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末测试(一)

2023-04-29陈建

关键词:材料

陈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先秦各家思想中都包含着许多对人的身心如何安放问题的思考,孔孟认为身体需要安身之处,而心灵的安居之所更为重要;道家认为人要遵循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明确了人应以“道”为精神居处。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

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统一 B.社会动荡致使人心思定

C.礼崩乐坏导致社会混乱 D.儒道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2. 有学者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该学者意在说明 (  )

A.秦朝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 B.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合理性 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

3. 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 (  )

A.强化了三省权力 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规范了决策程序

4. 唐诗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表所示的这些诗句 (  )

A.说明唐朝边患危机严重 B.反映出唐朝对外战争的频繁

C.体现了唐代的尚武风气 D.折射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紧张

5. 朱温代唐后,偏居河东一隅的李氏,一直以复兴唐室为号召,十余年后一举灭梁。后唐以“中兴”自况,将朱梁比之有穷、新莽,越梁而直接承续唐正统,但在官僚阶层中,除清算少数梁末帝亲信外,留用了大批梁旧臣,这批人成为后唐政治中颇具影响的群体。这反映出 (  )

A.后唐实际上是唐王朝的继续 B.后唐注重政权的合法与稳定

C.后梁后唐是藩镇割据的扩大 D.后梁为后唐提供了统治基础

6.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  )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7. 南宋时,绍兴府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是著名的杨梅和芡实市场;秀州府华亭县的下砂市、海盐县的鲍郎市等,是著名的盐业草市,年产盐量均在万石以上;嘉兴府崇德县的濮院市,是颇具规模的纺织业草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上述现象突出反映了当时两浙地区 (  )

A.对外贸易的空前繁荣 B.市镇分工的专业化

C.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 D.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8. 下面为唐宋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  )

A.唐宋世家大族的影响巨大 B.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得到加强

C.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减少 D.唐宋科举制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9. 唐宋是中华文化的成熟期,但宋文化与唐文化又有差异。宋词一扫唐之鲜艳,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宋代绘画从唐的重“形似”到重“意趣”,其山水画则采用水墨淡彩,表现出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绪。可见,宋代文化 (  )

A.追求浪漫奔放 B.理学色彩浓厚

C.凸显个性解放 D.注重简单实用

10. 明朝建立之初,蒙元军队退守蒙古,这严重影响着明王朝的国家安全。面对倭寇的侵扰,明王朝并无多余的精力应对。对此,朱元璋只能通过一系列的禁海措施,以削弱倭寇的实力。这反映出明初 (  )

A.国家主权遭到殖民者侵犯 B.禁海政策导致倭寇犯边

C.国家战略中心在内陆边疆 D.统治者的海洋意识浓厚

11. 清末御史张瑞荫在总结清代政治时说:“内阁之制,在前明有严嵩之好,张居正之专擅,自设军机处后,名臣贤相,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断不至有权臣。”明清两朝臣下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  )

A.清朝革除了明朝政治的弊病 B.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军机处的设置削弱了内阁职权 D.监察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12. 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13. 林则徐看到旧式师船无法抵抗坚船利炮后,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他从“权宜之计”走向“长久之计”,提出制造“外海战船”,并认为要形成规模,“坚厚战船,以资制胜”,这表明林则徐 (  )

A.初具近代海防思想 B.看到晚清积重难返

C.反思现存社会制度 D.提倡建立新式军队

14. 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

(  )

A.1841-1868年 B.1868-1895年

C.1895-1922年 D.1922-1949年

15. 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暴徒”“匪”“乱民”。7月之后,则认为义和团“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赫之众强国”。这一变化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  )

A.有利于民主意识觉醒 B.斗争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

C.斗争方式的趋于落后 D.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16. 民国初年,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均被新式名词代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在一些城市被部分青年抵制。在河北雄县,“离婚之诉,日有所闻”。据此可知,新式习俗 (  )

A.已经取代旧式习俗 B.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带有自由平等色彩 D.不利于民国初年的政治稳定

17.  1945—1946年,民盟张东荪等人多次发表文章,提出走“中间路线”,对内主张协调国共矛盾,对外主张“兼亲美苏”。而1948年民盟被迫总部迁往香港后,即确定了支持人民武装反对反人民武装、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援蒋政策、彻底摧毁南京反动政府、实行耕者有其田、与共产党密切合作的新的政治路线。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国民党 (  )

A.已经失去美国支持 B.坚持一党专制独裁

C.军事上的节节败退 D.撕毁协定发动内战

18. 如图反映了1952—1957年江北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公私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斐然 B.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社会商品生产日益丰富

19. 1959年春天,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南屏镇的容国团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夺得新中国在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其照片登上《人民画报》封面(见右图)。周总理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乒乓球热随之迅速风靡全国。容国团夺冠 (  )

A.反映群众性体育运动水平提高

B.使乒乓球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项目

C.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展现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20.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截止2023年1月,中国已经累计同150多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这些国家明确投出了信任票和支持票。这反映出中国 (  )

A.成功建立了新区域集团 B.已成联合国主要支持国

C.首创了新型的国家关系 D.积极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二、非选择题

21.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些出来以补不足的地方),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褥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三  礼乐制度较西周其它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化。《周礼》规定了周王和贵族在各种场合的服饰要求,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周礼》中关于服饰的规定,紧紧围绕了周人的治国思想,是穿在身上的政治。

——改编自谢红《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主要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影响。(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西周的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政治”?(4分)

2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声势浩大的规模抗争。这样的斗争如果缺少有序的组织引导是难以开展起来的。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爱国运动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人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全民族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和壮举,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摘编自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8分)

2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后,年广久创办“傻子瓜子”公司,闻名全国,被称作“中国第一商贩”。关于他的争议一直不断,他因雇佣超100人被举报,因有奖销售被叫停,因经济罪接受调查并入狱,被称为“新型资本家”。邓小平曾三次提及“傻子瓜子”。

1980年,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向邓小平呈送了“傻子瓜子”的相关调查材料,邓小平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肯定,并指出对姓“资”姓“社”的争论要“放一放”“看一看”。

1984年,邓小平在中顾委会议上提到“傻子瓜子”雇工问题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时间,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又一次提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问题:“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孟红《“中国第一商贩”沉浮记》等

结合材料,以“邓小平三谈傻子瓜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猜你喜欢

材料
焊接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新材料俏
LED封装材料
LED封装材料