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黄河文化传播的实践研究
2023-04-29吴芍洁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多元文化涌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被包容接纳,在中小学生群体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地位不显。本研究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认同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重现黄河精神,探索黄河精神培育体系。从县域出发,以中小学为架构,认同黄河文化精神,开展课程建设和育人方式变革研究,将黄河文明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关键词]文化认同;黄河文化;县域中小学
引言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多元文化的形成对中小学生素养的形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22年5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中的儿童形象怪异身穿美国国旗,引起广泛讨论。2022年7月披着二次元外衣的宗教祭祀在我国多地举行,文化入侵无处不在。文化认同是个体归属群体的方式,也是个体基于族群文化之上的自我身份的塑造和构建。中小学生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资源包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本文通过探索中小学生浸润黄河文化精神的方式方法,促进中小学生整合黄河文化精神与自身的思维、情感、价值和行为,形成以爱国精神为基调,创新精神为指引的中华精神。
一、文献综述
很多学者将黄河文化视作一个集合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河文化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内涵越来越丰富。研究黄河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民族自信、提高国民素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积极意义。黄河文化精神的研究多集中于价值意义、内涵的研究,对教育对黄河文化精神的传播意义已经引起重视,但大多采用碎片化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黄河文化以及黄河文化精神传播的研究如下:
潘汶奇提出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精神有利于传播中国价值[1]。杨越认为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文化传承维系民族精神[2]。刘柳以黄河博物馆为基础,研究了多种教育形式的教学活动[3]。罗蕾将黄河文化教育与参观游学相结合[4]。段岩霞进行了黄河精神专题阅读,开拓了跨文本、跨文体、跨介质模式[5]。豆叶青等以思政课程为依托,探寻黄河精神融入高职课堂的路径[6]。
如上所述,多数研究强调黄河精神在单一学科的应用,很少能从全局出发,统领构建体系化的黄河文化精神校园传播体系。为弥补此不足,本研究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领悟黄河文化、重现黄河精神,将黄河文明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一)研究目标
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个国家需要确立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以区别于其他文化,以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定位,构建国家文化认同,以避免本国文化被消解。本文以黄河精神文化研究为动力,以学科探索为主渠道,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中探索和运用“黄河精神”的培养要素,设计编制各学科“黄河精神”培养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黄河精神”教学模式、策略;以活动为载体,建设“黄河精神”校园文化,参加劳动实践和科学实践。促进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以家庭、学校、社会联动为纽带培养“黄河精神”,将培育“黄河精神”从单一的学校行为转变为整体的社会行为,以综合“黄河精神”评价体系为指导,逐步形成科学动态的“黄河精神”评价体系。
(二)核心概念
1.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认同是指有意识地建立在特定文化配置之上的社会认同,是由古至今传承创新而来。文化认同影响文化行为,只有被国家、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才会传承和发展,因此文化认同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7]。
2.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泛指起源于黄河流域经过社会发展形成的地域文化,以河湟文化、河套文化、夏商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为代表。它包括黄河流域文化中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是黄河流域人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黄河文化精神
黄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黄河文化精神,黄河文化精神在目前学界也被称作黄河精神。黄河文化精神是黄河流域人民的精神体验凝练出来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导向包含了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观念和生存观念,代表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价值导向。
二、黄河文化精神在县域中小学中的育人导向
(一)黄河文化教育为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奠定人才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8]。2020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习主席主席的讲话将黄河文化提升到新高度,不仅关系文化自信而且关乎民族复兴,凸显了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了当前黄河文化工作的建设。黄河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在中小学生中弘扬传承黄河精神是黄河文明传播的基石。黄河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现代化培养建设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黄河文化传播是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契机
美国克拉克洪等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综合探究了文化的内涵,提出宏观上文化分为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并对价值观进行了具体阐述包括道德、信仰、规范、世界观等;微观里文化分为内隐和外显的思维、行为模式。文化的核心为传统文化以及其包含的价值观,文化延续和存在的基础在于身份认同[9]。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水文化对文化认同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加强黄河文化认同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其次黄河精神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推动力,能够引导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树立积极地文化自信。黄河精神的时代价值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返璞归真,认同本国文化。对中小学生进行黄河专项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反思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在日积月累学习中,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更自觉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黄河文化精神传播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黄河文化认同感不足
