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育德”与“育心”融合研究
2023-05-03倪赛力雷园园
倪赛力 雷园园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心理塑造,倒逼“育德”“育心”的会通融合从观念走向实践。基于此,文章立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心理状态情状,采用问题分析方法和實践探究方法,客观剖析高校“育德”与“育心”工作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德育本位主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遮蔽、心理健康教育对本土德育传统的漠视、“育德”“育心”融合平台相对匮乏等现实困境,进而探索在新媒体语境下推动高校“育德”与“育心”融合的新思路。文章认为,新媒体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交互性、通用性等优势能够突破高校“育德”与“育心”工作结合的现实困境,推动育德与育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会通借鉴;促进德育和心育评价范式的革新;搭建德育与心育积极协商对话的学术平台,是当下融合“育德”“育心”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育德”;“育心”;互通融合;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3-004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北京服装学院承担北京市“十四五”一体化德育研究课题重点研究项目“新时代育德与育心相结合的高校德育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YZDIAN2021-002;2022年度北京服装学院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研究成果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在线互动”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交往方式,尤其渗透于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并主动参与当代大学生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的形塑。就当前高校“育德”与“育心”工程而言,新媒体技术呈现出“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与生俱来的交互性、开放性、智能性使其成为推动“育德”“育心”融合工程不可或缺的媒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背离了高校德育和心育所追求的“知情意行”教育目标,为高校教育带来了挑战。面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两面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可见,聚焦新媒体的德育价值,挖掘技术创新在心理育人方面的独特功用,化解信息科技带来的冲击,应是当前“育德”与“育心”走向融合的基础性前提。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心理状态分析
一方面,新媒体环境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塑造。首先,新媒体交互式的沟通平台弥补了传统德育单向灌输式教育的不足,有力地促进了师生间的平等交流。长期以来的高校德育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教师为主导的道德教育,而在新媒体海量信息资源的冲击之下,“师—生”为主的德育模式转变为“教师—网络—学生”的交往方式,教师不再是占有信息优势的上位主体,作为同样的信息接收主体;教师的责任也不再局限于给予,而倾向于“同路人”的唤醒,介入大学生内心理想、信念、信仰的构筑过程。在这种宽松的德育模式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迅速觉醒,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学生摒除芥蒂,以平等的心态表达自我,有利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其次,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的隐匿性、盲目性和流变性特征导致网络生态环境比较混乱,这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扰。在网络虚假信息传播、人肉搜索以及网络抄袭的事件中,大学生的身影屡见不鲜,甚至有32.4%[2]的学生认为浏览色情或暴力网站并不可耻。再加之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道德约束力较弱,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道德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影响道德行为的选择。
最后,新媒体多元化的思想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形成挑战。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使各种价值观念充斥在网络空间中,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严重影响了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的大学生,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疏离。
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还深度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情状。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文简称《统计报告》)显示,在10.51亿网民中,20~29岁网民占据17.2%。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其对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应用的使用频率极高,他们既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开拓认知疆域,丰富获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渠道,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隐匿性和跨时空的特性,平等、自主地发表观点,向网友倾诉内心的想法,纾解不良情绪,满足自我认可的需求,放大阿伦森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但同时,社会疏离感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成正相关,虚拟空间和社交弱化了大学生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大学生上网时长远高于该数值,抖音、快手、微博等各类APP成为禁锢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新型枷锁。
二、高校“育德”与“育心”工作结合的现实困境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各种新鲜事物和变动不居的社会思潮,并从深层次推动社会变革。自主、开放的新媒体场域是人们思维和观念变化的背景,也是高校“育德”和“育心”工作变革的直接原动力。
(一)德育本位主义使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从属地位
对人“德性”的培育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德育的深厚历史渊源也使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兴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当作德育工作的有益补充,进而被纳入德育范畴。
2017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促使德育的发展从重视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的单向维度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构精神家园的多维发展趋势。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技巧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已成为社会共识。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产生的负向心理问题,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出发可以使其得到有效缓解和消除,进而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自我调适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育的强势话语体系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性尚未得到彰显。受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涉思想、政治、道德等层面,这就使许多心理问题遮蔽于道德外衣之下难以区分,加之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人员不足,且多是从早年德育教师、辅导员岗位转岗而来,缺少成熟化、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这使其在心理工作开展时难以超越原有角色,且容易步入将心理问题政治化或道德化的误区。
(二)大量“舶来理念”在我国的德育土壤下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引用和模仿西方的理论或技术为主,一些心理学研究者缺乏对中国本土德育传统和文化精神的会通和融合,工作中往往标榜心理学“价值无涉”“去意识形态化”,主张心理學的自然纯粹性,在工作理念和方式上缺乏与德育融合的主动性。然而,人的心理、意识、思想三者密切相关且具有相通性,“育心”与“育德”决不是彼此无涉、互不相干的工程。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充斥着虚拟与现实、迭新与碰撞,“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力量的挤压使青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政治、法律、道德、心理等多领域、多维度交叉的表征,“育德”与“育心”终将回归“成长多面体”的个体生活世界,而这需要一个开放的新的知识场域的构建。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心理,更要超越心理,开放边界,融通德育,才能实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提升育人效果。
