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四川省开江县任市中学
2023-04-29罗强利
罗强利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在培养人才、引导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综合发展。语文教学在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教学。以下将自己的拙见和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小说文体的教学策略
调查显示,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很浓。鉴于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积极使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小说阅读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小说类文体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将分享一些小说教学可能用到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说课堂的导入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每篇小说都有自己特定的写作背景,因此,很多老师喜欢从背景入手,开篇就给学生介绍大量的背景知识,对于老师来说理解这些背景很简单,但是相对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所以对背景的理解会比较浅薄,且教师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不一定都会促进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理解,有时候还会使学生困惑,所以,在导入部分没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全部的背景知识,但背景知识可以融入在文本处进行补充,在需要的地方进行背景补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重要人物的品质或形象,把握小说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学生了解、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共鸣。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内容时,我不会在开篇处一股脑地给学生灌输背景知识,我会采用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导入方式,先去问学生最近的朋友圈有没有被一档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经典作品的综艺节目刷屏,因为大家喜欢看各种各样的综艺,所以很自然的,学生们都说出了这档节目的名称是“经典咏流传”,并开始小声讨论,接着我向学生展示其中与《红楼梦》相关的视频来引入课文,这种导入方式,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内容时,重难点就是对主要人物王熙凤的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在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时,可以分层次来讨论。具体来讲,比较明显的人物性格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勾画相关语句,如通过对王熙凤穿着的描写,尤其“辉煌”两字就足以表现出王熙凤的华丽与贵气。学生们分析有困难的地方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分析得出结论,根据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称赞,以及根据贾母的反应、转变、话语可以看出王熙凤的心机深沉。又如,在《祝福》一文的教学中,探究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时,有三种观点——他杀、自杀、自然死亡。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背景知识进行一次辩论赛,自由选择支持的论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们对课堂充满激情与期待,也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可以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学习,也可以对不同作者的情感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学习。如鲁迅笔下的闰土和阿Q都是受到残酷压迫的农民形象,但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一样,所形成的性格也不一样,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人物性格的差异,进而了解造成悲剧的根源。
二、散文文体的教学策略
(一)将散文与生活元素相结合,更好地感受文章之美
散文是高中语文出现比较频繁的一种文体,而散文语言的优美性恰恰成就了散文的经典,也让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散文的美感渗透在字里行间,但部分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作者的某种感情,此时,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作者情感,感受文本的魅力。如在学习《陈情表》这课内容时,由于所处背景不同,部分学生会无法理解李密的情感,甚至纳闷为什么不能做到忠孝两全。面对这样的困境,教师应该引入生活实例,以强化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如果有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而这次机会也是你自己梦寐以求的,但代价是你必须离开你的亲人,甚至可能以后都无法见面,这时,大家会怎么选择呢?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经过此教学策略的使用,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了。
(二)梳理文章线索,体会作者情感
对于高中生来讲,大家已经很清楚散文中的线索有以下四种:以核心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如巴金的《小狗包弟》;以核心事物为线索,如巴金的《灯》;以时间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学生们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如在教学《囚绿记》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得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学生们经过讨论分析以及教师的引导,可以得出本文的线索为“寻绿——赏绿——囚绿——放绿——怀绿”,然后围绕线索展开,把握作者情感,理解“绿”所代表的含义。
三、诗歌文体教学策略
(一)注重对诗歌背景的了解
学习诗歌时,可以让学生课下提前预习诗人与诗歌的相关背景,课上在必要时候老师对诗歌背景进行补充,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经典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有关资料,让学生知道徐志摩1920年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这首诗歌是徐志摩在1928年重新来到康桥时创作的,其中有作者对康桥的不舍之情。通过有效的背景知识的补充,提升教学质量。
(二)对诗歌的留白处进行续写,加深对诗歌的掌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如《孔雀东南飞》这篇诗歌的一个特点就是留白较多,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留白部分,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以此把握诗歌情感。
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教学策略的运用,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