 覃文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3):105-107.

[12] 徐林林.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0):128,131.

[13] 高颜,王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21(2):49-50.

[14] 洪飞,陈爱云.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话语权的式微与重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104-108.

[15] 孙涛,罗秦洋,夏宝飞.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9):104-107.

作者简介 卢静,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网络新媒体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