县域中小学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不足,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热衷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联网热门软件。根据调研了解发现,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明显不足,其更习惯碎片化的阅读,对黄河文化更是缺乏系统认知。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弱化。大部分学生很愿意了解黄河文化,也具有深厚的感情,但谈到传承和创新,学生的意识则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校园人文环境薄弱
由于课程、教学环境等客观条件,传统文化教学还处在章节割裂、分散的状态。通过传承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达到育人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化传承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文化标注的文化身份是人身份的核心,是构建自我认知的基础。文化认同处于各类型认同的核心地位,是形成其他认同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创新理念,避免零散渗透的局限。
四、黄河文化精神在县域中小学的传播策略
(一)加快文化认同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黄河文化精神县域教学、推广理论体系。积极探索,理论实践结合。选出黄河文化精神文明学校,与学校教学特色融合,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以黄河文化、黄河精神为抓手,渗透并联系黄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提炼渗透黄河文化意识教学方式与实践的学校范式,培养学生的黄河文化精神意识和实践能力。以贯穿文明的黄河文化精神为主干,兼顾各学科体系打造。淡化传统文化与其他学科的边界,使整体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文化意识。
(二)扩大教育规模,创新培养模式
探索各学校各学科教学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契合点,提炼具有县域特色的黄河文化精神教学范式及实践策略,进而在全市推广应用。打造县域黄河文化精神教学方式的亮点特色,主要包括: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拓展和更新;完善教学模式;优化学习环境;整合黄河文化精神教学资源,实现减负增效;为推进黄河文化精神整体协作提升助力。
(三)挖掘学科优势、提高培养质量
黄河主题走进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讲好“黄河故事”,激发学生感悟和理解黄河文化中所折射出的国家、民族发展进步以及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思想、优秀文化因子。追求学生内化黄河文化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黄河文化精神的实践能力。建设黄河主题文明校园、文化校园,班级文化墙,文化连廊,形成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借助学校的宣传阵地,营造“黄河精神”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健全文化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成为优秀文化的关注者和探索者,让学生不仅能感知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能增强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提升文化素养。开展相关主题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花馍、河灯的方式体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风俗民情。看风情、做手工、体人文、悟精神,突出活动亮点,探索在活动中黄河文化精神的落实途径。重点打造“传承文化、文化创新”,积极实施黄河文化精神发展特色教育。努力将黄河文化精神培育与文化节、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通过综合性实践、发明创新展示、文体展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以学历为支点,建立黄河文化精神教学评定量表。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评价理念为构建教育评价指标的方向,促进黄河精神文化培养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黄河文化精神的动态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学业成绩立体化评定,在学业试题的命制中加大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的考察,以黄河文化承载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的考核和评估,评价学生的黄河文化意识、黄河精神的发展水平。
(六)加大家校合作,辐射文化精神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弘扬合作、包容、创新的黄河精神。学校将从舆论宣传、环境布置、实践条件几方面入手,为黄河文化精神研究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多渠道多层次调动家长积极性,利用山东梆子、传统节日、重大活动,开展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的自主灵活安排,基于家校合育,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黄河文化精神社会实践活动。黄河文化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黄河文化的传播也需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黄河文化精神的传播过程中。
五、结语
从创新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出发,从理论领路到实践落地,多方位创新推广方式落实黄河文化精神。整合县域师生资源,推动课程项目化,实践文化精神。调动师生积极性,吸引家长视线,共建黄河文化氛围。牢牢抓住文化传播主旋律,厚植实践精神,为弘扬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县域特色道路。黄河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及其超越时空的特点,不仅对我国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重大国际问题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1]潘汶奇.新媒体时代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探究[J].新闻爱者,2020(5):3.
[2]杨越,李瑶,陈玲.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文化保护的创新思路[J].中国人·资源与环境,2020,30(12):9.
[3]刘柳.如何做好水文化类博物馆产品的资源共享[J].经济研究导刊,2019.
[4]罗蕾.文化导入:中国石油大学与黄河文化研究[J].丝绸之路,2011(4):9.
[5]段岩霞.基于学情的红色经典专题教学实践--以"黄河精神"专题学习为例[J].语文建设,2021(23):4.
[6]豆叶青,马潇潇,郑昕昱.黄河文化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教学研究——以河南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
[7]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10).
[9]夏国兴.从文化认同视角探析化解社会矛盾[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6.
作者简介:吴芍洁(1989.12-),女,汉族,山东莱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