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语境下劳模工匠人物报道的创新策略探究

2023-05-03王维砚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策略工匠精神

摘要:典型人物报道在塑造和传播典型形象过程中,肩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典型人物报道也面临着新课题,需要在融媒体语境下进行创新和突破。工人日报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有着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劳模工匠人物报道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工”字品牌。文章以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为例,从报道对象、价值取向、报道结构、报道文本、传播路径等方面对劳模工匠人物报道的创新经验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和新闻采编实务进行具体分析,给出用价值判断凸显劳模工匠典型性,用走心采访开掘人物精神世界,用新颖表达打破人物形象类型化,用新鲜创意为传播赋能等提升策略,以期为其他媒体进行劳模工匠人物报道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劳模工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媒体融合;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3-0127-03

典型人物报道在塑造和传播典型形象过程中,肩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1]。工人日报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有着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劳模工匠人物报道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工”字品牌。马恒昌、孟泰、时传祥、王进喜、张秉贵、包起帆、王启民、李素丽……一个个激励过亿万劳动者奋发向上的劳模,从工人日报的版面走进万千读者心中。新形势下,工人日报继续巩固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加强和创新典型人物报道,许振超、窦铁成、郭明义、高凤林、巨晓林、李万军、洪家光……更多的大国工匠和新时代劳模从工人日报向大家走来。

2020年工人日报全新改版后,提高了典型人物報道的比重,专门在每周一5版开设《劳模人物》版面,聚焦劳模工匠、一线劳动者中的典型人物,讲述他们的人物故事,展现他们的精神品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典型人物报道开始面临新的课题,亟待创新[2]。融媒体语境下,《劳模人物》版从报道对象、价值取向、报道结构、报道文本、传播路径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突破,让劳模工匠人物报道更有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一、选准典型,寻找有时代价值的劳模工匠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说“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劳模工匠人物报道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在选择劳模工匠进行采写时,需要具有典型性。那么,什么样的劳模工匠人物才具有典型性呢?

在采编实践中,《劳模人物》版确立了一些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人物的成长经历能体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人物的价值取向、人生选择具有当下性,能回答读者的精神追问和心灵困惑;人物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人物的故事契合时代主题、年度主题和新闻热点……归纳起来,就是要去采写能“体现时代特征,回答时代之问”的劳模工匠。

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随着劳模工匠群体学历、知识、能力的逐步提高,这一群体已经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的传统形象,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形象转变[3]。特别是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向深化,一批彰显时代特色的新劳模、新工匠不断涌现,他们的成长路径、价值取向、创新故事,不仅重新定义了劳模工匠,也赋予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新的内涵。

当前的劳模工匠应该有更为多元、立体的新“画像”。带着这样的思考,工人日报在2021年11月29日推出“向上吧 新工匠”系列报道,报道采用“图文+短视频+工匠语录”的形式,挑选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新工匠:他们中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赵脯菠,他在技能新赛道上,用一技之长改变个人命运、实现人生梦想、打开向上流动的通道;有“最美货车司机”龙兵,他心怀大爱,11次“逆行”疫区运送物资;有新职业从业者、无人机“飞手”何涛,他从业余发烧友“玩”成圈内“大神”,研制出多款电力巡检“神器”守护万家灯火;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北京网约车司机李秋顺,他练就了“一杯水”的驾驶技能,让乘客在车厢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有勇闯量子科学世界的90后博士工匠孔伟成,为了让量子计算机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运用,这位学霸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的科研路……

《技能冠军和他的“远大前程”》《一位货车司机的不凡之路》《一位无人机“飞手”的奇思妙想》《一位网约车司机和他的“五星好评”》《90后“博士工匠”》……这组展现新赛道、新职业、新业态、新行业工匠风采的报道,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不少读者表示,这组报道打破了他们对劳模工匠的“刻板印象”,刷新了他们对劳模工匠的认知。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工人日报的价值判断,在时代的坐标里写人,展现他们身上的新特点和时代感。

二、用脚采访,走进劳模工匠的内心世界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在劳模工匠人物报道中更是如此。想要在报道中听得见人物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尤其离不开扎实的采访。报社的一位老记者对此深有体会,“想写好一篇人物报道,采访量不亚于一篇特稿”。

