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浸润孩子的童年
2023-04-29李全珍
李全珍
摘要:时代发展非常迅速,学生对知识的诉求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增长的求知愿望、拓展思维需求以及对课堂教学方式的高要求。在语文评估测试中,课外知识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所以采取措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让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开拓广阔视野、增加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
阅读究竟是什么呢?阅读是不是简单地看书、读报纸杂志上的东西呢?对于一般阅读者来说,阅读就是通过眼睛以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就在这同一表现形式上,对于同一本书的阅读也会因为时间、场合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去看,去体会与获益。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倡导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既然阅读如此重要,就要提倡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务之急。所以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要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丰富餐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可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呢?
一、可以通过课外读物进行兴趣引导
从学生爱看的一些简单童话入手,让他们对故事情节发展产生强烈的兴趣,慢慢引导独立阅读,渐渐随着学生的成长,可以在读物内容上加以拓展,如动物类、历史故事类、名著等,渐渐阅读会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也会对阅读越来越喜欢。
二、巧用故事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学生对听故事是乐于接受的,家长、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的。
三、家长要给孩子做好阅读的榜样
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对书籍充满好奇。家长在轻松的气氛下,可以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几分钟书。可在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公园里,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共读几段。可以比比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孩子在这样阅读气氛的带动下,自然会多看多练多受益。
四、通过参加表演、游戏等活动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诗朗诵、阅读比赛、小话剧、小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参与阅读,这种表演、做游戏等形式的阅读可以辅以动作、表演、唱歌,孩子们一般都很喜欢。
五、学校可以设立固定阅读时间,给每个孩子领读的机会
例如,在班里固定时间进行集体阅读练习,让每个孩子轮流进行领读,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阅读的锻炼和机会。
六、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心智还不成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不能盲目选择,要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理解和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读物。首先,要选择和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其次,要符合现在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课外读物,还要选择小学生能够理解、能够读懂的课外读物,更要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课外读物,还可以选择一些童话故事书、漫画、寓言故事等等。这些都能够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所以说,合适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七、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阅读
教师采取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面、阅读能力、性格等等诸多因素把学生分为若干组,通过小组合作阅读,能让学生真正读懂一本书,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帮助自己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在现代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趋势,所以从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让课外阅读能力陪伴学生的一生,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丰富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