(三)“育德”与“育心”融合平台相对匮乏
目前,已有学者对“育德”与“育心”的结合展开探讨,但是探讨层面大都局限于理论领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实践操作层面缺乏整合二者的平台和协调机制。鉴于德育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现代心理教育的后发性,诸多高校建立了德育的数字化资源平台,而“育心”工作鲜少有共享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外加“育心”工作多涉及大学生心理状况,具有隐秘性,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共享平台的构建均须相关政策机制予以保障。同时,“育德”“育心”工作在现实操作中多因兼顾学生信息的安全考量,故二者尚未在学校层面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且少有学校建立“育德”“育心”的工作对话机制和组织机制,从长远来看,二者的统筹协调发展离不开学校思政工作分管领导牵头,以及学工部、思政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多部门的联动。
三、新媒体技术助力“育德”与“育心”走向互通融合
(一)新媒体技术推动德育、心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互补渗透
新媒体场域下的“靶向定位”能够精准捕捉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推动“育德”与“育心”教学方法的会通。以0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是数字媒体的原住民,他们习惯借助数字科技实现即时性沟通或接受信息。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高达80.8%[3],网络已然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二空间”。微信、QQ、微博、网络论坛等数字平台可以跨越时空局限,输出学生的个性需要、真实想法、情绪反馈等多维有效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数据分析可以为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推动育心育德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靶”。
近年来,教育领域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抓取结构化、非结构化及半结构化数据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全样本分析,以此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革新,如采用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穿插情景模拟法、经典案例探讨法、角色扮演法、游戏通关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教师共同构建课堂,即使是大班授课,也能通过新媒体的介入实现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使得师生、生生之间得到了充分、及时的互动反馈。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因为其深刻的理论、久远的史实、严肃的意识形态教育始终与学生存在距离。在新媒体环境下,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嫁接于德育课堂,营造师生平等、趣味横生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主客体交往互动中发挥育人力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新媒体技术推动德育和心育评价范式的革新
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发展状况与个体的情感认知、知识结构、道德判断、生活阅历等因素密切相关,由此具有一定的潜隐性,难以被直接感知和完整展现。长期以来,针对德育、心育效果的评价倾向于一种线性的评价方法,此种评价方式看似简单便捷,实则忽略了“育德”“育心”的特殊性,割裂了知识评价与潜在评价的统一,无法客观反映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状况的发展趋势。
针对评价范式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直面学生的心灵,其考核方式应区别于自然科学中的知识测验和考核办法,更应注重学生内省材料、行为表现、受教育前后的心理变化等方面[4]。学界认为,目前以科学主义为取向的德育评价范式应该转向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人本建构范式。可见,注重人的主体性、回归本真,是评价“育德”和“育心”效果的一种价值转向。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校德育和心育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人本化。新媒体视域下,评价主体不再仅局限于学校单一主体,而是引入了家长、教师、用人单位、社区、媒体、朋辈等各方面评价,并在多方面评价主体参与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模型化处理,从中提取辅助评价的数据信息,搭建多维立体的评价范式,从而全面、客观地认知学生个体的心理和道德发展状况。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评价理念由注重科学主义的量化评价转向人本主义的质性评价。人本主义的质性评价在相关理论知识的考察之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信仰、意志等非理性因素,评价结果着眼于阶段性建议而非总结性结论,“不是为了管理而评价,而是为了发展而评价”[5],使德育和心育评价回归实现人自身的价值和增强本质的力量。
(三)新媒体促进德育和心育协同共进机制的构建
新媒体技术平台构建起高校德育与心育联动机制,最大化发挥集合效益。技术平台的天然通用性,能够有效实现要素基本信息的共享,建立立体的学生特征模型,预测学生行为,为教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如通过抓取分析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线上评论、转发的文章、心理测评的结果等信息,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或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首先,在宏观层面优化决策调控机制。由学校领导牵头,如分管“育德”“育心”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牵头,协同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德心共育”指导委员会,各部门各院系协同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健全反馈体系、细化目标任务、加强预警分析。
其次,在中观层面健全运行机制。着眼传统德育、心育管理运行机制向数字化管理进行转化,切实做到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提升新媒体教育的建设水平。在课程设计、教育活动、团体建设、反馈调节等方面要实现线上线下的系统整合。例如,在覆盖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若发现学生有异常的行为举止或激烈言辞,可迅速衔接反馈学生所在的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进行跟踪分析,同时启动检测预警机制,切实发挥三级工作网络的优势效能。
最后,在微观层面建立动态的考核评估机制。以平时“育德”“育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融合学生、家长、社区、学校等主体对“育德”“育心”工作者进行定期考评,考评结果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挂钩。新媒体这一沟通媒介只有释放更大的“正能量”,才能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正向引导,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推动“育德”“育心”的融合。
四、结语
新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桥梁,为当下“育德”与“育心”资源的整合、会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不仅推动德育、心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互补渗透,而且促进了德育和心育评价范式的迭代更新和协同共进机制的构建,以精准的“靶向定位”增强了“德心共育”之成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张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统合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01-106.
[3] 王小占.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现状的调查和建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5):28-29.
[4] 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46-48.
[5] 陆启越,余小波.高校德育评价范式及其转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2):103-108.
作者简介 倪赛力,教授,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学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雷园园,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