应该看到,劳模工匠人物采访有着自身的“难度”。首先,在接受采访时,有的劳模工匠会不自觉地呈现出“台前状态”,讲事迹材料上自己熟悉的故事,或是说作报告时常说的表态和套话,这样记者就很难获得能打动人心的素材。其次,一些技术技能类的劳模工匠往往一聊起技术和工作就滔滔不绝,但是一旦让他们谈主观感受和心路历程就会“无话可说”。再次,很多劳模工匠的成长故事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奋斗故事,并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戏剧张力”,更需要记者去用心挖掘。

报社的经验是,在设计问题时,用“精确到小数点之后更多位”的闭合式提问去引导采访对象,让他们回归平实、放松的状态。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足够的采访时间,这样才会赢得其信任,在某个瞬间换来与对方的心意相通。

通常情况下,劳模工匠的脱颖而出往往是因为他们突出的工作业绩、道德品质或是创新成就,因此,采访总是难以绕开他们的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了解劳模工匠的工作,却不能“陷入”其工作。除了成长经历、职业履历、创新成果等工作内容,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关注他们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互动。

具体而言,采访中,需要深度了解劳模工匠的绝技绝活是怎样炼成的,他们如何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最终攀上创新之巅,也需要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的煎熬、辛苦、快乐、成就感等心理感受,以及在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人生陷入低谷等“抉择时刻”的困惑、挣扎、犹豫等心理活动。也就是说,采访中,要始终保持对人本身的关注,而不是让劳模工匠成为大国工程、大国重器等工作成果的注脚。

以2022年10月10日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刊发的人物通讯《不为繁华易素心》为例,这是《巾帼风采》栏目中的一篇佳作,文章讲述了女工程师孙红梅23年与焊接打交道的职业生涯。记者先后走访了孙红梅工作的不同场所,与孙红梅本人和她的同事进行深度交流,同时,也走进了孙红梅的家中,和她的家人畅谈。几天的“贴身”采访,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47岁的孙红梅依然拥有一双孩子般清澈的眼睛,记者也从这扇“窗户”里窥见了她的内心——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再如,2020年8月3日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刊发人物通讯《照亮110个孩子的烛光》,这篇文章讲述了云南乡村教师农加贵坚守麻风村34年,一个人撑起一座学校,让110个孩子走出大山的感人故事。2017年开始,记者就关注到了农加贵,前后4次前往农加贵的学校和家中采访。采访中,记者捕捉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决定是否前往麻风村任教时的矛盾,初入麻风村时的恐惧,和村民、学生接触后产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自己退休后教师“后继无人”的担忧……最终文章刻画出的乡村教师形象可亲可感、入脑入心,引发了广泛共鸣。

三、创新表达,打破人物形象类型化

一段时间以来,在关于劳模工匠的人物报道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达“套路”,这也导致一些报道在人物形象上呈现类型化特点,导致人物形象缺乏立体感、感染力。在笔者看来,这种类型化是由于文章结构和文章表达上的趋同造成的。

在文章结构方面,特别是对于技术技能类的劳模工匠,记者在写作时,往往会按照时间顺序,采用“线性叙事”模式:先写人物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大拿”的成长经历,再写他攻坚克难的心路历程,最后写他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徒弟,“1个”带出了“N个”。这样的文章结构,很容易让人产生“多人一面”的感觉,导致人物形象缺乏个性。

在语言表达方面,劳模工匠的写作也存在某种“范式”,比如形容女性劳模工匠工作很拼,就用“女汉子”“铁娘子”“拼命三娘”这样的词语;形容某个劳模工匠技能水平高超,就说他练就了“火眼金睛”或是“望闻问切”的绝活……这些表达并非不够准确,但是在报道劳模工匠的稿件中频频“出镜”,就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显得不够“走心”。

不可否认的是,劳模工匠的成长经历很多时候确实具有相似性。他们都经历了苦练技能的“打怪升级”过程,都在生产一线的创新创效中迅速成长,也大多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传帮带”。因此,略显“雷同”的人物故事,更需要在叙事结构上摆脱“人物简历”式的写作,不要“从小写到大”,而是精选素材,展现人物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文本表达上,多花些心思去掉“材料味”“事迹味”,遣词造句上不落窠臼、笔端蘸情,写出人物的情感共鸣。

