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文谈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3-04-29王鹏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读通多音字论语

王鹏

一、激趣導入

(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5课《古人谈读书》第一篇,学习古人是如何谈论读书的。齐读课题。

(二)揭示课题。本课是两篇文言文,根据课前的预习,我们知道第一篇六句话,都出自《论语》。简要介绍《论语》。

二、整体感知,读准读通

(一)预习检测,读通课文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你觉得学习这样的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指生回答。

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认读。

指导读生字,教师适时引导关注“识”“耻”“诲”的读音。重点关注多音字“识”。引入“博闻强识”。

2.读通语句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知”有几个特殊的读音,你会读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拓展:我/非生而知之者,好……重点关注多音字“知”。

(二)指生练读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读第四声,强调一下“敏”,关注注释中字义异同,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的相同意思。也要发现字的不同意思,并借助注释加以区分。

2.引导学生读好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齐读课文。交流:这六句话都谈到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关注对“听”的要求,落实边听边画的学习方法。】

三、精读,读懂读深

(一)梳理总结方法

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读懂文言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借助——注释。

有注释的借助注释,没有注释怎么办?(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

(二)理解文意

1.借助注释,理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拓展“下问”,体会谦虚的学习态度。交流:怎么能说得更好?

自主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拓展《两小儿辩日》。

2.默读理解。小组合作,班内交流这三句话的理解。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三)交流

孔子点明了哪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设计意图:关注文言文“读”的要求,落实边读边思的学习方法。】

四、拓展诵读,读懂读活

(一)谈体会。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二)拓展《论语》。在论语里还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请大家来交流分享,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三)制作书签。联系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觉得最有启发最大的句子或方法。

【设计意图:关注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理解的要求,强化阅读积累,进一步激发读书兴趣。】

猜你喜欢

读通多音字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认识多音字
认识多音字
如何读懂《论语》?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读起来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你会读多音字吗?
多音字也能出糗
“读”领风骚 探幽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