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刍论

2023-05-01杜巧云

成才之路 2023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家国情怀红色文化

杜巧云

摘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阵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新时期教师必须贯彻落实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深刻解读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理解红色文化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整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资源,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线,通过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科研与资源开发,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红色主题读本课程资源和红色社团活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红色文化;家国情怀;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7-003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红色文化培育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L[2022]SZ052)研究成果

素質教育强调教师要将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增强自己的感情认知,并抓住发展契机,促使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一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内容中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师可立足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优势,努力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目标。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

“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国家、人民等主体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不仅追求国家富强,还渴望让人民获得幸福。这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也体现了这个人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会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致力于投身到社会建设过程中。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家国情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如“民族精神”“乡土观念”“爱国主义”“行孝尽忠”“天下为公”等。“家国情怀”既体现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又超越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其文化精神内涵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家国情怀能够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意识、共建和谐社会与幸福家庭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价值。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在课堂中落实“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这一教学工作,注重让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心怀天下,重视家乡亲情,能够带着共同体意识以及仁爱之情,促进国家、社会、家乡等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培养学生优良道德修养、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教学责任。因此,将家国情怀培育作为主线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可让学生有效认知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还能让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与课堂知识的引导下,逐渐对价值共同体产生高度认同感,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共同体朝着积极方向健康发展的思想与理念。

二、红色文化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中的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材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教育,是教师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1.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之一。文化自信是指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始终坚守在己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替代的精神文化,不受不良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自信体现的是学生的个人修养,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积极的意义。红色文化是教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教育资源,其中承载的精神文化能够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壮大自己的精神园地。具有良好文化自信的人,能够在多元文化交流的环境下展示出自信的姿态,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而家国情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家国情怀的学生,能以己身为载体,传递家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让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而依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员。

2.增强学生爱国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革命历史,跟随历史的发展过程,见证每一位革命英雄的爱国行为,见证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与牺牲。这可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革命英雄产生崇拜之情,也使学生内心生出强烈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情怀能够激发学生的奋斗意志,使学生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一些学生出现了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热情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将红色文化教育贯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过程中,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并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爱国意识是学生家国情怀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理应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成长为爱国之人。

3.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地位的认知,属于一种社会意识,也可被称为现代意识、民众意识。一般而言,公民意识可以表现为公民对各种国家活动主体的心理认同感,这种理性的自觉意识能够帮助他们保障自己的公民权利,也可促使他们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利用红色文化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这是因为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能够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懂得维护自己与他人的自由权利,维护民族尊严,懂得发挥个人的价值,增强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为社会主义现代公民,要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积极履行自己的各项公民义务,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努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途径

1.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科研与资源开发工作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缺乏重视,课堂教学缺少红色文化教育氛围,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挖掘得不够,红色文化教育方法也不够吸引人。为此,教师应加大红色文化教育科研工作力度,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红色文化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可立足在红色文化教育中贯彻落实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教育目标,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如“如何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红色文化环境下家国情怀教育的各种问题,然后划分出几个小课题,在完成小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教师设立的小课题可包括如何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如何在课堂中整合教材资源与红色资源、如何在家国情怀教育中落实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等。教师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可发挥教师队伍的集体智慧解决具体的问题,然后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特有的教育功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第三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科研工作时,可围绕这一教学主题,对上述三个小课题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首先,教师可从“我国百年发展历程”入手,搜集相关的红色资源,将其整合成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还可围绕“中国梦”这一核心,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开发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过程中,應考虑如何将其与教材资源相整合。以“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为例,教师可将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如红色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红色革命遗址文化资源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与课内知识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中可同时发挥知识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最后,教师应站在家国情怀培育的角度展开教学思考。教师的教学思考方向可以包括:在课堂中引入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从哪个方面入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运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和理性感知,让学生形成应有的家国情怀素养?如何科学调控课内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达成家国情怀培育的目标?教师应秉承科学钻研、创新探索的精神,引入能够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2.依托红色主题读本课程资源展开教学