以2020年11月2日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刊发的人物通讯《“追星”17年》为例,这篇稿件讲述了铁路劳模李世春,17年带领团队研发优化“图形化铁路运输径路系统”,一次次改写中国铁路的径路运维效率,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作者在文本结构中融入了巧思,文章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李世春成长的时间线,暗线是李世春的“追星”路——入职时初识身边的技能大师吴毅产生敬仰、后来从大师手中接过攻坚克难的重任、最终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明星”。有了双线加持,这篇文章文本的“悦读”感明显增强,让人眼前一亮。

类似的双线结构还有2020年10月26日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刊发的通讯《抽粪工李萌的选择》。这篇通讯将记者跟随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作业时的所见所闻作为明线贯穿全文,其中穿插了李萌的成长线和她对这份工作的所思所感。这样的文章结构也是体验式采访常用的结构,可以让全文富有现场感、画面感,将人物置身于工作场景之中,人物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四、创意赋能,提升报道传播影响力

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当下,劳模工匠人物报道也需要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特性,分发制作不同的融媒体产品,从而提升报道的影响力、传播力。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也在尝试运用媒体融合理念,对新闻内容进行全要素呈现、全平台分发,同时,尝试从“长篇”的劳模工匠人物故事中提炼出有“网感”的传播点,并通过好的创意对内容进行包装赋能。

融合传播,让版面“动”起来、“活”起来。2020年11月25日—26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之际,工人日报推出了劳模特刊,每天两个版面,对表彰大会进行浓墨重彩的报道,90余位新获表彰的全国劳模在版面上精彩亮相。特刊的版面语言突出新闻性、“悦读”性的同时,通过图表、短视频、报网互动等融合传播手段,让版面升维,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矩阵传播,释放劳模工匠“明星”效应。2021年12月21日,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推出年终策划《2021劳动者的高光时刻》,用6个关键词对一年来劳模工匠和普通劳动者的高光时刻进行盘点。这是一次较为“出圈”的融合传播尝试,在工人日报全媒体平台进行了矩阵传播,通过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多平台进行推发、送达,整组产品有层次、有节奏、有侧重,既有短视频产品,也有界面产品、版面作品,互动性较强,推出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传播效果。其中,在工人日报微博用“跟着劳模工匠来立新年flag”的形式发起话题征集活动,微博阅读量达到64.3万,并获得了央视频、中国航天报、劳动午报、中国妇女杂志、国资小新、浙江省总工会等30余家媒体、政务、企业官微的转发互动和积极反馈,在“职工圈”形成刷屏热转效应。

创意赋能,激发受众共情力。2021年4月26日,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推出策划《这双手,托起中国梦演绎劳动美》,选取了6位新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劳模工匠,聚焦他们的一双双“有故事”的手,以此来致敬每一位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与此同时,工人日报客户端、微信同步推出专题——《有一种美,叫劳动者的手》,一张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手部特写图片,戳中了不少受众的心,这组报道通过移动端成功“出圈”。

五、结语

工人日报《劳模人物》版在采编实践中,对融媒体语境下劳模工匠人物报道的创新策略形成了一些共识:寻找有时代感的新劳模、新工匠;用扎实的“零距离”采访,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语言节奏、文本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劳模工匠人物报道的升维表达,增强报道可读性;打破“报纸思维”,运用短视频、人物海报、H5、界面产品等融合传播手段为内容赋能。

总结起来,就是用“脚力”去一线采访,寻找劳模工匠的精神支点和力量源泉;用“眼力”挖掘劳模工匠身上的感人故事、典型故事,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关注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用“脑力”洞察劳模工匠身上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实现从讲述人物故事到传递人物价值的跃升;用“笔力”多维度呈现出有血有肉的勞模工匠形象,最终让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人物报道作品获得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石艺璇.中国新闻奖获奖典型人物报道研[D].太原:山西大学新闻学院,2020:1.

[2] 李超.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J].传媒,2022(4):61.

[3] 田鹏颖,姜耀东.劳模文化哲学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14.

作者简介 王维砚,编辑,工人日报工会新闻部“劳 模 人物”版编辑,研究方向:典型人物报道、工会及劳动关系领域深度报道。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创新策略工匠精神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