红色主题读本是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读本,这些读本中有许多红色故事,讲述了许多红色人物,能够让人在阅读时走进红色历史中,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下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感受到编者的历史情感。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就可以依托红色主题读本课程资源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入《红色故事会》这一书籍。书里一共讲述了100个共产党人的故事,他们都是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有着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的精神触动人的心弦。教师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红色故事会》后,参与到“读《红色故事会》有感”的读书交流会活动中,让学生讲述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英雄人物的故事,谈谈自己从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了哪些令人敬佩的品格,他的灵魂深处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有的学生讲述了萧楚女的故事,解读了他身上“永不熄灭的红烛”这一红色精神。萧楚女是《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教师在学生讲述自己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心中想法时,可鼓励学生阅读他参与创编的《中国青年》杂志,体会他的红色思想,领悟他的高尚品格,传承他为国奉献的意志,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感。有的学生在阅读《红色故事会》时,看到了很多在语文课本上看过的熟悉名字,如董存瑞、冼星海、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雷锋、华罗庚、邓稼先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较大的阅读兴趣,会主动了解更多自己已经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教师可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对这些英雄人物的看法。除了《红色故事会》,教师还可让学生阅读《倔强的小红军》《红色少年的故事》《小红军长征记》《闪闪的红星》等以青少年为主角的主题读本。这些读本更符合学生的阅读喜好,也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主人公的爱国情怀,还会自觉地将自己与之对比,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教师可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仰,成长为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之人。

3.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网络化教学方法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在便捷的科技化教育环境下,打造更高质的课堂。在素质教育环境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在红色文化氛围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优势,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红色文化熏陶,使学生在多元红色文化环境下,深刻认知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家国情怀。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课为例,教师可在网络化教学平台设置一个“红色展厅”,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生动地展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教师还可在网络化教学平台上设置“红色剧场”,将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录片播放给学生观看,以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文化育人功能。例如,教师可播放《换了人间》这部电视剧,让学生在观看时领悟党不忘初心与使命,始终为广大人民谋福祉、努力复兴中华的丰功伟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许多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的身影,受到心灵的震撼,为祖国繁荣发展而自豪、为各方奋斗的身影而感动,激发家国情怀,将人民的意志转化为自己的意志,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奉献,共同建设和谐、幸福、安定的社会。教师也可让学生观看一些红色主题的文化节目,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人。

4.依托紅色社团活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社团活动是比较常见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度过有意义的课余时间。红色社团活动是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依托红色社团活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参与红色社团活动,到农业展览馆、工商业博物馆、手工业博物馆等参观,了解“三大改造”的历史,将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的变化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从而对国家产生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对国家共同体产生家国情怀。教师也可让学生在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后,围绕“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在主题讨论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搜集各种红色文化资料,以“创新”为主线,将过去的生活与当下的生活进行对比,并探讨“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的意义。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还要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对国家、民族产生更强的认同感。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的思考与讨论:创新是如何增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生机活力的?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展开深入的探究,从而把握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自主加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的队伍,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

而除了上述红色社团活动,教师还可让学生参加“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唱红色歌曲”“表演红色歌剧/舞剧”等红色社团活动。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能够了解这一时期红色文化的社团活动中,以红色社团实践活动为生命线,践行红色理念,逐渐形成必备的家国情怀素养。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参与到红色经典作品诵读活动、红色诗词书法比赛等社团活动中,使学生在诵读红色经典作品、书写红色诗词内容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爱国情感。

四、结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增强学生积极情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注重将课堂教学与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有机结合,合理地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并在这一目标引领下打造具有浓郁红色文化氛围的课堂,让学生接受熏陶,使学生逐渐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成长为热爱国家、热爱家乡、关怀社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娜.基于三链整合,厚植家国情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2020(12).

[2]洪滨.将家国情怀植入学生的幼小心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0(28).

[3]黄柠.整合教学资源涵养家国情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1(31).

[4]白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21(13).

Discus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Feelings of Home Country by Relying on Red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Du Qiaoyun

(Zhuanglang County No. 1 Primary School,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ingliang 744600, China)

Abstract: It is a teaching task that teachers must implement in the new era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ers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feeling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d cultur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national feelings and qualities,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s, take red culture education as the main line,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education, rely on the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red theme reader course resources and red community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national feeling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Key words: moraland law teaching;red culture;feelingsoffamily andcountry;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家国情怀红色文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